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2个回答2022-12-22 01:31
(1)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如安静、舒适、固定,进餐的环境中不放玩具、装饰物以及电视机等与进餐无关的物品。

(2)出生后即开始逐渐培养宝宝按时哺喂的习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可以在4~6个月时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7~8个月开始添加颗粒状食物,质地由软变硬,大小由小变大。

(3)2岁以后应让宝宝学会自食。

(4)培养宝宝在进餐时学会等待,让宝宝能在餐桌前耐心地等待3~5 分钟。

(5)采取适宜的方法使宝宝能懂得并接受每一种食物都有着不同的美味和营养。

(6)家长应避免自己不良的喂养行为 、饮食习惯,如下意识的肢体动作或语言,这些都会对宝宝产生影响。

(7)餐前不为宝宝提供任何的零食及其他饮料。

(8)餐前避免过度兴奋、疲劳或剧烈运动。

(9)进餐时避免不良行为,如看电视、逗宝宝、玩玩具、说话或训斥、追喂等。

(10)餐后休息片刻,可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或短时间散步。
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1个回答2024-02-07 06:00
(1)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如安静、舒适、固定,进餐的环境中不放玩具、装饰物以及电视机等与进餐无关的物品。

(2)出生后即开始逐渐培养宝宝按时哺喂的习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可以在4~6个月时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7~8个月开始添加颗粒状食物,质地由软变硬,大小由小变大。

(3)2岁以后应让宝宝学会自食。

(4)培养宝宝在进餐时学会等待,让宝宝能在餐桌前耐心地等待3~5 分钟。

(5)采取适宜的方法使宝宝能懂得并接受每一种食物都有着不同的美味和营养。

(6)家长应避免自己不良的喂养行为 、饮食习惯,如下意识的肢体动作或语言,这些都会对宝宝产生影响。

(7)餐前不为宝宝提供任何的零食及其他饮料。

(8)餐前避免过度兴奋、疲劳或剧烈运动。

(9)进餐时避免不良行为,如看电视、逗宝宝、玩玩具、说话或训斥、追喂等。

(10)餐后休息片刻,可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或短时间散步。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个回答2024-03-08 01:07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要让他们自己吃饭!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1个回答2024-02-04 17:24
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应从培养进食技能开始,从泥糊状食物过渡到碎末状食物,可以帮助练习咀嚼功能,婴儿用手抓食物既可以增加其进食的兴趣,又有助于促进手眼协调能力。

1岁以后应该让孩子练习自己用餐具进餐,培养他的独立能力,促进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

2岁以后应该独立进食,家长的饮食行为对幼儿有较大的影响,避免强迫喂养和过度喂养,应该定时、定点、定量进餐,每次进餐时间为二十到三十分钟。

进食过程中,应该避免边吃边玩儿边看电视,不要边追逐边喂养,不要用奶瓶喝奶,应该预防挑食、偏食、拒食,家人围坐就餐是儿童学习自主进食的最佳方式,应为儿童提供轻松、愉悦、良好的进餐环境和气氛,不要在嘈杂的进餐环境中进餐,避免进餐时恐吓和训斥孩子。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个回答2024-02-22 02:41

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又提高了幼儿动手能力。

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就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老师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自由权还给幼儿,使每个幼儿自己去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创造,才能真正发展幼儿的自主自助能力,也只有这样,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扩展资料:

幼儿进餐前,首先要洗干净小手。洗手主要是让小朋友们掌握洗手的顺序和洗手后要保持手部的干净。

其次,加强幼儿就餐习惯的培养

就餐,不像洗手那么简单,存在的问题各种各样。我们得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幼儿,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持之以恒,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持之以恒,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

挑食的现象在班上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小班幼儿比较多,占班上人数的65%。而且,还有一个怪现象:有的家长会特意来对老师说我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吃,最喜欢吃什么等,他们已经成了孩子挑食吃饭的支持者了。

这个时候老师一方面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明白,孩子挑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孩子健康,请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来改变握纤孩子不良的饮段迟仿食习惯,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旦圆方法。

教师如何在进餐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1个回答2024-01-26 05:24

教师如何在进餐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如下:

幼儿进餐前,首先要洗干净小手。洗手主要是让小朋友们掌握洗手的顺序和洗手后要保持手部的干净。

其次,加强幼儿就餐习惯的培养

就餐,不像洗手那么简单,存在的问题各辩搜友种各样。我们得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幼儿,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持之以恒,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持之以恒,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

挑食的现象在班上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小班幼儿比较多,占班上人数的65%。而且,还有一个怪现象:有的家长会特意来对老师说我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吃,最喜欢吃什么等,他们已经成了孩子挑食吃饭的支持者了。

