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邓伯诚居士书二有声书

陈诚故居的故居简介
1个回答2024-04-07 02:09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总投资11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的陈诚故居修缮竣工,这也成为我县挖掘、保护、提升青田“三乡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提升石门洞景区文化品位的重要补充,更好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高市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部,坐落瓯江南岸与高市源汇合处,隔江北岸系330国道线,距县城25公里,离省级风景名胜区石门洞1.50公里。高市村形成于明代,清代属十三都,民国时期属高市乡,为乡公所驻地。1949年后属高市乡(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高市村由外村、底村两个行政村组成,两村以山坡为界。高市形成村庄,历史悠久。然而,高市村的名闻遐迩,是因出了个国民党军政要人——国民党副总裁陈诚的缘故。

邓诚老师与郭化楠老师谁讲的好?
1个回答2024-02-04 13:29

邓诚老师讲的真的很好,可惜他现在不在网校了,我也觉得现在的网校没有以前好了,好想坑神啊!不过好在现在也毕业了,感谢坑坑、斐斐女神、万能章、大叔、晶莹、巍巍、赵进喜老师,都讲的很好。但是遗憾的是坑坑、大叔、晶莹都离开网校了,很荣幸能在高中三年遇到这样好的老师。

邓诚老师与郭化楠老师谁讲的好?
1个回答2024-01-26 22:49
坑神自己开创了学知味网校,和大叔一起。
谁知道开心鬼里面邓伯讲笑话那一段,叫什么名字?
1个回答2024-03-06 17:09
理想是她们唱的,是在邓伯被抬下去之前。之后是谭咏麟的夏日寒风。
邓龙光故居(云门祠)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5-18 03:11

邓龙光故居(云门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祠,座落于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镇白沙茅朗村,原是国民党35集团军司令邓龙光兄弟为祀奉其祖父邓云门所建,始建于1935年,至1936年春竣工。
1986年8月21日云门祠被茂南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县(区)级升睁文物保护单位(茂南府[1986]13号)。该祠堂座北向南,背靠梅江,面对彭村湖,水暗花明,景色秀丽。整座祠堂,包括围墙内的附属建筑、果园、花圃、人工湖、马房等,共计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
云如颂门祠主体部分设计新颖,造型典雅,是座古今建筑风格结合的三门一体四合院式建筑。祠面宽三间,正门楣上堆塑“云门祠”三字,笔法雄浑遒劲,门侧对联一副:“云际蟠龙见,门高驷马容”。这些字解放初期被铲掉。后进一列七间为钢筋水泥结构两层楼房,叫“禄位楼”。云门祠建成后,“禄位楼”的大厅内正中恭奉有邓龙光之祖父云门的灵位,在西侧后来恭奉有邓龙光二哥仁佰及其亲属方忠、兆军的灵位,解放后这些已被清除。楼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两层炮楼。东西廊屋和前进为砖木构筑的平房,互相连接,并与禄位楼东西两侧毗建。禄位楼是整座建筑物的中心,高踞于东西廊屋和前座之上。院内三面瓦房与楼台成一水平线。院子中央耸立两层八角亭1座,亭台上层与禄位楼正堂之间有一道天桥凌空飞架,把亭、楼连成一体。凉亭碧瓦飞檐,象一把绿色罗伞,在祠堂上空张开,显得格外醒目壮观。东西廊屋和前座瓦檐上均有阳台相互连接,与天桥、凉亭相通,构成一个倒写“凹”字回廊。登亭纵目,远近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该祠堂由本地建筑师邓桂记负责设计和施工,招收本地泥水工匠和民工建造,邓云门之子邓秀川负责总监管,打理材料,对外协调一切事项。整座建筑所用的材料,如水泥(即当时的红毛泥)、钢筋,均为英国产,从广州购入,水泥、钢筋从广州运至水东后,雇用当地壮年民工用牛车从水东拉回;而承托瓦面所用的木材,派出专门人员进驻信宜深山老林挑选裁定,从水路运至梅录再转至水东运回,所购的木材不论大小,均加工裁定为基本统一的规格,对于直径较大的木材,由木匠再加工,刨少裁至直径为25—30厘米统一规格,用作横梁使用,整座祠堂的屋顶,放眼望去,所有横梁的大小规格外径基本一致,屋顶瓦面重叠四层以上,确保坚固吵橡岁耐用。
云门祠的四周外墙,从基础底至窗底的高度均用6个红砖并排加宽加固,从窗底至屋顶则采用4个红砖并排砌造,由此可见整座祠堂用料之精良,结构的稳定和坚实是不容置疑的,而在“禄位楼”上方的所有横梁均用油漆处理加工过,至今色泽仍然保存较好。
云门祠建成后,邓龙光搜集购买了珍贵书籍《万有文库》存于祠内,该文库于1946年高州“秀川图书馆”建成后赠送给该馆。秀川图书馆位于高州市文明路,邓龙光倡议建造,并以其父亲秀川之名命名。建设资金由邓龙光投资外,还得到县城居民、教师、学生的资助。在90年代末期,该书因图书馆火灾而烧毁,今仅北京存有《万有文库》一套,极为珍贵。
云门祠在抗日战争时代,曾是爱国人士商议抗日救国的场所,在60年代初期,曾做过粮仓,举办忆苦思甜泥像展览;6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云门祠是白沙乡及附近子弟(包括高山、黄竹等)的读书圣地——白沙小学。
白沙村:白沙村
林伯渠的人物故居
1个回答2024-03-14 21:01

林伯渠故居坐落在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居民建筑。林伯渠同志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故居由于年久失修,仅存一道封火墙。
为纪念跨越二个世纪的革命家林伯渠诞辰100周年,临澧县委县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动工修复。故居座北朝南,为三进,每两进之间设一天井,有正房14间,杂室5间,建筑面积857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两侧封火墙造型,室内门、窗、壁、望板、地板均用木板拼合,并刷涂桐油成深褐色,后堂屋“九牧世家”之匾牌,高悬梁上。整个建筑古朴典雅,且“诗礼伴家”之气息浓厚。故居内开设六个陈列室、陈列林伯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图片、照片和文物资料。故居前有稻田,后有茶山,左晒场,右池塘,腰围约4米的千年古柏巍然屹立于前晒场中央,一派庄重肃穆的气象。

邓伯道弃子救侄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6-04 04:02
晋邓攸 ,字伯道, 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逃至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 邓伯道 无儿。

我不明白的是用担子挑着,一边一个不正好吗?为什么扔一个呢?

《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邓攸〉的记载就有点骇人听闻: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

TMD这可是正史啊!扔就扔吧还绑树上,丧心病狂啊!要是这是真的那就活该没有儿子了!
六如居士是谁?后山居士?柳泉居士?东坡居士是谁?
2个回答2023-01-08 10:52
香山居士——白居易
六如居士--明·唐寅
青莲居士——李白
后山居士——陈师道
易安居士——李清照
柳泉居士——蒲松龄
六一居士——欧阳修
东坡居士——苏东坡
青莲居士是谁,东坡居士是谁,六一居士是谁,淮海居士是谁,易安居士是谁,鹿门居士是谁,石湖居士是谁,
3个回答2023-02-13 11:10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鹿门居士——米芾(北宋书法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六如居士——唐寅(明画家、文学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青莲居士、香山居士、东坡居士、易安居士、柳泉居士、六一居士、随园居士是谁
5个回答2022-12-19 09:20
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柳泉居士-蒲松龄、六一居士-欧阳修、随园居士-袁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