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画

建筑艺术
1个回答2024-02-27 04:19

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介绍建筑艺术
1个回答2024-03-15 18:50
建议去co.163_com网站去找,要找多少例都行.
哥特建筑艺术
1个回答2024-03-14 00:37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建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比罗马式的建筑更为轻巧、普遍采用拱券结构,强调直线上升,内部少墙壁,多

窗户,并在窗上镶有彩色玻璃画

如何理解建筑艺术美的表现形式
1个回答2023-03-02 17:50
看了就想当婚房的建筑
湖湘建筑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7:26
湖湘建筑尤以自上古沿续至今的干栏式建筑和明清时期府第式、庄园式和街衢式建筑,最具特色,尽显了湘人浪漫的建筑情怀与和谐的人文理想。 干栏式建筑主要集中在湘西南、湘西北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这类建筑适应当地山高林密、气候湿热、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取材与营造方便的特征,一楼架空,二楼居人,俗称“吊脚楼”。或依山成村,或临水成院,形成一个个气势恢宏又充满灵秀神韵的建筑群体,完美地融入自然山水之中。 在广大的湘中、湘南地区,居民以汉人为主。明清两代的砖木结构府第式建筑,为湖湘建筑文化的代表。这些建筑群落,一方面,从建造规制上,严格遵循着儒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另一方面从营造装饰上,则又不失湘人的浪漫情怀。 湘中、湘南地区砖木结构的大宅院,以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厢房、杂屋均衡展开,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中为尊,东为贵,西次之,后为卑,形成规制森严的建筑格局。湖湘建筑装饰,多采用华美的木雕、精致的石刻和富于文人气息的壁画和题壁书法,传达出湖湘古民居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和温馨浪漫的情怀。 这些深宅大院重视正屋厅堂,有的多达数百间。装饰上多采用木雕、石雕和壁画等,显得富贵堂皇。大院讲究几进几横,多以天井为中心营造小院,院中有院,院中套院,以亭廊相连,辅以廊房、轿厅、花厅、书楼、花园、佛堂、戏台,有的受西洋文化的影响,还在西厢或边角处建造“西洋厅”,专供家人与外籍人士休闲娱乐。院落都有设计精到的给水排水系统,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足不出户便可自给自足、自娱自乐。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曾围攻湘中体仁堂,用小钢炮轰击,因外围高墙坚固结实,攻而不破。后围困数十日,因院内粮水供养完备,竟安然无恙,日寇被迫无功而退。 湘中南多大户望族,聚族而成,自然形成村落,一个村落往往就是一个家族。如湘中地区的曾国藩富厚堂,戴海还柏荫堂,以及曾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地主的刘敏吾庄园。又如湘南桂阳的阳山村何氏家族、永兴县板梁的刘氏家族等。 湘中的大庄园相对集中。双峰的三塘铺、甘棠铺、青树坪方圆十公里左右,就集中着40多座大型的庄园。体仁堂、柏荫堂、韦伯堂是其中的代表。韦伯堂建筑历经家族12代,从明至清末一直在修建、改造、扩充,最终形成占地近600亩的规模。最厚的一扇大门厚达80多厘米,可以想见当年的建造之坚固。体仁堂规模更是浩大,为了保证用砖的质量,竟仿照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墙的做法,砖头上刻有工匠姓名和制造年款。 家族的兴衰与建筑规模直接相关。曾国藩从双峰的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最终成为晚清力挽狂澜的撑天栋梁,是近代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兄弟五人,在双峰建有富厚堂、敦德堂、奖善堂、万年堂、修善堂、黄金堂、文书堂、有恒堂、台玉堂共九座府第。其中以富厚堂的规模最大,正屋有前中后三厅,共一百多间。另有求阙斋、无幔室、艺芳馆、书楼等。同在双峰的刘氏家族在明早期从江浙迁来定居,成为双峰的大户望族。刘氏体仁堂,从清康熙十八年开始一直在扩建,到光绪八年才基本完工。体仁堂三进六出,正厅堂3个,侧厅堂6个,三厢九进,厢房厅房18个,108根石木基柱撑起48个天井,以廊洞相连,所有的廊道、房屋地面都是磨砖地。多数墙壁是双砖或三砖,非常坚固。体仁堂内有完好的仓储系统和给排水系统,仅二层楼的粮仓,现存就有79间,至今仍有两个泉眼完好无损。 湘南民居建筑以分栋相衔的街衢式建筑群最有特色,如桂阳阳山村何氏家族、永兴板梁村的刘氏家族等。阳山村的何氏家族建筑群,与四清湖万华岩风景区连成一体,南望罗坦坪天兵岩,仅咫尺之遥。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外看不显山不露水。原有150栋大宅院,现存完好的尚有65栋,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以上,现存的二层楼有13000平方米左右。现在有居民480多人住在里面,都是何姓。何氏建筑群分横巷8排,竖巷道5条,青石板铺路。每房都有厅堂,厅堂里有匾额,供奉先祖的神龛用木雕装饰,前有屏风(有的已毁),独自成家。外墙饰有石雕或壁画,尚保存完好。 板梁刘氏则是与街衢式布局稍有不同的部落式建筑群体,由三个建筑板块组成群落,原有房屋1347间,现存约1000间。第一板块是祭祀与公学用房,第二板块是民居,第三板块是学堂、演武场等公共设施。与其他的建筑群落一样,很注意建筑选址。这片建筑群的背后是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前面是一条弯弯的小溪,蓝天白云映衬着鳞次栉比的风火墙。古人把建筑选址称之为风水,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片最适合于居住的地方,让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起来。 比较起来,湘中和湘南的古民居在建筑特征上有着不少的区别。比如,湘中古民居侧重于封闭的府第式,栋栋相接,以门洞曲廊相连,湘南则更多的是开放的街道式建筑群,每院自成单元,巷道相通,相对独立的布局,既有利于防火防盗,又有相对宽松的人际关系;营造上,湘中偏重于大幅度轻盈飘起的飞檐,曼妙华美,湘南的飞檐则更为含蓄,房顶多为“金”字形,习惯上称之为“金钟顶”;湘中府第式里分散着各种休闲设施,如轩亭、戏台,湘南则相对集中,成为公共场所。 湖湘建筑的装饰,多采用华美的木雕、精致的石刻以及富于文人气息的壁画,传达出湖湘古民居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木雕的题材非常丰富,有龙凤,有瑞兽,有花鸟,也有山水风光、田园小景,有神明佛像、演义传说、戏曲故事。石雕多分布在门坊、天井、墙角石、串梁、柱基等位置,相对于木雕的文化意味来说,民间石雕作品更加富于人情味。就像文人爱好书画一样,湖湘人家也喜爱用书画来装饰屋宇,屋内多戏曲故事、山水、花鸟及书法等,如湘南阳山何氏古建筑研经堂内壁尚可见到一代名流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题壁手迹。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湖南人重视文教的传统十分久远。 回答望满意! 3
建筑艺术赏析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1-25 23:57

