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道德观

孔子电影观后,孔子有怎样的思想魅力
1个回答2023-02-11 04:00
孔子是一个圣人
孔子的爱情观
1个回答2024-01-19 11:26
孔穗蠢仔子的爱情观从《论语》中孔子分别为女儿和侄女选婿可以看出端倪。

《论语》“公冶长”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家语》中记载,“公冶长,齐人,字子长,为人能忍耻,孔子以女妻之。”

在替侄女(哥哥孟皮的女儿)选婿时,孔子选了南容。《论语》上记载:“子谓南容,‘邦有道,不费;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姓南宫名适,字子容,孔子的学生。孔子是这样评价南容:“国家有道时,不被免职;国家无道时,能免遭刑罚。”于是把侄女嫁给了他。从《论语》记载这两个故事的文字中,应该说,我们实在看不出孔子档友择婿有何高明之处。孔子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这当中肯定不乏年貌相当、彼此般配的的青年才俊,但孔子为何却选择了这两个并不出众的弟子呢?

孔子应该是看中了公冶长能屈能伸的德行,虽然他在缧绁之中,但他是无辜的,做过牢也不是他的过错。所以依然把女儿嫁给了他。孔子没有看错人,公冶长勇猛精进,积极向上,继承孔子的志向猜汪,教学育人,终生不仕,位列孔门72贤。

而选择南容,则是看中了南容的聪明、智慧、才具和机敏,看好南容擅于用世,善于自处,不论国家有道无道,均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的老师孔子也很欣赏他,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

由此看来,孔子择婿不从流俗,注重人品才具,非常难得,难能可贵。
看《孔子》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13 13:22
作为孔子比较衷爱的弟子之一,他对恩师的了解和信仰的感悟,算是众弟子中最深刻的一个。我很佩服为理想而奋力拼搏的人们,为信仰和理想而坚持,不怕面对未知的未来,让人钦佩。
观《孔子》有感
1个回答2024-03-16 12:04
当你被迫离开鲁国时,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躯时,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怨恨吗?你似乎知道这是大司徒的阴谋,可又似乎不知道。看着手中的‘决玉’,你是否心酸不已?大雨中的大笑声,是你的心声么?努力,不让眼泪流下,你的心,也变的沉沦了么?是否后悔当初说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间。”……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你额前的几缕发丝轻轻的在飞舞。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么?是在诅咒那姓季的么?还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颜回来了,你却不愿他跟随与你,你望着无垠的沙漠,说:“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没有荣华富贵,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颜回的的话,却让你改变了主意,“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这,曾是你对颜回说过的话……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你弹琴数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弹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这荒凉的山谷里。指尖抚琴,一个个音符飞舞出来,这是否是你想说的话,你那紧锁的眉头,是在思考吗?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伤心自己的遭遇,还是在……就像南子说的:“人们都只是领悟了孔丘那痛苦,却未真正体会他那痛苦的境界……”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抱着颜回那冰凉的身体,听着子路战死的消息,你,落泪了。你曾经面对齐国几百乘战车,没落泪;在武子台上面对血流成河,你没落泪;自己被迫离开鲁国,你没落泪……可如今,你却落
《孔子》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4-11 13:20
看过这部电影,这四处最能令我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可能,真正令我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所能唤起的文化共鸣。
孔子游学的道德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2:49
孔子与两小儿辩日
孔子向东方去游行,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篷。到了正午就像盘子一样大小,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很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说明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虚的教育与学习态度。
孔德平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5 07:30

孔德平,男,1965年10月生,汉族,江苏姜堰人,省委党校研究生,硕士,199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泰州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党委书记。负责环境保护、旅游、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服务业发展方面工作。

孔德成的经历
1个回答2024-03-19 03:37

衍圣公(1920年6月6日-1935年7月7日)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5年7月8日-2008年10月28日)
(国民政府)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6年-1948年)
(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7年-1948年)
台湾地区“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1991年)
台湾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1955年-2008年盯携卖10月28日)
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隐此1956年7月-1964年4月)台湾“中国书法学会”顾问(1964年-2008年10月28日)
台湾地区“考试院”(凯逗第七届)院长(1984年8月17日-1990年8月17日)
台湾地区“考试院”(第八届)院长(1990年8月17日-1993年4月24日)
山东曲阜师范学校名誉校长(2005年6月26日-2008年10月28日)
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永久荣誉院长(2007年2月-2008年10月28日)

孔德的生平
1个回答2024-03-02 23:13

1798年1月孔德(英译Auguste Comte)出生于蒙彼利埃的一个中级官吏家庭。1817年8月,他成为著名的空想社迟吵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1830年, 《实证哲学教程》第基行一卷出版,稍后其他各卷(共六卷)陆续出版。1838年出版的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1844年孔德遇到对其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德克洛蒂尔德·德沃搏旦哗。受德沃影响,孔德创立“人道教”,并成立了具有宗教色彩的“实证主义学会”,设计了一整套宗教仪式和僧侣制度。1857年9月,孔德在巴黎因癌症逝世。

孔德男经历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16:59
孔德男经历了碰弯从腼腆少年成长为后防领袖。根据相关资盯橡料查询孔德的性格很害羞,他总是很腼腆,不太擅长和身边的人沟通,但却是一位用功的好学生,还有着很强的好胜心,在学校里,性格孤僻的孔德曾经和一些老师发生过冲突,但他总是笑则闷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最终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球队里的后防领袖。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