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演讲人生的意义视频

罗永浩打脸视频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1-30 17:29
微电影《小马》。,
罗永浩有哪些精彩视频?
1个回答2022-10-13 11:13
罗永浩大部分人都喜欢叫他老罗或者是罗胖子,罗永浩高中没有读完半路就辍学了,曾经他做过小生意,倒卖过汽车等等,后来他为了听懂英语歌曲她开始自学英语,他对自己说这叫自我教育,后来有朋友说你英语这么好为什么不去新东方教书呢,听到朋友的建议,他开始搜集关于新东方的资料,而且他写给了俞敏洪一封求职信,他告诉俞敏洪他只有高中学历,俞敏洪对老罗的回复只有几个字,你来试试吧,后来老罗如愿以偿的来到了新东方,成为了一个英语老师。
看视频《罗永浩专访罗翔》后
1个回答2023-11-24 23:23
视频伊始,罗永浩和罗翔边走边聊,突然后面传来喊声:罗老师给签个名吧。两人停下脚步,拿出笔,互相谦让。姑娘跑上前,问:谁是罗振宇?两人尴尬摇头,罗永浩拿出一贯的口吻:走走走,太讨厌了。

一段小视频,把三个网红老罗绑在一起“嘲弄”了一番,我看得乐不可支。

认识罗永浩,始于他创立的牛博网,当时牛博网确实牛气哄哄,聚集了梁文道、韩寒、连岳、柴静等名家名嘴,提供了各种风格的独特文章,网站人气一度飙升,我偶尔上去观摩他们“吵架”。

后来看着老罗跟北京文化圈的老男人们吃饭侃大山,看着他创办英语培训学校,看着他的锤子手机上市,看着他当网红直播带货三年还债6个亿,听说最近又跟“元宇宙”扯上了关系。

我从不掩饰对罗永浩的喜欢和欣赏,他的聪明和有趣,还有在诙谐幽默中透出的憨厚,对我有着天然的魔力。 受我影响,这些年,老公和孩子也都会跟着一起看他的每一场演讲。

“情怀”和“担当”这两个词,是他这些年一直在践行的,也慢慢渗透给了我。他可以为了情怀而不惜代价地闯进自己喜欢的行业,也可以为担当而在负债累累时拒绝破产。他成功时自得过,失败时也想过死,他的前半生活成了一部传奇。虽然有人嘲笑他的无知和痴傻,但他能这么酣畅淋漓地活一次,死而无憾。

罗翔老师火了很久,我才从脱口秀知道他,当时就被他的学识和他对社会对底层人民的悲悯打动,今天再看这个视频,完全被圈粉。

罗老师在访谈中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能直击我内心。

他说,读书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一个重要手段 。他喜欢看文学书,因为文学作品设计的虚拟人物,在我们想不到的人生情境中展开,可以穷尽我们人生的思考。他也喜欢看伟大的思想家的著作,来提高他思想的厚度。

在大众的认知中,刑法学跟普通老百姓的关系看起来有点遥远,当罗永浩问他 教刑法学为何还能走红 时,罗翔老师说,刑法是最能承载法律所要追求的公平和正义的,而每一个民众心中,都有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

很多时候,公平和正义就像种子一样,埋在我们心中,它可能是人类的一种原初设置,当你的讲课,激发了民众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这个种子可能就会爆炸,知识就由此传开,他就会觉得知识很有趣,跟他是有关系的,满足了他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

罗翔说, 人接触黑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更加渴望光明,一种是被黑暗同化 ,就像顾城写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当你选择光明时,也一定会碰到一些怀疑,觉得这个世界可能没有光明,黑暗可能就是人生常态,这时,就需要一种坚守。

接触那么多黑暗的案件,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会反思自己。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张三,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很多罪恶的事情可能我们不会做,但我们会不会想呢?可能只是心动没有行动,于是这些案件就会让你去反思自己的内心,你的内心能不能设一个道德阀,能够把这下阴暗的想法给锁住,不会变成实际活。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的这些训练,一方面真正让我去渴望光明,另一方面也让我去反思自己,所以可能对人对事就没那么尖锐,可能会以更宽容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人和事。毕竟,一个指头指着别人时,四个指头指向自己。

