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花在春天开放

生活中有哪些不确定事例
1个回答2024-05-29 04:17
比如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被球砸到头等,还有很多
馆陶县屯里村名由来
1个回答2024-05-29 04:15
明朱棣在此屯兵。明朝建国之后,地方并没有能力支撑庞大的后勤军需供给,明成祖朱棣决定在各地军事驻地进行屯田,一方面可将军队平时的农劳动所得充作军粮,借以减少民众的军饷负担,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土地的荒废,明代军事中田的生产组织是以“屯”为基本单位的,故此称“屯田村”。屯里村地属安吉街道办事处辖区,位于办事处辖区西部,东与安吉大道相邻,南与苏卢村、屯渌村相接,西与大塘村、心圩镇罗赖村相接,北以安圩路为界靠大塘村。
《茶壶》这篇文章出自哪一本书
1个回答2024-05-29 04:15

出自安徒生童话

有谁知道“宁”这个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5-29 04:14
作为人的姓氏,宁、甯二氏,一向是相通的。虽然有人把他们严格划分为两个姓氏,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混为一谈,在书写时,宁、甯不分,连最伟大的史书《史记》也不例外。

那么,在实质上,他们究竟是形别姓异的两个不同姓氏,还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分别的一家人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行熟读《姓氏考略》所记载的这段文字:“甯,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

由这段文字看来,宁、甯二氏,的确是一父所生,同母所出,绝对可以不分彼此,混为一谈。换言之,这个家族的子弟,可以把自己的姓氏写为“宁”,也可以比较省事地写作“甯”。

这个可以有两种写法的姓氏,《姓氏考略》上记述得很清楚,是从春秋时代的卫国来的,发祥于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古老家世。他们的始祖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在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表现得出类拔萃,曾经于周公诛灭反叛的武庚之后,把殷朝的遗民治理得皆大欢喜。后来,更被其侄周成王举为司寇。

不过,在不分彼此的宁、甯二氏之中,宁氏还有另外一支组成份子,所以过去才会有学者主张严格区分这两个姓氏,不宜混为一谈。

宁氏的第二支组成血脉,根据考证,是赫赫大名的秦始皇的本家,也就是上古颛顼帝的嬴姓后裔,这一点《姓纂》和《急就篇》有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

这派说法,言之成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应该把宁、甯二氏严格地划分。但是,如果进一步追溯,则嬴姓的始祖颛顼,是黄帝的曾孙卫康叔的父亲周文王,也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姬、嬴二姓既然统统都是源自黄帝,则显而易见,宁氏尽管有两个水源,但也都是同父所生。所以,宁、甯二氏似乎大可不必在写法上斤斤计较。

被普通承认源自3000年前卫国的宁氏,继承其杰出先人卫康叔的光荣传统,在春秋时代表现得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当时的两位卫国人宁俞和宁戚,都是长久以来备受敬仰的历史人物。

宁俞,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是当时卫国的大夫,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戚是春秋初期的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果然高明,后继管仲为齐相。
有公孙策这个人吗
1个回答2024-05-29 04:13
公孙策是在有关包青天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物,是包拯的得力助手,但历史上并无其人。

人物来源

  公孙策是在有关包拯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大多数作品里公孙策是以包拯的助理、师爷的角色出现,似乎并无正式官职;当然在《少年包青天3》中公孙策是礼部侍郎。

  公孙策此人在正史中并无记载, 在宋代的各种史料上,没有公孙策这个人的任何资料。所以可以认定历史上没这个人,但是不能排除有相关历史人物为原型的可能性。公孙策最早出现在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百年来经过文学、戏剧和影视等各种作品的演绎,公孙策已经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能力和形象

  各个版本的影视作品对公孙策有不同的描述,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公孙策是包拯的得力助手,他和展昭一文一武形成互补。公孙策博学多才,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些作品里他还通宵法术而且医术高超。

  公孙策通常以文人的形象出线,外表温文尔雅而且有些仙风道骨。在很多影视作品里公孙策和包拯对话时通常自称“学生”,而包拯和展昭等人都尊称他为“公孙先生”。公孙策微服出行时则常打扮成算命先生。在《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公孙策则是包拯的同龄人,形象英俊帅气。
请问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吗?
1个回答2024-05-29 04:12

李斯是一个不务专业的学生,师从儒家荀子却学了一身扎实的法家的技能;李斯是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士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功实践者;李斯是一个守护自己爵位利禄的糊涂虫,南辕北辙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李斯作为一名游学士子是出类拔萃的,跟着儒家巨匠荀子学了一身法家的治国本领,这非常有力的证明了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表面不管如何对立,实质都是殊途同归。学成之后,李斯认为应该用自己所学去改变自己的处境,去追求富贵利禄。假装清高,愤世嫉俗不是一个士子原本的性情。儒家讲究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而李斯作为儒门出来的学子,积极入世是为了得到功名利禄,治国平天下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功名利禄的手段。正是李斯的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做了政治斗争路上的亡魂。

