裕固族特色美食

裕固族是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3-24 07:14
裕固族就在甘肃的最美草原夏日塔拉啊。
裕固族姑娘名字
1个回答2024-05-18 06:05
裕固族人一生中要取三次名字,孩子出生10多天时,由其祖父、舅舅或父亲给取一个乳名;上小学或外出打工时,请老师或朋友取一汉文名,称为取学名;结婚时取名称取经名,由喇嘛取名。
西部裕固语的语音
1个回答2024-02-11 03:41

除8个基本元音外,还有6个带擦元音。它们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并且其擦音成分有多种变化;因汉语的影响增加了一些复元音,所以复元音较多;塞音和塞擦音都是清音,分为送气和不送气的两套,但在不区别词义的条件下,可以自由变换;一些词保亏咐留着古老李轿的语音特点,主要是词中或词末有z音。
语音方面,有8个基本元音:a、?amp;#91;、e、i、o、u、═、y, 6 个带擦元音: ah、?amp;#91;h、eh、oh、uh、═h。 有些词依据元音是否带擦音成分区别词义。例如:dat(锈)-daht(藏族),ugus(江)-uhgus(牛),et(做)-eht(到达)。有28个辅音:b、p、m、f、d、t、n、l、g 、k、嬜、x、G、q、γ、h、扵、掵、∫、j、扷、堮、惼、墭、v、s、z、r。塞音和塞擦音均是清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有些词的读音保存着古代语音的特点。例如:词中、词尾有z音:azaq(脚)、gez(穿)。销扰纯

裕固族的分布情况
1个回答2023-11-25 04:43

聚居在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其民族风情独特,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人口为14378人。裕固族近90%聚居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其余居住在酒泉市肃州区的黄泥堡裕固族乡。
裕固族民间故事与传说,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民族风格。“天鹅琴”就是其中之一。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贫穷的小伙子,整天为部落主放牧,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小伙子有副好歌喉,他每天都边放牧边唱歌。人们非常喜欢他的歌,每当听见他的歌声,似乎就能减少许多痛苦和忧愁。他的歌不仅人喜欢,动物也爱听。每当他唱歌时,都有许多天鹅来听,而且别的天鹅听完就飞走了,唯有一只白天鹅拍着翅膀跳舞,久久不愿离去。天长日久,小伙子和这只白天鹅形影不离,成了好朋友。一天早上,小伙子又来到湖边,却不见白天鹅飞来。他以为白天鹅还在睡觉呢,就赶忙进芦苇丛中去找。不料,走到芦苇丛中,却飞起一群黄尖子鸟。他上前一看,白天鹅已经被这群毒鸟吃得只剩下了骨架和肚肠,小伙子扑上去抱住骨架大声痛哭,从早晨一直哭到星星闪亮,哭累了,也睡着了。
第二天,小伙子醒来时,发现天鹅骨架变成了一架美丽的琴。他仔细一看,琴上装有六根弦,都是天鹅肠子做的。琴头和天鹅头一模一样,眼睛还在闪光呢。小伙子惊奇地拨动第一根弦,天鹅琴发出了异常美妙的声音。琴声未落,晴天突然打起了响雷,下起了大雨。拨动第二根弦,雨住了,云也散了;拨动第三根弦,天气变得晴朗,眼前落下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拨动第四根弦,传来了一阵非常动听的歌声;拨动第五根弦,发现了一匹骏马远远向他走来。他骑上马,奔向歌声飞来的地方,可是到了那儿,什么都没有。小伙子想起还有一根弦没有拨动,当他拨动第六根弦时,一位身穿白裙的美丽姑娘,从云彩里飞下来,微笑着在他马前鞠了一躬。小伙子忙把姑娘扶上马。两个人骑着马,弹着天鹅琴,走遍了裕固族草原。原来,那姑娘是天鹅仙女,他同情小伙子,就下凡和他成了亲。据说以后姑娘又和小伙子回到了天上。从此,裕固族有了自己民族的乐器——天鹅琴。

裕固族同胞结婚有何讲究?
4个回答2023-11-29 21:06

裕固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裕固族自治县境内。

裕固族同胞举行婚礼有这么一个习俗:

婚礼前,当新娘与送行的人快到男家时,新郎举弓向新娘方向射出三支箭,然后点燃两堆火,新娘和送行的人从这两堆火之间通过以后,才能举行婚礼仪式。

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有一则传说:相传,裕固人有了火种以后才过上好日子。因此,为了不让火种熄灭,裕固人就拣一块很大的牛粪烧着埋在灰中,用火时再把牛粪取出作为火种。

据说,要是火种熄灭了,除了到一个吃人肉、喝人血的妖精那里去求火,再无他法。

火种的故事!