罗翔老师认为,他的宽容不是本性,是靠训练,人在朝光明面爬升的时候,在很多别人看来是一种虚伪,但也唯有人虚伪,动物不会虚伪,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能这些黑暗的事情,第一更让他渴望光明,第二让他认识自己内心。

对社会恶劣案件,怎么看待大众的愤怒? 他个人觉得民众的愤怒是合理的,因为民众没有愤怒的话,那么正义就缺乏基本的群众基础,但民众的愤怒有时候要注意,它可能会想决堤的洪水一样,所以有时候法律就可能像那个堤坝,它把愤怒安置在堤坝之内,让愤怒不至于溢过堤坝去造成新的灾害。

刑法之所以称之为刑法,首先它有一个刑叫刑罚,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一方面要惩罚犯罪,另一方面,要约束惩罚犯罪的权力本身,任何权力不加限制的话,就有可能被异化。

民众的愤怒情感是正义的,我们需要这种正义感,它为刑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源泉。但另一方面,这种所谓的愤怒也要注意被规范化,你不能够越过法律去行私刑,所以,它可能是就是一种平衡。法律要听从民众的声音,但不能超越民众的偏见。

针对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这个话题,罗翔老师认为这个世界是有正义的,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正义,他所学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朴素的情感也告诉人们,当你认为一个事情不正义,那一定有与此相对应的正义这个概念,否则你说一个事情不正义是毫无意义的,你的愤怒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非常认同柏拉图关于正义的理解,早在人类2000多年前,就有过关于正义的讨论,无非就三种观点:一种有,一种无(强权即正义),还有折中的怀疑论。确认世界上有正义,是法律存在的前提。

那如何来追求正义? 他说,这其实就是法律的现实主义的一个考量,就像:世界上有没有圆?

世界上一定有圆这个概念,但是人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所以正义可能就像一个理念上的圆一样,人永远朝着正义去迈进,法律朝着正义去前进,但是法律在现实中是一个有瑕疵的正义。有瑕疵的正义,不代表不是正义。

刑法规定了如何去追求正义的程序,换言之,法律是追求秩序的。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很多时候维护秩序的力量本身,会成为秩序的破坏者,认为放纵自己正义的情绪,像那种侠客精神,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很爽。但这种维护正义的方式,可能最终会突破正义。在法律中,一定要接受的是一种有瑕疵的正义,这是我们人类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这也就是法律为什么强调程序正义的原因,你必须按照程序去追寻正义,不能向往着你内心的正义。毕竟,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所以,迟到的正义,总比没有等到正义要好那么一点点。

法律上有很多很多内在的哲学 ,支撑了这样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但这些哲学在它下面,可能又是互相冲突的。

他说,法律的训练,更多的让他向狐狸学习,而不是向刺猬学习。古希腊诗人曾写过一个著名的诗句:刺猬以一事观天下,狐狸观天下事。狐狸是那种多元主义,刺猬是一元主义。

法律的训练让他能够更多元地拥抱多元主义,让他始终知道,这个世界是许许多多的利益的一个杂糅,很多时候它不是善恶的对决,很多时候是善与善的对决,都是美好的价值,但这些美好的价值之间是有冲突的,如何在这些互相冲突的价值中寻找一种折中,有的时候要拥有一种多元主义的智慧。

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法制精神还确实有待不断发展,因为 法制强调两点,一是良法而治,二是普遍遵守 。

良法而治,就是法律本身是良善的。但很多人没有这个基本的共识,认为法律就是一种工具,法律为什么要追求良善呢?

普遍遵守方面,很多人的观念是你要去遵守规则,我不用遵守。

如果每一个真正认同法法治理念的人,能够真正做到内心有正义,而且自己愿意受到规则的约束,尤其是当自己拥有了一些权力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做一种法治之光的传承,光具有汇聚性作用,如果大家都是一盏光,抱在一起光就照耀的更多了。

在政法大学两年一度的 “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大老师“ 盛典上,给罗翔的颁奖词是:兼具法律人的理智和社会人的温度,师者善诱循循,坚持做法治之光。

2020年,当网课使罗翔成为最出圈的法考老师,当命运之神将他推向了更大的舞台,“最受本科生欢迎”这个称号,依然是罗翔自己最看重的。

罗翔的独特之处在于,他除了案例还会讲哲学讲文学,讲正义的起源,讲刑法与道德的关系。 他甚至在课堂上张嘴来一段诗歌,讲起古代劫富济贫、盗亦有道的侠客,他背一遍李白的《侠客行》。

