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有声小说

唐代归隐诗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21 12:58

1、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

其诗歌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尤其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更是诗坛上一枝秀丽的奇葩。

归隐的原因: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他质性自然,带气负性的为人是根本不可能与世俗腐败风气相结合的。何况仕途充满了机诈和险恶,归隐对他来说是无奈之举。

2、孟浩然(689-740)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归隐的原因:盛唐诗人孟浩然之所以终身不仕,并非“为隐居而隐居”,也并非出于无奈,或受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观念的影响。其深层原因在于其始终坚持以“求真”、“放性”并以其作为统摄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个性不见容于官场,为了保持真实的自我,选择了归隐。

3、王维(701-761)

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的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归隐的原因:王维的生活的时代,佛教繁兴。士大夫学佛之风很盛。政治上的不如意,使得生活舒适的王维自然向往佛学中的境界,所以他一生几度隐居,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

4、韦应物(737-792)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

归隐的原因: 其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有关。韦应物一生沉浮宦海三十多年,儒家济世思想在其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仕途的坎坷,命运的偃蹇又促成了其隐逸思想的发展。并且他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生性淡泊,不慕名利,不汲汲于入世,常以隐居为乐。

5、范成大(1126-1193)

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宋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田园诗产生极大影响。

归隐的原因:范成大父母早亡,家境贫寒。此后宦海沉浮几十年,已是疲惫不堪。人也病老体弱,叶落归根的念头使他想起了过去隐居疗伤的日子。他喜欢清静无忧,向往与世无争的氛围。便又回到人生的原点,在苏州老家再次过起了隐居生活,度过十年余生 。

唐诗寻隐者不遇中得隐者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2-04 21:02

寻隐者不遇中的隐者是一位无名无姓高人。无名无姓才能体现隐者隐的深,所以诗人要“寻”,“云深不知处”一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不能简单地把这首诗当做一般的叙事诗来理解,寻,表面是寻找,实际应是一种追求,隐者,表面是一个人,实际是一种境界。本文深处表达的应该是诗人追求隐者那种超脱的心态,但又无法摆脱俗世羁绊的遗憾,无奈之情,所以隐者是谁无关紧要。

大唐惊雷
1个回答2024-02-14 03:34
这是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播讲的又一部传统评书。故事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以后,为挫败哈密汗国赤壁保康王及隋残余势力的侵犯与骚扰,御驾率师西征。在程咬金、徐茂公、尉迟恭、侯君集、落成等众英雄的辅佐下,李世民等出生入死、历尽艰险,浴血奋战十年,终于战败了顽敌,扫清了国家祸害,稳定了大唐江山,迎来了四海安宁,天下太平,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书中人物鲜活、生动,情节曲折、惊险,语言幽默、风趣,是单田芳先生几十部传统评书中的一部精品
大唐惊雷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3 23:24

《大唐惊雷》是由单田芳播讲的一部传统评书。

评书《隋唐演义》,《大唐惊雷》,之后是哪部?
1个回答2024-03-02 03:45

隋唐演义系列顺序大致为《隋唐演义》->《大唐惊雷》->《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评书里,以单雄信死做为隋唐结束,单老的隋唐演义系列顺序大致为《隋唐演义》->《大唐惊雷》->《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 《说唐后传》是《大唐惊雷》、《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的合并书。 《薛家将》是《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合并书。 《风尘三侠》是《隋唐演义》的外传。

大唐无双侠隐好么
2个回答2023-02-24 09:01
还行,都各有所长。侠隐是远程的,威力也大,不要让别人近身就可以了。额,我是蜀山的。呵呵…
蜂——唐罗隐的意思
3个回答2022-04-22 09:02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这一首诗是非常有名的,人生也本来如此,像蜜蜂一样,把百花辛辛苦苦采来,酿成蜂蜜,结果呢?这个蜂蜜自己吃不到,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感叹人生。
大唐无双 无名和侠隐
2个回答2022-09-21 08:09
同是输出型职业,无名攻击更高,仇恨更高,防御低,技能瞬发,群是远程,是所有职业中攻击距离最远的职业。侠隐更适合FB,技能要读条,血少防低,前期pk比无名强,后期弱
【唐】罗隐的蜂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18 06:35
唐 - 罗隐 - 蜂

【年代】:唐

【作者】:罗隐

【题目】:蜂

【内容】: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意思是: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这可算是一篇寓言诗。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他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可是劳动成果到头来却都被统洁者掠夺去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结句用反问式,说明辛勤酿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劳动却劳而不获,这就暗示剥削者的不劳而获,使诗的寓意深刻、有力。

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唐·李商隐《无题》其一
1个回答2022-08-22 20:53
问题是什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