当时有一对新婚夫妇,男人要去远方打猎,离家前忘记交代妻子绝不能让火种熄灭的事情。妻子因为丈夫外出,感到孤独和寂寞,心里非常烦躁,早早煮了点饭,吃完后天还未黑,就睡觉了。

第二天妻子起来,发觉火已熄灭,非常着急,忽然看见南山坡上有一股青烟直往上冒,高兴得不得了,就急忙朝冒烟的地方跑去。她一直跑到天黑,终于来到了南山坡上。

只见这里有一顶帐房,里面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旁边还卧着一只小花狗。老奶奶看见进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便亲昵地问道:“天这么晚了,你怎么跑到这儿来啦?”女人一看老奶奶这么好,不觉流着泪说道:“我不小心把火给熄灭了,请给我一点火吧!”“这样吧,把你的袍襟撑开,我给你把火放好。”说完她就在女人的袍襟上面先放一层灰,再放一层羊粪,然后放一层火,接着又在上面放一层粪,一层火,最上面盖了一层灰。

女人得到了火非常高兴,结果回家的路上洒下了一道火线。她万万没有想到,那个老奶奶正是三头妖精。

第二天,天刚黑,这个妖精露出原形,骑着小花狗来到了女人家里。妖精说道:“别害怕,孩子,昨天晚上我还给你火呢,现在不认识我了吗?把你的头伸过来让我看看。”女人刚把头伸过去,妖精就一锥子扎进她的前额,用木碗接了半碗血,喝完以后又说:“听我的话,我就饶你的命。把你的脚伸过来让我看看。”

女人胆怯地把一只脚伸过去,妖精一锥扎进脚心,又接了半碗血,喂了她的小花狗,然后说道:“我的狗崽子也笑着望你呢,让我再看看你那一只脚。”女人看妖精一副凶相,只好伸脚过去。妖精又是一锥子,接了半碗血,泼到地上,然后一句话也没说,骑着小花狗走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这个女人逐渐地消瘦了下去。

过了些日子,男人终于从外面打猎回来了,一看妻子骨瘦如柴,就问原因。在丈夫的一再追问下,妻子把妖精的事情说了出来。

男人听后,下决心要除掉这个害人的妖精。一天,男人假装出门打猎,走了不多远,就躲藏起来,要看看这个妖精是什么样子。妖精看到男人走了,便迫不及待地骑着小花狗,来到家中。男人大喝一声,一箭射落了三头妖精最中间的一个头。

妖精惨叫一声,凶恶地反扑过来。男人早有准备,同它搏斗了起来。最后,男人把妖精的另外两个头也射落了,可是自己也受重伤死去。

妻子悲痛不已,点燃一堆火,缝了一个小布袋,装了丈夫的骨灰,埋在地下。后来,裕固人为了防止妖精再来,也为了纪念那位死去的杀妖英雄,举行婚礼时就有了这么一个仪式。

 

惟妙惟肖的裕固族刺绣文化
1个回答2023-11-24 11:28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华夏大地上刺绣工艺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由于各地的风俗文化不同,所以当刺绣工艺流传到各地后都被加入了当地的民族特色。裕固族的刺绣也加入了本民族的特色,那么,对于裕固族的刺绣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裕固族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裕固族民间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品,大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这种传统的刺绣技艺往往是通过家传、互相之间的交流而得以延续的。

  裕固族民间刺绣有的写实,有的浪漫,有的夸张,创造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刺绣工艺品来,显得率真、纯朴、热烈、犷野.民间歌云:“八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了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

  刺绣是裕固族妇女尤其喜爱的手工,主要表现在裕固人的服饰中。裕固族妇女的刺绣工艺多采用刺绣、锁绣等方式。裕固族姑娘自幼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教授,从小就学会了用绣针,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逐渐学会了看样、布局、画线、配色、锁边等刺绣程序。

  她们在日常交往中交流刺绣技艺,把自己的服饰装扮得十分绚丽多彩。裕固族妇女的刺绣主要表现在服饰、领带、帽子、布鞋、袜底后跟、鞋垫、腰带、荷包、香包、针线包、烟袋、手绢、帘巾、枕头套、刀鞘套、火镰套、毛巾、头巾等物品上,刺绣内容大多是花鸟、龙兽、家禽、太阳、月亮、山川和各种几何图案,而且构思采用形象与夸张化的奇妙手法,显得绚丽、美观、大方、自然。

  解放初期的刺绣艺人现在大多已年近古稀,传授给后人的手工技术也不多,因此,这些珍贵的刺绣手工技术已经面临“断线”的危险境地,需要尽快抢救、挖掘和整理。据说,裕固人曾在民间把刺绣艺人称作“玛尔简”(珍珠),意为非常珍贵。这些享有“珍珠”美誉的刺绣艺人有安桂兰、安秀玲、安月梅等,出自她们手中的刺绣手工艺部分珍品,还被收藏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裕固族的小朋友手抄报 团结民族的手抄报
1个回答2023-11-29 03:08
小学生民族团结手抄报模板怎么画民族团结手抄报好看