这个时候老师一方面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明白,孩子挑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孩子健康,请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来改变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拓展介绍

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就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携槐。老师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自由权还给幼儿,漏戚使每个幼儿自己去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创造,才能真正发展幼儿的自主自助能力,也只有这样,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8-11 12:03
不让叫婴幼儿挑食,每天三餐要准时吃饭,营养要全面。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
1个回答2024-01-06 10:42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目前超过九成的孩子存在着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的进餐习惯。所以,幼儿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进餐表现,采取不同的方法纠正幼儿不良的进餐行为,帮助每一个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调节平复幼儿的兴奋情绪首先,餐前要及时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可以进行一些安静活动,使幼儿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使幼儿腊亮形象地了解食物对人体身体健康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些儿歌,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一些用餐礼仪;也可以在餐前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介绍今天的食物,让幼儿带着愉悦、期待的心情去用餐。
(二)就餐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的情况。比如,利用幼儿爱模仿动画人物的特点,禅局运告诉他们哪种食物是哪个动画人物爱吃的,从而让幼儿爱吃这种食物。同时,对于挑贺梁食的儿童,可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吃青菜,开始可以少给他一点,以后逐渐增加,让他慢慢适应。当然老师也要有意识的把进餐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他们,当幼儿某些方面有了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引导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再次,进餐结束以后,老师要引导孩子将自己餐桌上、碗里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倒在指定地方,并把碗筷轻轻的放在固定地方,养成饭后漱口、用毛巾擦嘴的习惯。
(四)校园家庭教育相结合最后,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培养单靠在幼儿园的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园教育统一,才能收到效果。教师口头嘱咐或利用家长宣传栏向家长介绍了孩子在园进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偏食、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要求家长在家以身作则,谨言慎行,帮助幼儿改善不良的进餐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个回答2024-03-16 08:07
一、餐前活动的组织

1、餐前安静活动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餐前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一些安静活动,使幼儿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如欣赏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使小朋友懂得吃饭时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

就会造成桌面、地面、身上弄得不干净,教育幼儿吃饭时要专心。故事《小黄莺吃饭》使幼儿形象地理解不吃饭就没有力气了,飞也飞不动了,唱歌比蚊子还轻,多难为情呀,从而了解食物对人体的作用。以及通过一些儿歌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们一些用餐时的小礼仪。

也可在餐前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向孩子们介绍今天要吃的食物,并且介绍这些食物的对宝宝身体的益处,幼儿带着一个愉悦、期待的心情去用餐。

2、餐前洗手进餐前洗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儿歌“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并学习洗手的方法。在教幼儿洗手时,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我们特地在墙上张贴了一组洗手步骤图,并且在每张图片上配上了一些简短的字,将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几个步骤:卷衣袖,把手打湿,擦肥皂,搓洗手指、手心、手背,冲洗干净,甩掉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我们让孩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还将这些动作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卷起袖子再洗手,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两只手儿甩一甩,小手变得白又白。”在多次的反复练习中,幼儿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洗手的顺序及方法,养成了餐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进餐过程中的组织

1、宽松、愉快的用餐氛围创设一个干净、整洁的进餐环境,进餐时为幼儿播放轻音乐,使幼儿在优美轻松的音乐中安定、愉快的进餐。对进餐表现好的幼儿,教师用眼神投给他们赞许的目光,用亲切的摸头等形式表示赞扬,激励幼儿积极用餐。对进餐中有过失的幼儿一定要宽容,如有的孩子掉 饭菜、剩饭、不小心把饭倒在地上,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能训斥、命令、批评,而要采用亲切、关心的态度,宽容、谅解孩子。幼儿进餐是否有食欲与情绪好坏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在幼儿进餐前后不要批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

或做错了事,老师要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幼儿进餐的情绪。在进餐过程中,绝对不能让幼儿哭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能使幼儿身心愉悦放松,有利于增进幼儿食欲。

