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禅师广录有声书

百丈怀海禅师 “百丈怀海" 是禅师的名字吗?
2个回答2022-04-05 14:06
是的。

【百丈】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也。师始创禅门之规式,所谓百丈清规是也。见传灯录六,会元三

【怀海】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之仪式。称为百丈清规,为一宗之洪范。元和九年寂,寿九十五。见宋高僧传四十,传灯录六
唐·百丈怀海禅师《坐禅仪》
1个回答2024-02-13 15:30
唐·百丈怀海禅师《坐禅仪》

“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放舍诸缘,休息万念。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调其睡眠。于闲静处,厚敷坐物。结跏趺坐,或半跏趺。以左掌安右掌上,两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令耳与肩对,歼高鼻与脐对,舌拄上颚。唇齿相著,目须微开,免致昏睡。若得禅定,其力最胜。古习定高僧,坐常开目。法云圆通禅息呵人闭目坐禅谓黑山鬼窟,有深氏伍尺旨矣。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常觉不昧。不昏不散,万年一念,非断非常,此坐禅之要术也。坐禅乃安乐法门,而人多致疾者,盖不得其要,得其要,则自然四大轻安,精神爽利,法味资神。寂而常照,寤寐一致,生死一如。但办肯心,必不相赚橘芹。然恐道高魔盛,逆顺万端。若能正念现前,一切不能留碍。如《楞伽经》、天台《止观》、圭峰《修证仪》,具明魔事,皆自心生非由外有。定慧力胜,魔障自消矣。若欲出定,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不得卒暴。出定之后,常作方便,护持定力。诸修行中,禅定为最。若不安禅静虑,三界流转,触境茫然。所以道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定水澄清,心珠自现。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法华经》云:‘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是知超凡超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一生取办尚恐蹉跎,况乃迁延,将何敌业。幸诸禅友,三复斯文。自利利他,同成正觉。”
百丈禅师是什么人?
2个回答2022-04-05 05:58
我还以为是非尔.杰克迅
百丈禅师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2-09 11:09

在《无门关》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与怀海相关的“野狐禅”典故。怀海每次在堂上说法的时候,常常有一个老人跟随大众一起听讲。有一天说法完毕后,老人却留下来没有离开。怀海便问他:“你是什么人,想做什么?”
老人回答说:“实不相瞒,我不是旦搏人。在以前迦叶佛时代,本在此山修行,因为有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为此一语,便做了500年的野狐精,没法解脱,请和尚慈悲为我开示,让我解脱狐狸身之苦。”
怀海说:“你把学人问你的问题,现在重新再问我一次吧。”
老人便道:“请问和尚,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怀海当即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当即大悟,便向怀海礼拜叩谢说:今承蒙和尚开示,令我超脱狐身。我就住在后山岩下,祈请和尚慈悲,以出家众的礼仪为我埋葬。
第二天,怀海带领寺中僧众,在后山石岩下,找到了一头死狐,于是便将其火葬。 怀海的生卒年有两种说法,一是唐陈翊在《唐洪州伏旁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中所说,生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卒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寿六十六岁。传统上普遍接受的另一说法缺迟橡则是来自宋《高僧传》,他生于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卒于元和九年(公元 814年),寿九十五岁。因为陈翊为怀海同时代的人,因此应以陈翊说为正。

敕修百丈清规的百丈禅师
1个回答2022-12-16 09:02

百丈禅师生于唐玄宗九年,寿九十五岁,至宪宗元和九年正月归寂。所著《清规》,首章即祝厘,次章即报恩,又次章即报本。此种极严重之佛事,若无佛殿,向何处举行乎?
自百丈寂后,历二百余年,至宋真宗景德元年,杨亿为《清规》作序。有“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者,表佛祖亲嘱受、当代为尊也”,窃疑乃“前立佛殿,后树法堂”,正合“佛祖亲嘱受”之意,而近千年来无人改正。今弘储禅师亦据此为论断,不禁痛心疾首。禅寺无佛殿,将绝无佛耶?抑傍边小屋供佛耶?奉旨祝厘于偏傍小屋,不唯轻佛,其轻君也大矣!以此一事,知此“不”字、“唯”字乃“前”字、“后”字之讹。扬州所刻《清规证义》,已令改正。
今避难,寓灵岩,见所录储公所作《宝王殿记》,深恐“以讹传讹,将人天师表之百丈竟以魔外之行为诬之”,因略为辩论,以期后之来哲各各尊佛尊祖,以维持法道于无既也。知我罪我,所不计焉。

百丈禅师度野狐
1个回答2023-12-05 01:17
百丈禅师上堂说法时,总有一名老人跟着大众进入法堂听讲。

有一天,大众散去了以后,这名老人逗留着不肯离去。

百丈禅师问他:「你是什么人?」

老人回答:「过去迦叶佛时,我曾经住在这山里,有人问我:『大修行人落因果否?』

我回答他:『不落因果』

从这以后,我五百世都堕入野狐身。现在请和尚告诉我应该如何回答!」

百丈禅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大师说:「不昧因果。」

老人听了以后马上开悟,便向大师礼拜说:「我可以脱离野狐狸的身体了,我住在山的那头,请您按照亡僧的仪式埋葬我。」

尔后,果然在后山的洞中,找到野狐狸的尸体。
广东人的口口头禅
1个回答2023-10-19 19:38
好多哦.例如:扑街
一禅一世的经典语录?
1个回答2024-04-15 00:37

1、累眼看世界,人累心也累;笑眼看世界,人笑心也笑;一切由心生,一切由心灭。2、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只为自己当下的那一刻负责,每时每刻都是当下!3、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4、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5、淡然的人,善待生命,沉稳而不缺少热情;淡然的人,处事不惊,安详而不缺乏快意。

一行禅师经典语录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0 01:59

一行禅师经典语录有如下:

1、我们娴熟于为生活作准备,却并不擅长于生活。

2、如果我们不是以全然的自我存在,并真实处于当下的话,我们就会错失一切。

3、生命的意义就在每个当下,每个呼吸,和每一步脚下的路。

4、对见解的执著,是精神之道上的最大障碍。

5、当波浪意识到自己是水,生死便不再是伤害。

6、很多人常常抱怨工作辛苦、事业不顺,甚至讨厌上班。其实,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恰好是自我修行的最好机会。 办公室就是修行的最好场所,工作中事事都是修行。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遇见什么样的人,一切都是在训练你的心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