美是优秀建筑的重要属性。建筑艺术是建筑学入门的向导,也是欣赏建筑、了解建筑的主要内容。《建筑艺术赏析》以建筑艺术为主线,对建筑的背景、功能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为读者勾画出一条清晰的建筑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建筑艺术赏析》语言生动、图片丰富、选材经典可作为建筑和艺术类院校的公共选修课教材或中外建筑史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等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洛可可艺术建筑,绘画代表作?
1个回答2022-09-21 23:10
同asfzxcv6的
建筑学 环境艺术专业
1个回答2024-03-15 06:00

1、建筑学本科专业一般都是五年制,新生入学以后要加试美术基础,不合格的会转到其他专业去。就你来看,将来可选的二本院校有:河北大学(保定)、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张家口)、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市)、沈阳建筑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等。三本院校有:天津大学仁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等。

2、以上学校大多也有环境艺术类专业(四年制),一般也是要加试美术的。

3、建筑类专业中,还有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接近会计专业)不用加试美术,也是很热的,可以考虑。

4、以上都是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高。在一所高校里,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往往是最高的。但不同学校,录取分数有很大差别。同是二本,天津城建、山东建筑会高到接近一本线,而其他学校,比如内蒙农大,可能接近二本线。具体可看你考试分数,选自己够得着的。填报志愿时,只能有多少分数选什么学校,不可盲目攀高,那样多半会落空的。