在改变自己命运,追求功名利禄的路上,李斯是有功的:《谏逐客书》,帮助秦国延揽天下人才;提出离间山东六国君臣的计策,推动秦国统一天下;统一天下后,主持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废除分封,采取郡县制;主张愚民、弱民的政策,禁止私学,焚烧百家典籍,建议拆除郡县的城郭,收缴民间的兵器;制定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把秦国打造成一个空前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后世历代王朝君主

整合华夏,统一天下

奠定了坚实指导思想。

为了保有自己的荣禄地位,饮鸩止渴,帮助秦二世胡亥夺位,违心的怂恿二世诛杀王室及功臣,希望通过这些手段得到秦二世的青睐,在秦二世的统治下继续保证自己的爵位利禄。等到国家局势不可收拾,又想通过劝谏秦二世胡亥,来挽回秦王朝的统治,结果被赵高设计陷害,最后落了个被夷三族的可悲下场,算是亲手毁掉了自己用毕生所学缔造的大秦帝国。

爱新觉罗·胤祐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29 04:12

淳亲王胤祐,康熙帝第七子,其初行次为第十五,生于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时,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三十七年三月晋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三月,晋封多罗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封和硕亲王。

武艺高强除暴安良的古代人物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9 04:11
赵匡胤:真正武功高强的帝王。(千里送京娘)
一些游侠。
我追着的女朋友说的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5-29 04:10
那就是同意了呗,我们女孩子脸皮薄,哪能说的那么透啊
包拯真的当过开封府尹吗?
1个回答2024-05-29 04:10

一、亲王尹京


所谓亲王尹京,其实是从五代时期继承下来的一个传统,就是指一个人担任开封府尹,同时被封为亲王。假如“亲王”和“开封府尹”两个条件同时具备,这个人就被默认为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说明他很有可能将来会当皇帝。


在北宋,亲王尹京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宋太宗赵光义。他在当皇帝之前,先担任了开封府尹,后来又被封为了晋王,最终成功继承了他哥哥赵匡胤的皇位。后来,宋太宗又将自己的儿子赵元僖封为了许王,并授予了开封府尹的职位,相当于就是把赵元僖立为了皇太子。

宋太宗赵光义

不过,赵元僖英年早逝,宋太宗只好又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赵元侃封为了寿王,同时也任命为开封府尹。后来,赵元侃果真继位为皇帝,也就是宋真宗。


可见,开封府尹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能真正当上开封府尹的一般都是同姓的亲王,而且都是皇位的继承人。所以,包拯担任的官职不可能是开封府尹,因为他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另外,开封府尹是正一品的官衔,还拥有“开府”的特权。所谓开府,就是设立自己的办公官署,并有权力自己选择幕僚和官员。这种特权一般只授予皇亲国戚或者是开国元勋,像包拯这样进士出身的普通官员根本不可能拥有。

那么,既然包拯担任的不是开封府尹,那他在开封府当的到底是什么官呢?


二、权知开封府


事实上,包拯并没有担任过开封府尹,而是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权知开封府”。一个是开封府尹,一个是权知开封府,看起来只有几个字之差,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所谓的“权知某某府”,其实是宋朝一种比较常见的官职称谓,民间一般都将其简称为“知府”。所以说,包拯其实就是开封府的知府,而不是府尹。


其次,宋朝为了加强皇权,一般会将官员的官衔和职务区分开来,借此避免权臣的出现。例如,包拯被封的官衔是龙图阁直学士,这只是一个从三品的虚衔,而他真正负责的职务则是开封府的知府。因此,他虽然握有很大的权力,但在朝中的官衔其实并不太高。

《清明上河图》中的开封城

另外,在《宋史.职官志》中也有相关的史料记载:



开封府,牧、尹不常置,权知府一人。


也就是说,北宋的“开封府尹”平时根本就不设立,只有在亲王尹京的时候才让储君进行担任。而平时在开封府任职的是“权知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权知开封府”。

结束语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北宋的“开封府尹”和“权知开封府”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个是储君才能担任的要职,权力大且地位高;一个则只是给皇帝家干活的官员,权力虽然大但是地位低。所以说,很多电视剧和演义小说中说包拯是开封府尹,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事实上,在北宋160多年的历史中,一共曾有183人曾经在开封府任职。其中只有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以及宋太宗的弟弟赵廷美、儿子赵元僖等几个人担任过真正的开封府尹,其他的人全部都是权知开封府。

包青天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权知开封府”也并不是那么的不重要。其实,如果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说明这个人会被皇帝重点栽培,将来很可能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或者枢密使。在北宋历史中,有很多名臣都曾经担任过“权知开封府”,除包拯之外,还有欧阳修、寇准,甚至是大奸臣蔡京等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