12张关于民族团结的手抄报

12张关于民族团结的手抄报

关于民族团结主题的手抄报 民族团结手抄报

民族团结手抄报简单字少模板教程56个民族手抄报内容字写什么

民族团结复兴手抄报 民族团结手抄报

7张关于民族团结的手抄报绘画

新疆民族团结的手抄报 民族团结的手抄报

简单漂亮的民族团结手抄报教程民族团结手抄报怎么画

12张关于民族团结的手抄报

有关民族团结进步的手抄报民族团结手抄报

12张关于民族团结的手抄报

初中漂亮的民族团结手抄报

56个民族团结手抄报五年级最好看的手抄报

12张关于民族团结的手抄报

2020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民族团结的手抄报文字内容简短

天天板报网民族团结手抄报民族团结手抄报

关于中华民族团结手抄报中华民族手抄报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手抄报民族团结手抄报

初中漂亮的民族团结手抄报
栗裕是汉族吗?
1个回答2022-12-09 00:41
侗族,生于湖南会同。
惟妙惟肖的裕固族民间美术文化
1个回答2023-11-25 03:17
  裕固族人民在劳作时创造出许多的传统文化,比如歌曲、舞蹈和美术。美术是人们通过内心世界所创作出的,裕固族人民的民间美术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下面的裕固族文化为您带来惟妙惟肖的裕固族美术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背上的美术

  裕固族以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靠赖以生存的畜牧业,创造了许多实用的工艺美术品,如编织的各种毛口袋、毯子、马缰绳等,还在这些用品上编织出美丽的花纹和图案。

  裕固族是个游牧民族,马在裕固族的传统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方便马背上的生活,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对马匹进行了极具实用性的装饰,我们可以从精美的装饰物中看出裕固族对马的喜爱。传统的马肚带由羊毛和牛毛混编而成,由于羊毛柔软,牛毛坚韧,这两种毛混编而成的马肚带强度大、耐磨损,又不失舒适性。

  马肚带的制作从搓线到编织,完全由手工完成,许多裕固族人都会这门技术。为了编织出美丽大方的花纹,编制者利用毛线的天然色彩,对其进行一深一浅的排列,然后进行编织。编织时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织物上就会留有破绽,其整体美感就不复存在。马肚带的末端会编成许多小辫。它们两条一组,临组的搓线方向相反,这样编出的∨形小辫结构严整,花纹流畅,富有淳朴自然的美感。由于使用了具有天然色彩的牛羊毛,所以织物经久耐用,即使常年在外风吹雨打也不会褪色。

  褡裢通常搭在马鞍上,用来盛放各类物品,以便于携带。它由羊毛和牛毛混编而成。精编细制使得褡裢结实耐用,成为马背上的常备物件。马鞭的材质比较多样,但都与游牧生活息息相关。有的马鞭用牛羊毛编制而成;有的则用经过加工的熟牛皮制作,可以是用牛皮条编成辫子,也可以直接使用牛皮条。

  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马不仅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好帮手,还是战争中的亲密伙伴。所以一条好的马鞭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控制马匹,以利于游牧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使马快速地奔跑,以有效地追击敌人,或者是实现迅速的撤退。在和平年代,马鞭的后一种功能已经没有发挥的余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马鞭甚至具有更多的装饰色彩。除了马肚带、褡裢和马鞭,马背上还有 马鞍子、马缰绳、马钗子等装备。

  寺院中的美术

  裕固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是位于肃南县康乐乡的康隆寺。由于长时间的民族融合,裕固族文化在发展进化的同时,兼收并蓄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优秀成果。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裕固族宗教美术与周边民族的文化有很多相近或类似之处,又不失自己的特色。

  转经筒在每一个喇嘛寺中都可以见到。每只转经桶中装有经文,每转一圈转经筒,就等于诵了一遍经。转经筒的形状都很相似,只是大小和表面的色彩花纹有所不同。如左图中的转经筒表面有轧出的咒语和装饰图案,色彩单一,为铜的原色。图中的转经筒就显得色彩绚丽多姿。寺院中精通绘画的僧人将咒语和宗教图案绘于这些转经筒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宗教主题的壁画在寺院内随处可见,它们多是描绘佛祖的生平和一些经变故事,以及宗教人物和一些宗教圣地,在喇嘛教中有一些特定的吉祥物和吉祥图案,如法轮、金羊、宝瓶、莲花、白海螺、万字纹等。宝瓶是极其常见的吉祥物,有的是用布做的,有的是瓷器做的,里面盛满青稞、麦粒、金末、银末等“宝贝”。人们用它来祈求风调雨顺,希望能有富足的生活。
锅庄是裕固族普遍流行的一种圆圈舞,因最早围着火塘举行而得名。
1个回答2024-02-12 11:36

A

解析: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