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抗倭名将

明朝嘉靖年间,有哪些著名的抗倭事迹?
1个回答2024-03-15 08:37

嘉靖二十三年,福建巡抚在谭纶、戚继光、总兵俞大猷等领导下,东南沿海军民浴血奋战,抗击倭寇。嘉靖三十二年,俞大猷率精兵夜袭普陀山倭寇老营,重创倭寇,又在王江泾歼灭倭寇两千人。嘉靖四十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痛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嘉靖四十四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明朝抗倭名将?
1个回答2024-03-20 19:00
俞大猷(1503~1579) 中国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志辅,号虚江,福建奇迹人.



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胡宗宪(1512-1565)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人)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兵部尚书,也是一位驰聘抗倭名臣。
明朝时候的抗倭名将是谁?
1个回答2024-05-03 05:16

1、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2、俞大猷。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奇迹(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3、唐顺之。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顺之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舟山明朝抗倭名将有哪些事迹
1个回答2024-06-18 15:45
刘恩至,字承甫,号东掖,临海城关人。
刘恩至考中武进士的第二年,在浙江巡抚朱纨的领导下,投入到舟山的抗倭斗争中去。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四月,时任备倭指挥的刘恩至与福建都指挥卢镗、海道副使魏一恭等,率战船360艘、水师6000多人,进攻结巢在舟山双屿港的倭寇,“破其巢穴,焚其舟舰”。几百名倭寇和海盗被斩首或溺水而死,海盗头目李光头、许六姚等14人被活捉。经营多年的双屿港倭巢被荡平,余党逃往福建浯屿等地。
从此,刘恩至的名字便频繁出现在《筹海图编》《倭变事略》等明代御倭专著中。
嘉靖三十二年(1553)四月初,倭寇在杭州城四周劫掠,并打败前来抵御的僧兵,指挥吴懋宣在赭山战死。倭寇更加猖狂,进攻松门卫(今温岭松门镇),但在台州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没能如愿。倭寇试图退回老巢,遭到时任把总的刘恩至的水师追击。在舟山岑港一带,刘恩至大败该股倭寇。十二日,海盗汪直勾结倭寇大举进犯定海(今宁波镇海),刘恩至破之于芦花港(今属普陀)。二十四日,升任署都指挥佥事的刘恩至与时任参将的抗倭名将俞大猷一起大败舟山临山所的倭寇,俘斩三百多人。八月,刘恩至带兵伏击从上海流入浙江境内的倭寇,在普陀山洋等地,连战连捷,一直将倭寇追逼到茶山绝顶。刘恩至统领大兵,一鼓作气,攻上山,将山上倭寇全部歼灭。自此,汪直损失惨重,手下大批得力干将命丧黄泉。十二月,鸡鸣山(今舟山金鸡山岛)一带的倭寇在沿海肆意劫掠,刘恩至又在芦花港口将其击败。一年内连续多次大捷,刘恩至与俞大猷等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于是在风景名胜普陀山潮音洞外六角亭旁刻石铭功而还,铭曰:“明嘉靖癸丑季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
嘉靖三十三年(1554)三月,倭寇头目萧显率众从海盐败走浙江,逃到象山三岳山。刘恩至与指挥张四维率领水师巧设伏兵,在普陀山与朱家尖两岛之间的洛迦山莲花洋,以奇兵出其不意迎战倭寇。倭寇一战即溃,继续仓皇败逃。刘恩至一路狂追,不久又与指挥潘亨会兵再胜倭寇,余倭从赭山逃往定海王家团。刘恩至再率官兵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三江,并在龙山挫败他们,后来又围困倭寇于定海。最后,刘恩至与参将卢镗、把总张四维等分道夹攻,在慈溪境内斩杀萧显。当年十月,刘恩至又被紧急调往直隶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金山卫镇),任总督备倭署都指挥佥事,以应对当地日益严峻的倭患。十一月二十五日,有倭寇从柘林(今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出发,劫掠嘉兴、湖州两府,刘恩至迎战于嘉兴县,打得他们疯狂逃窜。
在明朝抗倭初期,官兵军纪松弛、斗志低迷,甚至都不敢与倭寇接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恩至却率领军队先后在岑港、芦花港、洛迦山、茶山、三岳山、龙山、嘉兴等处连战连捷,谱写了抗倭史上光辉的一页,难能可贵。他的功绩受到朝廷认可,并得到嘉奖。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他由金山总督备倭署都指挥佥事升任分守浙江嘉(兴)湖(州)等处参将。
舟山百姓也特别感念刘恩至,清代舟山方志为其立传。清《光绪定海厅志》以刘恩至的抗倭事迹作为沈家门山的地理文化标志,记曰:“沈家门山,县东九十里,内障芦花等岙,外通莲花洋,最为要地。嘉靖间,指挥刘恩至伏兵于此,以败普陀之倭。明设水寨,今置讯防。”百姓在沈家门圣母庙中立了刘恩至塑像,将他与戚继光、李应诏、张可大等抗倭名将放在一起祭祀。可惜的是,1939年日寇入侵舟山时,将此庙付之一炬。
抗倭名将是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22:08
是说戚继光的故事。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抗倭名将
1个回答2024-04-23 04:02
明嘉靖年间抗倭 戚继光
明万历抗倭援朝战争 李如松,杨元,麻贵,刘挺,陈lin,李如梅,李如柏,祖承训,查大受,李宁,董一元,邓子龙,张世爵,宋应昌,杨镐,刑阶。后3个是平倭经略和平倭总督
明朝嘉靖哪里人
2个回答2022-12-13 17:57
明朝嘉靖皇帝,北京人。祖籍安徽凤阳。
明朝嘉靖年恭亲王是谁人
1个回答2022-12-08 11:58
明朝没有恭亲王
常州著名的抗倭名将
1个回答2024-04-23 08:18
唐荆川
唐荆川(1507—1561年),明代武进(常州)人,原名唐顺之,字应德。因爱好荆溪山川,故号荆川。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十三岁中进士,礼部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一年后即告病归里,闭门读书二十年,于学无所不精。嘉靖初年与王慎中同为当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世称“王唐”,又曰“奇迹王、毗陵唐”。后又与归有光、王慎中三人合称为“嘉靖三大家”。后人把王、唐、归三人与宋谦、王守仁、方孝孺共称为“明六大家”。著有《荆川集》、《勾股容方圆论》等著作。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唐宋八大家之说盖始于唐顺之”。可见他是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荆川先生不但是有名的文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抗倭英雄,刀枪骑射,无不娴熟。他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相传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等都从他学过枪法。最后因积劳成疾,客死异乡。荆川五十一岁那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右佥都御史,兵部主事及凤阳巡抚等职。自此,他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屡建奇功,后因久居海中,足腹尽肿,在赴任凤阳巡抚途中,病重去世,终年54岁。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6 04:57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讲的是:

明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虽二十多年避居西苑修道,却始终掌控着大明朝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二十年把持内阁的首辅严嵩,却被定为奸臣之首。他党羽密布,权倾朝野,在家产被抄没、儿子被砍头之后,无家可归。两年后,在八十七时病卒,无棺椁无悼念,悲惨异常。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梗概,却有着沉重的历史在其中,我还曾记得德云社的郭德纲先生,曾经说过这位皇帝,那时候他大概的意思是说,这位皇帝虽然整日沉溺于修道炼丹当中,可他偏偏还是一位明君,虽然那时候貌似风调雨顺国民安泰,但是那时候妖怪横行。是的,就是这句“妖怪横行”,那么到底这妖怪指的是人还是传说,我想还是得再去翻翻历史书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