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钗判词

解读红楼梦中黛玉和宝钗的判词~`
1个回答2024-01-20 05:31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注释】 

    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娟,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蕴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蕴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蕴的哥哥谢郎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玉带林中挂: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圈玉带”看,可能又喻黛玉泪枯而死,宝玉为怀念她而弃绝一切世俗欲念(玉带象征贵族公子生活)为僧的意思。

    金簪雪里埋: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薛宝钗婚后,特别是她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空闺独守的冷落处境的写照。



【评说】



    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是叛逆者,一个是卫道者。有的人看见这首诗中同时写了林、薛二人,以为找到了“钗黛合一”的证据,这是错误的。矛盾着的双方既然互为依存,为什么不可以在一首诗中并提林薛这两个在思想倾向上彼此对立的人物,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抑扬褒贬呢?
十二金钗判词有什么用
1个回答2023-03-21 20:21
揭示人物最后的命运
红楼梦金陵12钗判词有什么意思吗
1个回答2022-09-16 07:15
想写来着,没想到已经有人回答了
关于红楼十二钗的书
1个回答2024-01-26 13:17
首先向你推荐《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本书是作家刘心武在CCTV-10百家讲坛中的红学讲座的一个书面结集,也是作者多年研究《红楼梦》的结晶。他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全面分析了金陵十二钗的人物背景,不同的性格以及由此导致的迥异的命运,其次是《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本书是红学专家周思源续《周思源看红楼》后的最新力作。书中以曹雪芹精心刻画、同时也是读者十分关注的金陵十二钗为对象,从疑点入手,针对当前一般读者心目中可能存在的种种不正确认识,比如林黛玉为什么不可能上吊自尽、给秦可卿看病的为什么不可能是太医院的太医、贾元春为什么不是造成秦可卿之死的告密者等问题,提出一家之言。
红楼梦宝钗
1个回答2024-01-22 10:24
其实不是,宝钗真正进京的目的是宝钗本来要进京选妃,结果他哥哥薛蟠惹了香菱的案子,所以宝钗的进京选妃之路也就被断送了。有一回宝玉打趣说宝钗是杨贵妃,宝钗那种淑女性格第一次公开的被作者写出了不高兴,她说我倒想是杨妃,可是就是没有那好哥哥。
还有一回写到填柳絮词,宝钗写的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其实,宝钗心里是有着更大的野心的。
等着再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其实提起金玉的事儿宝钗一直在避嫌。而且,不是有句话把宝钗奉为“山中高士”吗。而且宝钗也是劝过宝玉要功名啊什么的,其实在宝钗心里对宝玉不是说那种很愿意的。
再说,本来这书的后40回就是别人续写的,到底结局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PS:我不是钗党,就是太喜欢太喜欢这本书了。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1个回答2024-03-20 17:55
湘云不好追,首先要在她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去找她,然后答应跟她练剑(每天早上都要早起,然后马上去找她。不然来不及的),而且你的豪气要够高,可以跟薛蟠喝酒或者去找柳什么的那小子练剑提高。陪她练到一定程度,她会时不时迟到,再继续下去,她就说要闭关,不用你早上来了,然后就等晚上去找贾赦可以得到九阳神功,或者找柳什么的可以得素女剑法。
强力推荐你要九阳神功,拿到以后再去找湘云,把东西给她,她就很高兴的闭关去了。然后你得天天去找她(要进房间,不能在外面看看了事),去了几次以后,就发现湘云练功走火入魔了,要吸你的阳气,然后就有H情节拉。
有一点千万不要忘了,去找她的时候千万要把体力补满,否则你正在兴头上时,会“眼前一黑,昏了过去”。。。这就白来了。记住,要享受好点,一定体力要满,不满的话要吃药加满,具体药方攻略有,就不多嘴了。祝你早日追到美人儿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1个回答2024-03-16 22:42
分别是: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春(绝情)王熙凤(英情)巧姐(恩情) 李纨(槁情)秦可卿(情可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