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柏舟注音

诗经鄘风柏舟注音
1个回答2023-05-17 09:27
美丽晓风495 :你好
《鄘风 柏舟》:
泛(fàn )彼柏舟,在彼中河。髧(dàn)彼两髦(máo),实维我仪(配偶),之死矢(shǐ)靡(mí)它。母也天只(zhǐ ),不谅(liàng )人只(zhǐ )!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配偶),之死矢靡慝(tè)。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本篇是一个少女自己找好了结婚对象,誓死不改变主意。恨阿母不亮察她的心。
注:泛通泛。
张柏芝,你注定受此一劫,因为生活不会那么风雨同舟
1个回答2024-03-02 19:23
为什么总是要关注一些明星的琐事呢,你能够顾好自己就很不错啦
柏舟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0 01:57
谈点感想
刚刚读了柏舟女士的一首诗。哎呀,好激动啊。不写点感想就受不了啦。那诗,朴实无华,以白描手法,徐徐笔触,淡淡道来,没有浮华,没有渲染,却是含情深邃,蕴藉有容,寓情于景,含蓄撩人,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不愿出”的感觉,勾人入境至深,久难平静。现将此诗借来挂上,与好友共赏。
五绝·送别 作者:柏舟
一段春风绿,于君古渡头。
抚平江上浪,莫打远行舟。
(本想和上一首,终觉力不能及,只有欣赏的份儿啦。)
泛彼柏舟的《鄘风.柏舟》
1个回答2022-12-08 08:31

《诗经国风鄘风》中《柏舟》,是古人咏叹爱情的歌声,原文是: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一说姑娘爱恋一个男子,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髧:(音旦)头发下垂状
两髦:(音毛)男子未成年时剪发齐眉
仪:配偶
之:到
矢:誓
靡它:无他心
只:语助词
特:配偶
慝:(音特)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这首优美的古典诗歌,翻成白话应该是:
正划向河中央的柏木船里,
坐着长发的少年,
正是我心仪的爱侣,
我对他的爱到死也不改变。
母亲呀!天呀!
女儿的心为什么你总看不见?
在河面浮泛的柏木船,
慢慢靠在河的那一边,
划着船桨那个长发少年,
是我真正匹配的爱侣,
我爱他到死也不改变,
母亲呀!天呀!
我的心思为什么你不能体谅?
【闺范解释】

“柏舟之誓”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3 01:20
柏舟之誓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作“柏舟之节”。
成语出处《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诗·鄘风·柏舟序》
志矢柏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5-16 21:11
志矢柏舟,是从《诗经·柏舟》来的: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志矢柏舟”意思是说女人到死也不会变心,或改嫁。
求柏舟之翻译
1个回答2022-09-21 12:29
【概要】妇人遭受遗弃,又为群小所欺,坚持真理,不甘屈服的抒愤诗。

泛(泛Fan4)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rú如)。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sù诉),逢彼之怒。
柏舟读后感
1个回答2022-05-20 18:32
谈点感想
刚刚读了柏舟女士的一首诗。哎呀,好激动啊。不写点感想就受不了啦。那诗,朴实无华,以白描手法,徐徐笔触,淡淡道来,没有浮华,没有渲染,却是含情深邃,蕴藉有容,寓情于景,含蓄撩人,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不愿出”的感觉,勾人入境至深,久难平静。现将此诗借来挂上,与好友共赏。
五绝·送别 作者:柏舟
一段春风绿,于君古渡头。
抚平江上浪,莫打远行舟。
(本想和上一首,终觉力不能及,只有欣赏的份儿啦。)
柏舟赏析
1个回答2023-08-29 12:21

从此诗的野拍内容看,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其抒情口气,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

全诗共五章三十句。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颂梁羡这两句是虚写,为设想之语。用柏渣裂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因此,才会“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了,笔锋落实,一个暗夜辗转难眠的女子的身影便显现出来。饮酒邀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亦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而难销。

次章紧承上一章,这无以排解的忧愁如果有人能分担,那该多好!女子虽然逆来顺受,但已是忍无可忍,此时此刻想一吐为快。寻找倾诉的对象,首先想到的便是兄弟,谁料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自己的手足之亲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既不能含茹,又不能倾诉,用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话说,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前四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意思是说:我虽不容于人,但人不可夺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决不屈挠退让。其意之坚值得同情乃至敬佩。

第四章诗对主人公那如山如水的愁恨从何而来的问题作了答复:原来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一个对句,倾诉了主人公的遭遇,真是满腹辛酸。入夜,静静地思量这一切,不由地抚心拍胸连声叹息,自悲身世。

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司马迁语),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日月失其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出语如泣如诉,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眼前了。对于女主人公是怎样的人以及小人指什么人等问题争议也很大,各家之说中,认为女主人公是贵族妇人、群小为众妾的意见支持者比较多。

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诗人调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更是生动形象,“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几句最为精彩,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

诗经里的泛彼柏舟 柏字怎么读?
2个回答2022-12-08 22:33

现代汉语读[bai],古汉语读[pʌg]。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