5、以上专业,主要招理科生。但环境艺术类专业主要是招文科生。至于文理分科,主要看学生哪科相对有优势,能考得较高分数,而不是从今后考什么专业来考虑。

对世界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或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选择其二进行分析
1个回答2024-01-21 23:32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又常把它们归为一类,干脆将它们统统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造型艺术 ( 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这类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 ( 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的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将其分为两大类别。

  ( 1 )绘画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 (即平面) 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绘画种类繁多,范围广泛。从体系来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从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划分,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等。从题材内容来划分,又可以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体裁。从作品形式的不同来划分,还可以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样式。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

  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
  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国画的传统画法有工笔画,也有写意画。前者用笔细致工整,结构严谨,无论人物或景物都刻画得十分具体入微;后者笔墨简练,高度概括,洒脱地表现物象的形神和抒发作者的感情。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神形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中国画总体上的美学追求,不在于将物象画得逼真、肖似,而是通过笔墨情趣抒发胸臆、寄托情思。

  西方绘画艺术也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尤其是油画艺术更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它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其特点是油画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利条件。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西洋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十分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性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概括地讲,如果中国绘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则尚形;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成为世界美术领域中的两大体系。
  ( 2 )雕塑艺术。雕塑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雕塑的种类、体裁和样式繁多。从制作工艺来看,它可以分为雕和塑两大类。事实上,雕塑工艺十分复杂,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再将其分为刻、镂、塑、凿、琢、铸等各种技艺和手法。
  从体裁来区分,雕塑又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如著名的巴黎歌剧院周围有三十多座雕塑;有城市园林雕塑,如北京市街道和公园里均有不少美化城市景观的雕塑;有宗教雕塑,如敦煌、麦积山等处的大量彩塑;有陵墓雕塑,如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前的著名大型石刻《马踏匈奴》;还有陈列性雕塑,如室内架上雕塑、展览馆室内雕塑等。
  从样式区分,雕塑还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一般又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类。圆雕,又称“浑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四面观赏的立体雕塑。圆雕的特点是立于空间中的实体形象,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它的体积感与厚重感,在塑造形象时还必须照顾到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赏。浮雕,又称“凸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根据表面凸起程度的不同,浮雕又分为高浮雕( 高低起伏大,凸起程度深) 和浅浮雕 (高低起伏小,凸起程度浅) 。透雕,则界乎圆雕和浮雕之间,它是在浮雕的基础上,将其背景部分镂空制作而成,但又不脱离平面,犹如一件附着在平面背景上的圆雕。

  正是由于雕塑艺术具有以上与其它艺术不同的基本特征,因而雕塑特别强调服从形式美的规律。雕塑艺术应当更加凝练,更加集中,更加概括。
  西方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作品繁多。一般认为,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

  西方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艺术便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 5 至公元前 4 世纪的希腊雕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米隆、菲狄亚斯等一批杰出的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掷铁饼者》和菲狄亚斯的名作《命运三女神》,都是举世瞩目的佳作。约作于公元前一二世纪的古希腊雕刻著名作品《维纳斯像》,也称《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因 18 20 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此名,巴黎罗浮宫将它和该馆收藏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并称为罗浮宫三宝。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可以称得上是西方雕塑艺术的第二高峰。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就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哀悼基督》取材于基督被害后,圣母对儿子的殉难表示深切哀悼的宗教故事,由于米开朗基罗完成这件作品时只有 25 岁,许多人不相信这是出自一位年轻雕刻家之手,为此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姓名刻在圣母胸前的衣带上,这就是为什么唯独这件作品留下了雕刻家姓名的缘故。此外,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大卫》,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他为美弟奇教堂设计的大理石雕刻《晨》、《暮》、《昼》、《夜》是一组寓意深刻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如《摩西》等,也都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不朽作品。

  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三个高峰,当属19世纪法国雕塑。其代表人物为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创作了巨形浮雕《马赛曲》;现实主义流派大师罗丹更是以《巴尔扎克像》、《思想者》、《地狱之门》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将西方雕塑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四个高峰,是20世纪西方雕塑,代表人物有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以及现代主义雕塑家、法国的阿尔普和英国的亨利.摩尔等为代表,他们拓展了雕塑的观念,探索新的雕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