2、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的情况

餐前诱导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的特点,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在进餐前,教师有意识的吸吸鼻子,夸张的说:“哇,今天的菜好香啊,看还有木耳炒肉片呢,多香啊!营养很丰富,肯定好吃极了” 教师热情、亲切的语气引发了幼儿的食欲,这样,小朋友们也学着我的“馋”样,动手吃起饭来。班里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碰到吃蔬菜时,很多小朋友就皱起了眉头,挑着拣着就是不愿意吃,我就拿了一个玩偶“小白兔”来帮忙,以“小白兔”的语气说:哟,今天吃我最喜爱的青菜呀,我要吃,我要吃。孩子们一看,小兔要来抢他们的菜吃,一下子来劲了,都低下头吃起了青菜,吃得又快又香。对于小班的幼儿,老师利用夸张的动作,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幼儿进餐的欲望,效果很好。同时,我利用幼儿爱模仿动画人物的特点,告诉他们哪种食物是哪个动画人物爱吃的,从而让幼儿也爱上吃这种食物。如吃菠菜汤时,有的小朋友不爱吃菠菜,我就问了几个问题激励幼儿,我问“小朋友有没有看过《大力水手》的动画片啊?”小朋友都说看过,我再问“那么大力水手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呢?”许多小朋友马上说是菠菜,我说:“是啊,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会变的很神通,能完成很多本来做不了的事,吃了菠菜它能飞上天,还能变出宇宙飞船让小朋友到天上游玩呢„„”听了我这些话幼儿心已有所动了,我再说菠菜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幼儿时,幼儿已经等不及想吃了,这次的菠菜汤空前畅销。比如吃西红柿时我会说,这是天眼神牛最爱吃西红柿,吃了西红柿力气会变的很大,美人鱼最爱吃海带所以才长的这么漂亮”,我利用幼儿爱看动画片爱模仿动画人物的心理,激励幼儿吃各种食物,从而保证了幼儿食物有均衡的营养。

少盛多添、逐渐加量的方法:教师给幼儿盛饭时,有意不盛得太多太满,留一点菜和饭等到吃完时再添。因为一次性给幼儿盛太多的饭会让幼儿有恐惧感,面对太多、太满的饭菜会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产生畏难情绪。而且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所以我在给幼儿盛饭时,有意不盛得太多太满,鼓励幼儿吃完再添。

这样既不减少饭量又不会使孩子对吃饭有畏惧感。有些幼儿挑食,如果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对这类幼儿可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有的幼儿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少给他盛点,以后逐渐增加,让他慢慢的逐渐适应,教师及时鼓励:真棒!再盛点吧!今天,

你学会吃胡萝卜了,真了不起。在老师的反复鼓励下,激起幼儿的食欲,帮助孩子逐渐改掉挑食的毛病。

座位安排法: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同伴的榜样能引起幼儿注意,更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进餐时,老师应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对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饭,不掉饭粒,细嚼慢咽的幼儿当作典型榜样,去教育其他幼儿,让他们主动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的把进餐表现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他们,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好朋友吃得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表扬、奖励法:表扬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认同,当幼儿的某些方面有了进步的时候,教师给 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使之已有的一些良好习惯、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进餐的过程中,对于幼儿的好的行为,哪怕是一点点进步,

教师都给予鼓励,如奖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或是一个微笑、拥抱等精神奖励,都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良好行为的巩固。对此,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进餐习惯也明显进步了。

三、餐后活动组织

引导孩子吃完后将自己餐桌上、碗里的事物残渣清理干净,倒在指定的地方, 并把碗轻轻地放放在固定的地方,养成饭后漱口、用毛巾擦嘴的习惯,告诉幼儿餐后漱口、擦嘴不仅能使幼儿的牙齿得到保护,而且也会养成整洁、干净的好习惯。我利用儿歌教幼儿正确漱

口的方法:喝口水,转三转,吐出来,牙齿好。洗脸时让孩子摊开两只小手放上毛巾,边擦边念儿歌:这边擦擦,那边擦擦,嘴巴擦擦,鼻子擦擦,眼睛擦擦,虽然他们的动作还不是那么的协调,但都能饶有兴趣地完成整个洗脸过程,良好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由于个体差异,幼儿的进餐速度有快有慢,于是我就组织先吃完饭的孩子看一会图画书,或者给他们讲一会故事。等孩子们全部吃完后,我就带他们做一些安静的活动,比如:拍拍手、听听优美的音乐、或者做一些手指游戏、智力游戏等。

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单靠在幼儿园的培养是不够,还需要家园的一致性,统一行动,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家长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幼儿进餐习惯的建立,我们利用家长宣传栏向家长介绍了孩子在园进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偏食、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并经常与个别进餐习惯差的幼儿家长交流寻找原因取得共识,寻求解决方法。要求家长在家以身作则,谨言慎行,帮助幼儿改善不良的进餐习惯。教师及时把幼儿在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请家长也将幼儿在家情况如实转告老师,这样双方配合积极施教,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想我们的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并茁壮成长。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
2个回答2022-12-22 01:31
我觉得幼儿的就餐习惯也是平时养成的。首先在每日三餐前必须做的是饭前洗手,讲究卫生少得疾病。因为是病从口入。其次就是就餐时不要讲话,不要笑免得食物进入气管,发生意外。再次就是幼儿用餐时不要走着吃饭。要坐在饭桌前吃饱在走,避免冷风进胃里,引起腹痛。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