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管理与高级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个回答2024-12-29 14:02

财务管理与高级财务管理的区别是高级财务管理设置。从事企业的长远财务策划。

财务管理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行业数据
1个回答2024-03-03 03:49
恐怕很难。这些数据涉及行业秘密,一般不会外泄。
企业财务危机理性分析答辩
1个回答2022-09-21 18:04
的飒飒大撒旦
企业财务管理培训内容
1个回答2024-03-11 08:19
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学、投资学、计算机财务管理;
公共基础课:这是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数学、军事训练、自然科学、人文素质等课。
专业选修课:包括专业英语、资产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资本运营、税法。
专业基础课:主要课程科目有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财务分析等。这些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跨学科课:为扩展财务管理学学生知识面而设的跨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审计学、计算机会计、会计理论专题、国际金融、财会职业道德专题、环境会计专题、会计制度设计、租赁会计、管理会计、人力资源会计专题等课程。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大体上是首选进行需求调研,了解需要培训的内容。然后是结合预算和需求制定培训内容,如果是内部讲师的话,首先要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然后让讲师作出课程大纲和教材。如果是请外部讲师,确定时间地点之外,还要对培训公司进行调研,看是否符合你企业的要求。之后就是培训过程。培训之后要进行课后分析和调研,通常是制定学员问卷来调研课程收益。
有关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
1个回答2024-03-09 12:13
不知楼主要知道什么,因为这门课我学过,不过是英文的,我就稍微说几句。

我认为做分析首先要用模型,用比较,用财务比例来分析。

关于模型可以用SWOT,PEST等宏观分析模型,分析总体形势

微观方面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比例分析,可以计较两年财务报表,或同期报表,计算财务指标,周转率,流动性,资本结构等。计算WACC之类的。

关键还是要看你分析的目的,如果是关于企业价值的,可以用现金流折现法,市盈率法计算结果和案例中的比较,说明决策结果。如果是关于经营状况的还是要计算比率,特别的流动性方面和周转方面的比率。(以上只是个人看法)
如何做好财务分析
1个回答2024-02-15 02:39

表三大报表的分析,如何分析,说起来还挺多的,简略说几点:

一、不能就表分析,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资产负债表的存货,要知道其构成,是材料多还是产成品多,产成品中哪些是积压的,等等;如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哪些产品销得多,哪些产品销得少,各自的利润率是多少,等等;都要知道什么样、为什么。

二、要三大报表结合分析。这三大报表有着会计原理和会计制度所决定的天然的联系,除了直接可以看出的勾稽关系的联系,还有需要通过深入分析才能看出的联系,要把这些联系的变化分析出来。

三、分析要深入,要找出原因。知道变化只是第一步,为什么变化更需要知道,这样才能发挥分析的作用。

四、分析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要根据分析结果和原因的探究,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太有东西讲了,但不适宜网上随便聊聊。

如何做财务分析
1个回答2024-02-07 23:17
财务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评价。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怎样学好财务分析呢?
1个回答2025-01-08 07:48
首先要了解公司战略,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然后了解同行业的情况,包括经营和财务方面的情况,然后熟悉公司的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运作,最后对财务数据深入研究,努力挖掘财务数字背后代表的含义,对数字的变动应具有一定敏感性,能和公司政策和行业发展的情况建立起联系,这样才能做出好的财务分析
如何做好财务分析
1个回答2024-02-08 19:37
财务分析一定要全面和仔细认真。
一定要核实核对好相关的数据。
如何做财务分析
1个回答2024-02-23 19:07
财务分析这个题目看似很简单,好像做财务的、或者与数据打交道的总能说出一些与分析的理论来;但真正要系统的、深入的做好分析,又感觉无从下手。曾有幸在国内一家国企集团做过近三年的财务分析,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个人理解,做好财务分析,需要明确四个方面,分析的对象、目的、素材和具体方法,以下就分别说下自己对这几个方面的理解。

