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谈有声小说

谈谈建安风骨
1个回答2024-03-01 05:25
建安文学的总体特色

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清峻、通脱、华丽、壮大、慷慨。

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认为建安文学具有三个特征



建安风骨——名称由来: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审美内涵

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真实的社会画面和鲜明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社会现实生活,把慷慨悲凉、激越高亢的思想感情和激进爽朗、清新自然的艺术形式有机统一起来所形成的一种创作文风。作品具有浓厚的个性化特点。



建安风骨——学界对建安风骨的争鸣

刘知渐《“建安风骨”新探》,《建安文学编年史》,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112-128页

张可礼《如何理解“建安风骨”》,《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276-294页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3-18页



建安风骨——学界对建安风骨的争鸣

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

王瑶《中国诗歌发展史讲话》

余冠英《三曹诗选·前言》

王运熙《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文史》1980年6月第九辑

唐跃《“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美感特征的概括》,《建安文学研究集》,黄山书社1984年11月版第103—110页
谈谈建安风骨的精神内涵
1个回答2022-08-23 00:43
学术的独立性和自由度
谈骨气】事例
1个回答2024-03-09 01:56
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
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屈原为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辞。
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顾炎武饱经忧虑,坚持抗清。
郑成功历尽艰险,收复台湾,大振台湾,大振国威。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恶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谈谈傲气和傲骨有什么区别
4个回答2022-12-15 13:04
傲气,一般是指自尊心很强,很骄傲而且对自己的各方面有自信和满足,但有时候会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傲骨,比喻高傲自尊、刚强不屈的性格。语出宋戴埴《鼠璞》卷上:“ 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
谈谈你对建安风骨的看法~~
2个回答2023-03-24 14:55
首先要分析“风骨”二字,为什么要用风骨而不是文风来形容建安文人。
建安风骨作为一个文章风格,总的来说是“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请谈谈傲气与傲骨的区别。
3个回答2022-10-30 03:22
傲气,就是感觉自己行,别人什么都不去自己,,傲骨,是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形容人的骨气
谈骨论斤骨头做法?
1个回答2023-01-09 10:00
主料
骨头
1000g

辅料
炖肉大料
1包
葱花
适量
步骤

1.骨头洗净凉水下锅

2.水烧开捞出骨头

3.准备炖肉调料

4.用调料里面带的布把调料包起来

5.将焯水的骨头倒进电压力锅,在加入盖过骨头的开水,放入调料包,再加加几滴醋,盖上盖子炖一个半小时。

6.出锅撒上葱花。
谈骨论斤骨头做法?
1个回答2022-06-17 09:46
1.主辅料:猪骨头、大料、桂皮、陈皮、香叶、葱、姜。

2.猪骨头洗净,冷水入锅,放入一半陈皮,中火烧开后煮2分钟。

3.捞出冲洗干净。

4.起锅热油、放入大料、桂皮,用小火将其煸炒出香味。

5.再放入葱姜、香叶、陈皮煸炒均匀。

6.放入洗净的猪骨头,烹入料酒。

7.加入酱油。

8.翻炒至均匀上色。

9.加入清水烧开,撇净浮沫。

10.用小火焖制1小时左右,到8分熟时,加盐、白糖调味。

11.然后再焖制20分钟左右,到骨头熟透, 旺火收汁。出锅装盘。
简语概括(谈骨气)三个事例
1个回答2024-04-22 19:18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