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意识演讲

为什么要有规则意识
4个回答2023-06-26 01:06
因为在工作中 处理人际关系中我们要遵守潜规则和明规则 所以或多或少有规则意识的话 你会比较顺利
如何让孩子有规则意识
1个回答2024-02-07 04:44
一、在日常生活中定规则 首先家长本身要有规则,再给孩子定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等方面的基本规则,家长要有帮孩子定规则的意识,比如说,早晨要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与人交往时主动打招呼等。大班孩子面临升入小学,到学校后要遵守纪律。纪律是什么?在家庭中就是一些小的规则,给孩子定规则,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 二、规则表述要清楚明确,易于理解 比如当你发现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时,你不应该对孩子说:“你快点吃!”因为你要求他“快点吃”,他会理解为“加快速度,狼吞虎咽地吃”,而不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是让他吃饭要细嚼慢咽,不做别的事情。 三、以积极的方式对孩子提出规则 家长要积极正面的影响孩子。比如,家长告诉孩子吃饭时要一心一意地吃,不要带着情绪说反话。倘若家长说反话,告诉孩子“你就慢慢吃吧!”有些孩子就当真慢慢吃,并且振振有词地说,“不是你让我慢慢吃吗?”其实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听懂反话,但他就和家长对着干,所以,家长最好用积极肯定的方式、愉快的方式向孩子提出要求。 四、让孩子参与定规则 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参与定规则。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出门,让孩子当导游,领着家长过马路,启发孩子说出:红绿灯要遵守,要走斑马线。让孩子身体力行,他接受起来会很容易。这样,让孩子觉得这个要求不仅在要求自己,也在要求别人,孩子还会有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 五、对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及时进行鼓励 当孩子做得很好时,家长应给孩子表扬或鼓励,这种表扬或鼓励不一定是买玩具或零食,可以是一个拥抱或口头上的鼓励,都会使孩子非常愉快,关键是家长的态度,及时的鼓励可以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六、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要时时、处处、事事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年幼的孩子最擅长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模仿,比如说,家长要求孩子不能玩电脑游戏,而家长自己却痴迷网络,这样就会影响孩子,所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比如,看完书后放回原处,见到客人主动打招呼等。这些细小的行为都会对孩子良好规则意识的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七、规则意识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孩子终归是孩子,规则的意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孩子有点反复也是正常的,但家长的要求要始终如一。比如,定在每天6点起床,家长就必须6点起床,每天都这样做,这对孩子是一种带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管规则怎么合理,讲得怎么细,如果不能坚持的话,所有的一切都是零。在这里给家长朋友提个醒,当我们决定做这样的事情,孩子也愿意做这样的事情,那么,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持之以恒。
儿童规则意识的特点
1个回答2024-02-18 10:14
从李迅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这种意识指孩子能够理解明白,同时也能表达出来,且行动上也会去遵守规则。

我们也看到部分家长会给孩子讲一些大人世界里所遵守的这种道德价值观,但是孩子往往并不能理解,因为孩子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去体验之后才逐渐明白的。

他没有经历过,没有接触过,没有很弊氏多的亲身体验,他对大道理是不懂的。所以我们经常建议家长,尤其是幼儿园时期的家长,在孩子规则培养方面不要太过于强调给孩子讲大道理和人生哲理。

以儿童平行的视角交流租扰散,是一切沟通的前提与基础。
幼儿规则意识
1个回答2023-11-13 01:41

从心理学上来解释,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这种意识指孩子能够理解明白,同时也能表达出来,且行动上也会去遵守规则。

遵守规则

规则会使人形成一种程序规范的自我意识,以及主动遵守规则自我约束的意识。对于幼儿来说,还尚在一个雏形的阶段。规则意识是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逐渐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行为模式。对于幼儿来说,在家里和在幼儿园是不同的。在家里面需要逐渐培养起规律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和家人良好的互动模式等等。进入幼儿园之后,就需要逐渐学会遵守幼儿园的各项的规定规则。同时也要学会和同伴相处的各种规则,例如游戏的规则、同伴相处的规则、集体活动的规则等等。

学校学习

什么是规则意识,如何加强规则意识培养?
1个回答2022-06-12 18:37
也就是自己做人的原则`
幼儿规则意识
1个回答2024-01-24 15:35

从心理学上来解释,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这种意识指孩子能够理解明白,同时也能表达出来,且行动上也会去遵守规则。

规则会使人形成一种程序规范的自我意识,以及主动遵守规则自我约束的意识。对于幼儿来说,还尚在一个雏形的阶段。规则意识是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逐渐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行为模式。对于幼儿来说,在家里和在幼儿园是不同的。在家里面需要逐渐培养起规律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和家人良好的互动模式等等。进入幼儿园之后,就需要逐渐学会遵守幼儿园的各项的规定规则。同时也要学会和同伴相处的各种规则,例如游戏的规则、同伴相处的规则、集体活动的规则等等。

