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器晚成,大声希声
1个回答2024-03-10 22:18
A great vessel will be long in completion.----A great man will take time to shape and mature.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体现了(  )的音乐美学思想。
1个回答2024-02-11 17:30

A

解析:

“大音希声”出自老子《道德经》。

“大器晚成”的人,大都有哪三个特征,希望你都有?
3个回答2022-11-16 00:56
大器晚成的人往往有着不服输的性格,遇到困难不屈不挠,愈加愈勇,有敢于拼搏的勇气。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2-10-26 10:10
不要着急,你想要的时光都会给你
有一部电影讲的是地球只有晚上没有白天所有的车子和电器都用不了只有只有手电
1个回答2024-01-20 14:48
消失在第七街

《消失在第七街》(Vanishing on 7th Street)是一部美国惊悚、恐怖电影,版由布拉德·安德森执导权,海登·克里斯滕森、桑迪·牛顿主演,电影于2011年2月18日上映。影片故事讲述:一场莫名其妙且不清楚是什么原因的灯火管制令底特律突然陷入了黑暗,然而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人们却惊恐的发现,只有少数的几个人还活着,他们周遭全部都是一些散落的衣服、抛锚的汽车和不断延伸的阴影……每过一天,太阳都会升起的更晚一些,黑夜驱赶着这些幸存者聚集到第七号大街上一个破败的酒吧中。这里有汽油发电机、囤积的食物,成为了这座荒废城市中的最后避难所。
在这部电影中,会看到的是一个令人害怕、有如启示录般带有末世情结的惊悚故事,深入探讨的是人类最原始的焦虑以及渴求——对黑暗与生俱来的恐惧心理。
成语大器晚成指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3-04 00:01
大器晚成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à qì wǎn chéng,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出自《老子》。
大器:比喻大才能。
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有大器晚成这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3-10 10:33
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释义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大器晚成说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3-11 22:19

大器晚成说的是一些人年龄大了才有了成就的人。比如:姜尚、百里奚、刘邦等人。

大器晚成的名人有哪些呢?
1个回答2024-03-15 04:43

1、陈子昂:

陈子昂是初唐非常重要的诗人,被称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他和初唐四杰一起彻底改变了当时绮靡纤弱的诗风,对盛唐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等影响深远,他的代表诗作《登幽州台歌》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但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诗人,在年十七八时,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可即便读书了,陈子昂还是命运多舛,他两次参加科举都落第了,一直到36岁时才进士及第,但是两年后就因父老解官回乡,42岁被人迫害,冤死狱中,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2、李成梁:

李成梁是明朝中后期将领,与戚继光并称为万历两大名将,他纵横北疆四十余年,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蒙古女真等各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明史》称之“然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所未有”。

李成梁成名很晚,他因家贫40岁以生员袭职,成为险山参将,但他屡建战功,很快就进为副总兵官,协守辽阳,接着又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驻节广宁,并多次击败入侵的蒙古军队,此后李成梁开始镇防辽东,兵压建州,遏制女真,在东北建立一道坚固的屏障。

3、陈庆之:

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他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也不善于骑射,却富有胆略,善兵有谋,深得众心,一生主要成就包括北伐北魏并攻取涡阳,其成就为南北朝时期南朝少有,陈庆之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当时人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并非出身望族豪门,所以早年虽是梁武帝萧衍随从,却从未领兵,也不为人所知,一直到普通六年,陈庆之已经47岁了,他才有机会成为武威将军,率梁军前去彭城接应投诚的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后来豫章王萧综投降北魏,梁军溃散,损失十之七八,唯有陈庆之所辖的部队全部生还。

4、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秦朝时担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吏,后来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在陈胜起义后不久,刘邦也集合三千子弟响应,并攻占沛县等地,自称沛公,此时他已经48岁了。

5、苏洵: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他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和《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可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年少时却不好读书,而是喜欢任侠壮游,到处游荡,直到18岁还不会断句和作诗文,一直到“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但一开始他仗着聪明,学习态度很不好,所以第一次应乡试举人就落第了,后来“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此后参加科举不顺,就在家教授苏轼和苏辙读书,北宋嘉祐初年,苏洵已经57岁了,他带二子进京应试,受到欧阳修的重视和推荐,从此文名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