他会在法考课上说,“不要在自己的人生上附着不着边际的价值”,他在为别人答疑解惑时,会随口说:你去翻《圣经诗84:6》,那是我对你说的话。

他把自己藏在刑法理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中,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古老先贤智慧的传声筒”他不需要进行什么新鲜的表演,只要把先哲的智慧传承下去,就算完成使命。

正是这些,构成了罗翔的迷人之处,使他成为今天的罗翔。

不管外界有多少反对和诋毁的声音,罗翔改变了我对法学的认知,它不再是枯燥的,它可以跟哲学跟宗教跟文学一样充满魅力;罗翔也改变了我对法学老师的认知,原来他可以不是刻板的无趣的,可以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在人身上留有印记。从罗翔老师身上,我看到哲学的无处不在,看到读书的重要和可贵。

这段视频,教给我太多。
和老罗(罗永浩)一样的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8 19:42
你可于去搜搜韩寒、愤青教授郑强。一个个都很有思想
罗永浩老婆是谁 罗振宇和罗永浩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1-28 05:05
罗永浩的老婆叫柴静,天津电视台的。
他俩都姓罗,都是生意圈里的人,算是朋友。
罗振宇安徽人,罗永浩吉林人。
罗永浩是谁
3个回答2023-04-25 13:07
锤子科技的ceo
罗永浩有没有小孩
1个回答2024-01-29 11:40
2014最新演讲谈到一个父亲的骄傲的时候说,我没有孩子但是如果我以后有了孩子他感到寂寞的话我会再生一个,你可以去听听。
罗永浩的英语是自学的吗
1个回答2024-01-27 00:40

罗永浩,男,吉林省延吉市人。高二时因个性突出,主动退学。退学后依然坚持自学,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功底。2001年自荐于新东方学校任教,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授课风格,迅速成为新东方极具传奇性的品牌教师之一。
罗永浩的经历,无论如何与英语无关,他的学历能证明,他压根儿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

罗永浩为什么能当老师
1个回答2024-01-18 11:21
那是去新东方当老师,只是个培训机构,尽管老罗高二毕业,他是受过英语培训的,《秋菊男的故事》里有讲,后来他到了北京先是上新东方的培训班,考了几次GRE后,带着两万多字的简历找到了老俞,试讲了几次后就成了新东方最牛逼的老师。新东方只是个个体户,虽然现在都在美国上市了,没那么多要求,只要课讲得好谁都可以上,不是国家公办的学校,不是那个周思成大二的时候就去新东方讲课去了。
罗永浩最出名的演讲
1个回答2024-01-23 06:05

罗永浩已经把他的演讲成功的变成了一次次重大媒体事件,每一次公开演讲,都是一堂案例级课程,值得每一位学习演讲与口才的朋友学习。

下面,我将从老罗在锤子手机发布会上的演讲,给大家分析老罗的演讲套路。

句式一

“大家知道,这么大的场馆出现小意外是很正常的,但是录播的时候剪掉,就假装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一样,然后我们接着开始。”——这是发布会现场出现小意外后,罗永浩化解尴尬的常用句式。

首先这是一个很牛掰的句式,用“大家知道”开头,有两个效果


壹   先假定观众都能理解,然后我再挑明,这样人们都不会再去纠结这个事了。

贰   让自己说起话来很放松,没有什么压力。他的心理可能是这样的:

“这样的意外是个事,但肯定不是他妈的很大的事,解释一下就行了。”

句式二

“因为以前的愚蠢和无知,说了很多不符合企业家身份的话,结果给我的团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我在这里道歉。做错了就得他妈的敢于道歉,这才是企业家精神,是吧。”

前面是自嘲的句式,用起来有很大的学问,最核心的两点是:

壹   认为自己真的是错了,比如无知和愚蠢。

贰   在自嘲的时候这种感觉是没有了的,这样才能像嘲讽别人那样轻松。

后面是自吹的句式,并不适合于大多数人,因为但凡某人自吹,会本能的引起别人的反感。但是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样的人,做出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讲并不出格,反而是种标志。

以上内容参考自:板栗讲口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