大学生的规矩意识
1个回答2024-02-20 04:14
“规矩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部分,是个人成功、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本保障。
规矩意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
在现代社会中,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专业素质的人才是新时代对大学生群体的具体要求。规矩意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一些极端的思想,进而实施相应偏激的行为,而规矩则有利于约束大学生的不良思想与行为。规矩维护的是集体利益,约束的是个人不良的习气与行为。只有及时警醒纠正背离规矩的思想和行为,规约着大学生整体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不断完善道德品质建设和专业素质培养,才能保障他们在自由发展的空间里成长成才。
目前大学生规矩意识缺失表现为:
1、规矩意识缺失表现为对合理规矩的“熟视无睹”。对一些日常规矩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认为自己是自由洒脱。
2、规矩标准不一表现为在规矩面前的“疏离异化”。当规矩落到自己身上时,宽要求,对社会、对他人要求是就要按规矩。所谓“待己宽、待人严”。
3、规矩极端对立表现为规矩面前的“逆反拒斥”。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大学生更追求个性,个性特征有利于创新创造能力发展,极端个性过分强调自我会导致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冲突,乃至对规矩的不以为然,甚至破坏。
对大学生规矩意识教育应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因人而异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知识
1个回答2024-02-12 09:4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二年级表内乘法基础上的。鉴于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特点,我对本课做出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环节旨在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反馈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分为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旨在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畅谈收获,关注情感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兴福镇中心小学属于镇级小学,与本镇其他小学相比较,教学设施较先进,做到了微机终端进教室,学生自一年级开设微机课。学校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可随时借阅、查询资料。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为来我镇打工者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为初中文化水平,家庭教育状况不是很理想。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来源于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己查询等),至今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并且已经初步具备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倾听意识不强,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师: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N”来表示数量,说成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评析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兴趣高涨,初步感受到规律的存在。)



(二)自主探索

1.第一组算式:5×1,5×10,50×10

(1)课件出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计算这些算式的得数。

(学生动手计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2)汇报交流

生1:我们组发现了算式的变化,从5×1到5×10,乘数1扩大了10倍,再到50×10,乘数5和1都扩大了10倍。

生2:我们组发现计算结果,由5到50到500都是扩大10倍。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计算50×10的吗?

生3:我这样想的,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上知道它就是500。

生4:我是这样想的,50×10=50×2×5=500。

生5:我用5×1=5,然后再把省略的0写上就等于500。

生6:老师,我发现了很重要的问题:5×1=5,5×10=50,乘数1扩大10倍,5没有变,它们的积也扩大了10倍;50×10,乘数10没有变化,5扩大10倍,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生7:我补充一点,用5×1和50×10比较,乘数5和1都扩大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100倍。

师: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第二组算式:3×2,3×20,30×20

(1)课件出示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2)汇报交流

生1:我们组发现了算式的变化,从3×2到3×20,乘数2扩大了10倍,再到30×20,乘数3和2都扩大了10倍。

生2:我们组发现计算结果,由6到60到600都是扩大10倍。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计算30×20的吗?

生3:我这样想的,30×20表示30个20相加,从数位表上知道它就是600。

生4:我用3×2=6,然后再把省略的0写上就等于600。

生5:老师,我发现了很重要的问题,3×2=6,3×20=60,乘数2扩大10倍,3没有变,它们的积也扩大了10倍;30×20,乘数20没有变化,3扩大10倍,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生6:我补充一点,用3×2和30×20比较,乘数3和2都扩大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100倍。

师: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3.第三组算式:12×4,12×40,120×40

(1)课件出示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2)汇报交流

生1:我们组发现了算式的变化,从12×4到12×40,乘数4扩大了10倍,再到120×40,乘数12和4都扩大了10倍。

生2:我们组发现计算结果,由48到480到4800都是扩大10倍。

生3:我们组发现了,12×4=48,12×40=480,乘数4扩大10倍,12没有变,它们的积也扩大了10倍;120×40,乘数40没有变化,12扩大10倍,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用12×4和120×40比较,乘数12和4都扩大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100倍。

师: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们在计算这三个算式的时候,都是这样想的吗?真了不起!

4.探索规律

师:现在我们把三组算式都计算完成,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三组算式,找一找在计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然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观察算式,交流规律,然后汇报。)

生1:我们组找到的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如12×4和12×40,12没变,4扩大10倍,积由48变成480扩大10倍。

生2:我们组找到的是:两个乘数同时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如5×1和50×10,5和1同时扩大10倍,积由5变成500扩大100倍。

师:你同意他们的发现吗?有了这么好的发现,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规律进行计算了。你们真了不起,为我们的发现鼓掌庆贺一下吧。



(三)巩固反馈

1.基础性练习

(1)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试一试第2题。

(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教师出示算式,学生抢答说出得数,以此巩固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

2.提高性练习:练一练第2题

(巩固所找的规律,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总结

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2.“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

3.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交流,让学生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三组算式的处理上,形式单一,创造性不够。如何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借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环境宽松、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乐学、敢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为各层次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自己、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3.营造合作、交流、探究的氛围。教师自始至终给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氛围:独立计算――自由观察――小组合作交流――集体探究规律,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尽情地发挥,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让思维得到充分地锻炼。
规则意识对幼儿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4-03-11 22:38
规则意识对幼儿非常重要,因为规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方面的要求,规范,让幼儿懂得按规则办事,非常重要,要养成他们重视规则,遵守规则的习惯
如何提高安规知识
1个回答2023-04-24 04:30
找书来学不就提高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