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文言文翻译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的一句话和学弈
1个回答2024-02-02 03:10
第一个是二声,“为”是因为 “是”是此,这 “为是”就是因此,所以的意思
第二个是四声,“为”通假字是谓 ,及说。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1个回答2024-03-06 04:34
——读《学弈》有感

我学过不少篇课文,从这些课文中,我认识了舍己救人的蒙古猎人海力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淳朴、憨厚的少年闰土,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学弈》一课中所讲的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全国最会下棋的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却不同: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而另一个人却“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然是与同伴一起学,但却心不在焉。同时学棋,三心二意的人永远不如专心的人学得好。这个短小的故事,给了我多少启迪呀!

其实,我以前就是一个干什么事都不专心的人,常常是干这件事还想着另一件事。有时候,心里像长了毛刺,总不能脚踏实地地学习,生活中的我得到了许多教训。

记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睡醒觉,赶紧写起老师布置的作文来。但却一边写一边用眼睛瞧着桌上的小闹钟,一看到了三点十分,便“啪”的一下放下手中的笔,伸手拿过收音机,迅速拨到交通频道,顿时传出播音员阿姨悦耳的声音:“下面请听蔡依林的《消失的城堡》……”嗬,太棒了!我哪能错过这样的良机,顺手将作文扔到一边,抱起收音机就听起来了。听,她优美的声音:“记忆飞走了……我要孤单的思考……真的很好……再也不需要,消失的城堡……”我被陶醉了,还学着唱。忽然妈妈推门进来,见我唱的如此入迷,就说:“做功课的时候,又听音乐,能把功课做好吗?”我一吐舌头,冲妈妈做了个鬼脸,抓起笔就又匆匆忙忙地写起作文来。心里却嫌妈妈来的不是时候。

第二天,老师指着作文本说:“你读读作文,连句子都不通!”我一看,觉得作文中的话好像在哪听过。怎么连歌曲里的“记忆飞走了”都写在作文里面啦?哎,都是我自己学习不踏实呀!这样做多么像《学弈》中那个三心二意学下棋的人哪!他一边学下棋,一边想射下天鹅;我一边写作文一边想听歌曲,不专心致志,没有毅力,怎么能学到本领呢?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那个三心二意学棋的人,是不如别人聪明吗?不是,是因为他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我经历的这件事,不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吗?我要向《学弈》故事中专心致志学下棋的人学习,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勤勤恳恳学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做贡献,否则便会一事无成。
把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改成两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3:30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弈秋与别人谈话.别人问弈秋:"你有几个徒弟?" "有2个." "他们2个谁更优秀呢?" "过几天我让他们比试一下就知道结果了."
一周之后,弈秋对徒弟说:"你们跟着我的时间也不短了,一定学了不少东西,我想让你们两个比试一下,好看看你们的学习成果,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学有所长." 2个人同时答到"明白了." 于是,比赛就开始了.这个时候,那个不专心学弈的突然发现自己对棋还没有进步,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与同学的差距已经十分明显.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他的同学.他输了比赛,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原谅了他,并帮他补课.
他自己上课时不再想着其他事了,课外也经常去找棋书,连吃饭也在勤学苦连.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他的努力终于使他追上了同学.他心想:那时候我们差得可真远啊!我终于追上了,以后别再落下了,否则我会更苦的!
过了几天,老师又让他们比试了一场,他不会在和以前一样苦恼了,而是"下棋如有神"他最终战胜了同学.! 黄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没有办不到的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是寓言吗?
1个回答2024-01-31 15:50
  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道理”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因此这两篇也属于文言文。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是寓言吗?如题.
1个回答2024-02-01 22:41
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道理”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因此这两篇也属于文言文.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是寓言吗?
1个回答2024-02-04 14:20
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道理”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因此这两篇也属于文言文。
通过《学弈》《两小儿辩日》从这两个故事感悟出什莫道理,写一篇日记
1个回答2024-01-20 16:07
学弈告诉我们读书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要一心二用。
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说话要有理由拒(两小儿),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孔子)。
这都是老师教的,写在书上了,应该全√。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意思
2个回答2022-09-16 03:15
两小儿辩日:小孩子讨论太阳什么时候最大
《两小儿辩日》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翻译
2个回答2023-01-12 09:40
学弈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学弈、两小儿辩日翻译
3个回答2022-08-24 07:20
学奕:
奕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使奕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只听奕秋讲的内容,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一心以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拉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学得好。因为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孔子去东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子在争论,问缘故。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进而中午时远些。
一个小孩认为早上太阳远而中午近些。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出来时大如车盖(古代为车的盖子。。)到中午时则如盛物的器皿,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一个小孩说:日出时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及其中午则如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些吗?
孔子解决不了,两个小孩子笑(此笑并没有讥讽之意)着说:谁说你智慧了?
知—智(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