1.分析报告的使用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分析的深度、宽度、选取的指标、分析的结构等都是不同的,受众的层次往往与分析的宽度、深度等成反比。
受众是外部投资者,例如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分析之类,通常是一些关键指标的展示,具体变动原因涉及较少。面向董事会、管理层的分析会更细致些,管理层级越往下,分析就会越深入。这和受众的关注点是密不可分的。
2.分析目的,可以分四个层次。说明现状,阐述事实;对比目标,查找差异;解释差异,寻找原因;提出建议,解决问题。
举个简单例子来说:
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20亿元(说明现状);同比增长20%、完成预算115%(对比目标);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回暖,销量及价格回升(寻找原因);建议公司应抓住机遇,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出建议)。
在一个分析报告中,通常这四个层次都会涉及,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个人认为很多时候作分析不一定非要以提出建议为目标,说明现状、解释差异也同样重要,尤其在一些集团化公司里面,能把事情清晰、完整、准确的呈现出来就已经是很困难的工作了,而且很多时候一旦认清了现状,解决方案也呼之欲出了。
3.分析素材,指分析中要用到的数据。在国企做财务分析,感觉数据质量是个大问题,口径不统一、数据不准确或缺失、数据维度少等,这些对做专题性的、深入挖掘性的分析是个极大的阻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个人认为数据的标准、规范、准确、完整,是决定分析报告质量的基础的基础。数据的获得一方面是要靠日常的积累,尤其是外部的宏观、行业、市场、对标单位等,另一方面取决于公司财务、业务的管理基础,能否及时、准确的统计、上报所需要的数据。
4.分析方法。很多介绍财务分析的文章里对这些都有很详细的阐述,个人认为主要注意分析框架的搭建、分析结果的展示和分析的具体思路。
分析框架的搭建,通常是有定式的。一般在企业里是沿着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做,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公司总体情况、细分板块情况、板块内公司情况、具体指标等,具体就看报告对象、分析目的,选择不同的分析重点。如果是定期分析报告,很多公司里都有固定的套路和模板,照做就行。如果是专题性分析报告,就要具体分析了,一般也无外乎描述情况、对标差异、寻找原因、提出建议这几个方面。
分析结果的展示。分析报告“漂亮”与否就看如何展示了,比如语言如何组织、图文如何搭配、色彩如何使用、报告是用归纳法还是演绎法等。这个如何做就见仁见智了,取决于报告对象的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看数据、看细节、看图,有的人喜欢看观点、看整体、读文字,没有固定的模式。
分析的具体思路,属于不断问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从表象推导出本质。举个简单的例子,分析2015年收入情况。
问题一,2015年收入是什么样的?回答:收入20亿。
问题二,收入与上年、预算相比如何?回答:同比增20%,完成预算115%;
问题三,这个收入是高、是低,是好、是不好?判断标准是什么?回答:同比增幅较大,完成预算较好,这是基于上年、预算的标准。
问题四,如果对比同业公司,如何评判收入情况?回答:同业公司平均增长30%,我们增幅落后于其他公司。
问题五,为什么会落后?是由于售价低,还是由于市场占有率不足?
问题六,如果是售价低,是由于品质问题,还是由于公司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问题?
问题七,如果是品质问题,能否提高品质;如果是薄利多销,是否实现了销量增长,市场占有率有没有提升;
等等类似的问题,不断的深入、挖掘,从财务数据的表现中,寻求业务、公司战略等的驱动因素,从财务到业务,从表象到实质。
这几个方面,对象、目的、素材、方法,是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总结,可能与很多分析教材中有很大不同,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再说一下对财务分析这个工作的认识。
可以说,财务分析是一项层次高、要求高的工作,设置了专职岗位的通常都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司。做好财务分析,需要对财务业务的深入了解、严密的逻辑思维、对数据极高的洞察敏感、数据的深入挖掘能力、极强的报告沟通能力等等。一篇好的分析报告需要严谨的逻辑、详实而简明的论据、清晰的结论、对使用者有实质帮助的建议等。从职业发展角度看,财务分析的工作可以帮助全面了解公司财务、业务情况,对未来的发展帮助很大;从个人发展看,即使没有做专职财务分析,在空余时间能做几篇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呈现给领导,也会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为了的职位上升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