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第六章

昆虫记中昆虫的假死在哪一章
1个回答2024-02-20 01:40

昆虫记中昆虫的假死在第二章。

昆虫记第二章中法布尔研究昆虫装死的情况时,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大头黑步甲装死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最后真相大白,知道了它的秘密。他又逐一观察研究了烟黑吉丁,粪金龟,闪光吉丁等一系列昆虫。它们全都是静止几分钟,几秒钟便恢复活力。不少种类的昆虫甚至不采用装死。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昆虫记》简介: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昆虫记第六章读后感
1个回答2022-12-31 06:21
第六章概括:

舍腰蜂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就是它那种非常奇怪的窠巢。但是,知道舍腰蜂这种小昆虫的人却是很少的。这个事实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这个小小的动物对温度真是要求很高啊
六一作品画我和昆虫
1个回答2024-02-10 17:51

有关小学生写的昆虫的文章(想像篇)
1个回答2024-02-13 05:55
蟋蟀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坏花生幼苗达10%~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昆虫记第八章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04 17:19

《昆虫记》第八章内容概括:记录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等昆虫的习性。

昆虫记第三章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02:41

昆虫记第三章主要内容:我所提供给它们的,是里面藏着蜜蜂幼虫的蜂巢。我甚至把蜂螨直接地放到蜂巢里边去。总之,我利用各种东西,采用各种方法,希望能引起它们的食欲。但是,事实上,我的努力仍然是一点儿结果也没有。于是,我故意用了一种方法,利用蜂蜜进行试探。为了能够找到储藏着蜜汁的蜂巢,我花去了五月份的大部分时间。

昆虫记第四章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16 22:50

第五章: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计算达到了何等符合几何学的精准度。

《昆虫记》中主要内容本书描写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作者都将昆虫拟人化,生动形象而且具体地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幕,不仅体现了昆虫的特点、习性,还表达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特有品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书中讲了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回了昆虫真实的生活答,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昆虫记》的背景故事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的传世佳作。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昆虫记》是他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人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中的六种昆虫都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2-04 12:32
1. 蝉

能够很容易的在穴道内爬上爬下,对于它是很重要的,因为当它爬出去到日光下的时候,它必须知道外面的气候如何。所以它要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做成一道坚固的墙壁,适宜于它上下爬行。在隧道的顶端,它留着手指厚的一层土,用以保护并抵御外面空气的变化,直到最后的一霎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以便测知气候的状况。

2. 舍腰蜂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家丝厂,在那里我见到过一个舍腰蜂的巢。它把自己的巢建在机房里,并且为自己选择了刚好是在大锅炉的上面的天花板上的一个地方。看来,它真是慧眼独具啊!它为自己选择的这个地点,整个一年,无论寒暑,也无论春夏秋冬的变迁,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总是不变的120度,只是要除去晚上的时间,还有那些放假的日子。很显然,在这些日子里,锅炉里并没有加热,所以,温度当然会随之有所变化的。这个事实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这个小小的动物对温度真是要求很高啊!而且,地点的家和他也是个非常会为自己挑选地点的家伙。

3. 螳螂

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4. 萤

萤常常要利用一种爬行器——为了弥补它自己腿部,以及足部力量的不足——爬到瓶子的顶部去,先仔细的观察一下蜗牛的动静,然后,做一下判断和选择,寻找可以下钩的地方。然后,就这么迅速地轻轻一咬,就足以使对手失去知觉了。这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于是,一点儿也不拖延,萤开始抓紧时间来制造它的美味佳肴——肉粥,以准备作为数日内的食品。

5. 蜘蛛

在六种园蛛中,通常歇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它们即使受到烈日的焦灼,也绝不会轻易离开网去阴凉处歇一会儿。至于其他蜘蛛,它们一律不在白天出现。它们自有办法是工作和休息两个互不相误,在离开它们的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隐蔽的场所,是用叶片和线卷成的。白天它们就躲在这里面,静静地,让自己深深地陷入沉思中。
有关小学生写的昆虫的文章(想像篇)
1个回答2024-02-08 01:11
蟋蟀
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
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坏花生幼苗达10%~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昆虫记》第二章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23 03:11

《昆虫记》第二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章、昆虫的装死:

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在冬天即将来临之前很多动物都为过冬做准备,一直懒惰的蝉不但不为自己过冬做准备,还笑话正在为过冬储备粮食的蚂蚁和其它动物们愚蠢,但寒冷的冬天真的来临时,其他动物们安然过冬可那只懒惰的蝉因为没有粮食吃,在雪天寻食时被大雪淹埋死了。

阅读科普读物适合的阅读方法有检视法、钩元法、摘抄法、比较法。

(1)检视法。检视法,即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以把握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了解整本书在谈什么;同时了解作家生平事迹、成书缘由、作品地位,产生阅读期待,推动进一步细读。

(2)钩元法。韩愈读书,“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元”。这里说的“元”,即作品的精微、精要之处。阅读科普作品,需要提取文中重要的科学信息,概括被介绍对象的相关知识。阅读《昆虫记》时,需要在阅读每一篇文章时,勾画圈点出所介绍的昆虫的外形特征、食性、婚习、繁衍和死亡等关键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摘抄法。培根说“笔记使人准确”,所以阅读好书需要做摘抄。《昆虫记》行文活泼,常用拟人手法、比喻修辞等表现昆虫世界。

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蚂蚁是“乞丐”,蝉是“勤苦的生产者”;蜣螂(屎壳郎)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阅读时,对描写精彩传神的妙词佳句勾画、摘抄并加以赏析,能汲取语言精粹,提升语言素养。

(4)比较法。王云五在《读书十四法》中讲,比较是“就同一书之各种版本比较其内容,或就同类书若干比较其主张、叙述或文体等”,是读书方法“最有效者之一”。《昆虫记》是法布尔的文集,既可以确定一个或多个“议题”,如“偏见”“爱情”“忠诚”“奉献”等。

选择书中几篇文章集中阅读,进行比较归纳;也可以以写作对象、艺术手法为比较对象,选择属于同类文体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这部科普作品来进行比较阅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