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
1个回答2023-08-27 07:40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诗鉴赏辞典精
1个回答2024-02-22 10:57
送人是好书,自己看有点浪费.
几首唐诗与宋词的鉴赏
0个回答2022-09-11 04:45
谁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1个回答2023-01-13 22:52
我有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有翻译吗
1个回答2024-02-22 12:47
我买的版本有翻译,有赏析,挺全的。一般都有吧。不过这书太厚了,不方便用。买来镇柜。
唐诗鉴赏辞典
1个回答2024-02-15 04:16
按时间排序的

诗人名录



魏征 李世民 李百药 王绩 王梵志

寒山 上官仪 李贤 骆宾王 卢照邻

崔液 王勃 杨炯 李峤 刘希夷

沈佺期 乔知之 韦承庆 宋之问 苏味道

杜审言 贺知章 张若虚 陈子昂 张说

苏颋 张九龄 綦毋潜 王之涣 薛稷

李隆基 孟浩然 李颀 崔国辅 张旭

王昌龄 祖咏 王维 丘为 李白

崔颢 戎昱 高适 张巡 王湾

王翰 崔国辅 严武 常建 刘方平

刘长卿 储光羲 刘湾 李治 严识玄

西鄙人 杜甫 岑参 元结 万楚

张谓 司空曙 崔峒 柳中庸 韩翃

张继 钱起 皇甫冉 常非月 刘方平

李嘉佑 韦应物 贾至 郎士元 耿湋

李端 杨凝 郑锡 赵微明 严维

戴叔伦 张潮 胡令能 卢纶 李益

于鹄 孟郊 杨巨源 武元衡 张仲素

王涯 刘商 崔护 权德舆 张祜

朱庆余 李德裕 韩愈 张籍 李约

刘采春 王建 李涉 施肩吾 薛涛

刘皂 韩琮 顾况 韩氏 李绅

柳宗元 鲍溶 何希尧 元稹 吕温

刘禹锡 白居易 贾岛 姚合 李贺

卢仝 刘叉 徐凝 雍裕之 李商隐

令狐楚 杜牧 李群玉 许浑 雍陶

温庭筠 崔珏 赵嘏 陈陶 曹邺

刘驾 薛逢 司马札 马戴 于濆

贯休 罗隐 陆龟蒙 皮日休 黄巢

张乔 司空图 方干 钱珝 韦庄

来鹄 聂夷中 章碣 崔道融 曹松

秦韬玉 韩?A
《塞下曲(其二其三)》卢纶唐诗鉴赏
1个回答2023-11-11 02:30

《塞下曲(其二其三)》卢纶唐诗鉴赏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其 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下面我带来的《塞下曲(其二其三)》卢纶唐诗鉴赏。

其二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又一题作《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这里选其二、其三两首。

第一首(其二),诗人借用汉将李广射石没镞的故事,赞颂了一位守边将军的勇武,从中也表现出其所率部队的飒爽英姿。

据《史记》记载,汉将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见草丛中有一石头,误以为是老虎,便一箭射去,因用力过猛,连箭尾也陷进石头中。诗人运用这一传奇的故事,将发生在李广身上的事情移置到这位守边将军的身上,使其生发出新的意义。

“林暗草惊风”,是写守边将军外出巡逻的情景。

“林暗”说明巡逻的时间是暗夜,巡逻的地点是在树林中。“草惊风”是眼前之景,因为风吹草动,将军误以为是猛兽隐伏其间,因而为之一“惊”。接着带出“将军夜引弓”的下句,生动逼真地勾勒出当时将军迅疾向草丛引弓猛射的动作和情态。“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未两句交待事件的结果。说明将军力大无穷,竟将箭羽射没在石棱中。至此,全诗便塑造出一位象李广一样高大、威武、勇猛而有力量的将军形象。

第二首(其三)诗的主题和第一首诗一样,也是歌颂一位守边将军和他所统率的部队,只是取材的侧重点不同。前一首从将军夜巡引弓的情节来生发主题;后一首则截取雪夜乘胜追歼逃敌的场面,表现了将军及所率部队坚决、果断的杀敌精神和全军士气昂扬的英雄气概。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描绘出一幅富有悬念的战场追歼场景。从末句可知,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月黑雁飞,“单于”遁逃,刚刚同敌人拼杀鏖战的将军和士兵伫立疆场,望着敌人狼狈逃窜的方向充满了胜利者的骄傲。豪情之下,一股乘胜追歼残敌的信念油然而生,“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两句表现出将士们昂扬奋发的斗志心情和誓歼残敌的决心。尤其是“大雪满弓刀”一句,不仅显示了气候严寒征战艰苦,而且形象地渲染了将军所率骑兵的雄壮阵容,使人如见一队人呼马嘶、弓箭刀剑与漫天飞雪交织闪耀的驰奔情景。由此完成了对将军的坚决、果断和所率士兵英勇杀敌精神的赞颂,给人以激昂振奋之感。

塞下曲李白赏析

塞下曲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译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

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

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1-18 21:45

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伍基禅。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锋桥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腔尘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1个回答2024-02-15 22:48
  读书不能感潮流。最经典的当数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系列。该书于80年代陆续出版,包括《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两本)《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中国新诗鉴赏辞典》等等,推荐唐诗、宋诗、和唐宋词,一共四本。  推荐理由:  一、该书一出,全社会诗词鉴赏风气始流行,各出版社跟风而起,随之鉴赏书开始泛滥,鱼目混珠。  二、该书在鉴赏辞典里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何以见得呢?因为80年代的出版社多以务实为主,无投机赚钱之心机,市场购买力有限,所以上海辞书出版社这一系列可谓古典鉴赏类辞书的始作俑者,我家这本1983年12月第1版的《唐诗鉴赏辞典》1536页,才9.8元。后无来者,是指该书汇及当时国内几乎全部的诗词研究大家,如萧涤非、夏承焘、唐圭璋、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俞平伯、余恕诚、缪钺、霍松林、沈祖棻、傅庚生等学界大家(可上网查查他们的成就),很多人现已仙逝,而且其学术成就及诗词修养后才也根本不可能超越。所以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鉴赏词典。  三、现在的辞典类书籍哗众取宠者多,不求质量,只求利润,或以价格取胜,或以教子吸引父母眼球,内容无非是找些研究生、在校生批量生产,有的甚至在网上搜集后,找一名教授作序或推荐,最好的也不过是搬用已逝大家的作品不用给稿费哟。而上海辞书系列当时可是国内全部约稿而成。  四、国内各大书店好像都有销售,版本应该相同,但价格已不是从前了。买好书,不应该心疼钱,应该是世世代代传下去都是经典的那一种。  不知介绍的全不全面,全是个人观点,自家有一套,是一本一本买回来的(因为当时是陆续出版的),偶尔翻阅,受益无穷。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5 02:30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中华诗文鉴赏典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