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

李之仪的生平简介
1个回答2024-03-16 22:50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李之仪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苏轼的文缘友情却流传至今。
李之仪早年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熙宁三年(1070)进士,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时高丽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吊唁。杨素闻李之仪清节贤名,才华横溢,遂奏请之仪同行,作为书状。出使途中,路过山东长清县孝堂山汉石祠时,曾题字于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书,共五行,现刻字尚存。这是他在山东留下的仅有的遗迹。 哲宗元祐初(1086)范纯仁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之仪遂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不久,又为原州(今属甘肃)通判。与苏轼,黄庭坚,秦观交往甚密。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二年(1099),上调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1102),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李之仪《与祝提举无党》说:“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后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卒后葬于葬当涂藏云山致雨峰。
古无棣县包含今天的滨州市无棣县、德州市庆云县以及沧州市盐山县庆云镇,后分为东西无棣,东无棣即今天的无棣县,西无棣的县府从今天的盐山县庆云镇迁至庆云县县府,后更名为庆云县。《庆云县志》里记载朝请大夫李之仪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北海公园(李之仪公园)
1个回答2024-06-03 23:06
北海公园以文为魂”的设计理念,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挖掘体现当地特有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气质,形成山水相映,六园环湖的格局,公园内湖水面积为18万平方米,是目前鲁北地区最大的敞开式生态水景公园。

北海公园又名李之仪公园,位于庆云县城西北部,南邻渤海路,西接青年路。公园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绿化景观面积28万平方米。依据北宋词人李之仪的爱情诗词,庆云人建起了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李之仪公园,亦被称为北海公园。“平湖荡波升秋月,渔舟唱晚映祥云”。在风光旖旎的公园北侧,依山傍水而建的“爱情长廊”,100个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每年农历七夕节都在这里举办鹊桥相会和大型集体婚礼活动,演绎“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爱情文化。

迎宾广场开阔大气,广场喷泉为音乐喷泉,中心圆形喷泉和两边弧形喷泉水性各异。在阳光明媚的白天,冲上云霄的主喷,柔美的辅喷,优雅别致,青云直上、百变花篮、蛟龙出海、海风抚琴、大鹏展翅、孔雀开屏等水型给北海公园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灵气。在繁星满天的夜晚,彩灯映照下喷泉更是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李之仪的作品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7-17 04:55
长相思 》
山一程,水一程,拦搏身向榆扒衡脊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春渗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李之仪的故事
4个回答2024-01-03 04:56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李之仪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苏轼的文缘友情却流传至今。李之仪早年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熙宁三年(1070)进士,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时高丽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
吊唁。杨素闻李之仪清节贤名,才华横溢,遂奏请之仪同行,作为书状。出使途中,路过山东长清县孝堂山汉石祠时,曾题字于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书,共五行,现刻字尚存。这是他在山东留下的仅有的遗迹。 哲宗元祐初(1086)范纯仁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之仪遂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不久,又为原州(今属甘肃)通判。与苏轼,黄庭坚,秦观交往甚密。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二年(1099),上调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1102),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李之仪《与祝提举无党》说:“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后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卒后葬于葬当涂藏云山致雨峰。《庆云县志》里记载朝请大夫李之仪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关于卜算子的故事-李之仪
1个回答2024-03-03 05:42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代表作。品赏这首词,或能对古人爱情、友情——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发散方式,有深一层的理解。
这首词看似明朗如话,实则包蕴甚深,表现了一个相思女子怀念郎君的深挚缅邈、缠绕无尽的心理情态。“我”和“君”也许是青梅竹马时的一对情侣,也许是江边劳作时多情的女子碰上如意的郎君。此时分别日久,身居长江头尾,于是,女子把“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心理一语道出,这种久盼而久不见,愈想愈在眼前铭心刻骨的心理折磨上升为焦灼与渴盼,其中还有隐隐的担忧,然此多种情感虽复杂,但表面却来得极平静,整个情感基调浓烈真挚,但语言却淡泊自然,这种内心灼热,外在含蓄的情感发散方式,积淀着传统东方女性美的意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平允中和”的美学风格。
下阕,作者又深化了相思女的心声,用比兴手法传达出她的坚定信念“长江几时流尽,相思”恨“何时终止!在这里,“情”积久而成“恨”,但这不是“负情恨”而是“痴情恨”。尾词二句,表达了对郎君的期望,虽不免有几丝隐隐担忧,但更看出女子心如磐石,情如江水,矢志不移的忠贞信念。
相思女子心理,实难描摹,而中国古代传统女子心理情态,尤以为最。但作者却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心理及情感发散方式。作者在这首词中力求用语浅淡而自然,含蓄隽永,表现了相思女子的情感虽然坚贞执诚,但却婉曲柔敦,用语极淡,形成语愈淡则情愈浓,淡中寓深,水中蓄火的效果。这首词构思巧妙,全篇围绕“长江水”这一特定景物联想生发,又句句扣住“相思情”,把“长江水”和“相思情”非常自然地巧妙地融会在了一起。
作者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读了李之仪的卜算子有何感想
1个回答2024-03-08 00:57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友谊,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友谊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关于卜算子的故事-李之仪
1个回答2024-04-10 09:10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代表作。品赏这首词,或能对古人爱情、友情——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发散方式,有深一层的理解。

这首词看似明朗如话,实则包蕴甚深,表现了一个相思女子怀念郎君的深挚缅邈、缠绕无尽的心理情态。“我”和“君”也许是青梅竹马时的一对情侣,也许是江边劳作时多情的女子碰上如意的郎君。此时分别日久,身居长江头尾,于是,女子把“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心理一语道出,这种久盼而久不见,愈想愈在眼前铭心刻骨的心理折磨上升为焦灼与渴盼,其中还有隐隐的担忧,然此多种情感虽复杂,但表面却来得极平静,整个情感基调浓烈真挚,但语言却淡泊自然,这种内心灼热,外在含蓄的情感发散方式,积淀着传统东方女性美的意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平允中和”的美学风格。

下阕,作者又深化了相思女的心声,用比兴手法传达出她的坚定信念“长江几时流尽,相思”恨“何时终止!在这里,“情”积久而成“恨”,但这不是“负情恨”而是“痴情恨”。尾词二句,表达了对郎君的期望,虽不免有几丝隐隐担忧,但更看出女子心如磐石,情如江水,矢志不移的忠贞信念。

相思女子心理,实难描摹,而中国古代传统女子心理情态,尤以为最。但作者却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心理及情感发散方式。作者在这首词中力求用语浅淡而自然,含蓄隽永,表现了相思女子的情感虽然坚贞执诚,但却婉曲柔敦,用语极淡,形成语愈淡则情愈浓,淡中寓深,水中蓄火的效果。这首词构思巧妙,全篇围绕“长江水”这一特定景物联想生发,又句句扣住“相思情”,把“长江水”和“相思情”非常自然地巧妙地融会在了一起。

作者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关于卜算子的故事-李之仪
1个回答2024-03-16 19:59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代表作。品赏这首词,或能对古人爱情、友情——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发散方式,有深一层的理解。

这首词看似明朗如话,实则包蕴甚深,表现了一个相思女子怀念郎君的深挚缅邈、缠绕无尽的心理情态。“我”和“君”也许是青梅竹马时的一对情侣,也许是江边劳作时多情的女子碰上如意的郎君。此时分别日久,身居长江头尾,于是,女子把“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心理一语道出,这种久盼而久不见,愈想愈在眼前铭心刻骨的心理折磨上升为焦灼与渴盼,其中还有隐隐的担忧,然此多种情感虽复杂,但表面却来得极平静,整个情感基调浓烈真挚,但语言却淡泊自然,这种内心灼热,外在含蓄的情感发散方式,积淀着传统东方女性美的意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平允中和”的美学风格。

下阕,作者又深化了相思女的心声,用比兴手法传达出她的坚定信念“长江几时流尽,相思”恨“何时终止!在这里,“情”积久而成“恨”,但这不是“负情恨”而是“痴情恨”。尾词二句,表达了对郎君的期望,虽不免有几丝隐隐担忧,但更看出女子心如磐石,情如江水,矢志不移的忠贞信念。

相思女子心理,实难描摹,而中国古代传统女子心理情态,尤以为最。但作者却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心理及情感发散方式。作者在这首词中力求用语浅淡而自然,含蓄隽永,表现了相思女子的情感虽然坚贞执诚,但却婉曲柔敦,用语极淡,形成语愈淡则情愈浓,淡中寓深,水中蓄火的效果。这首词构思巧妙,全篇围绕“长江水”这一特定景物联想生发,又句句扣住“相思情”,把“长江水”和“相思情”非常自然地巧妙地融会在了一起。

作者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谢池春 李之仪
2个回答2022-09-02 07:46
宋 - 李之仪 - 谢池春
【年代】:宋
【作者】:李之仪
【题目】:谢池春
【内容】: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
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
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
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
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李白传》郭子仪为什么要救李白
4个回答2023-11-12 14:07
郭子仪要救李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李白曾赞扬过郭子仪的英雄气概,在李白的《将进酒》诗中,他以“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的诗句,表达了对郭子仪的赞赏之情。而郭子仪也欣赏李白的才华,认为他是一个极具才华的诗人,因此对李白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所以他想尽自己所能保护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2. 郭子仪认为李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他想保护这种才华,让它在世界上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3. 郭子仪在政治上已经崭露头角,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官员,他能够帮助李白提供保护,避免他遭受政治迫害。

总的来说,郭子仪救李白的原因是出于对李白才华的欣赏,以及对他的信任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