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承蜩

佝偻者承蜩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26 00:23
凡事只要专碧雀枯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岁尺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悔洞就,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
佝偻承蜩
1个回答2023-12-19 08:02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心无旁骛的认真做个一年半载,把别的诱惑、爱好暂时收敛和压抑一下,养成不被外界打扰的习惯,专注的去做一件事,那肯定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的。佝偻老人的体质没有办法和一般人相比,但是他在捕蝉这件事情上却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主要原因就是专一和刻苦。

佝偻者承蜩讲的是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1-23 15:51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出自《庄子·达生》。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财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着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倾喟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喟乎!”
  解释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位驼背的老人用竿子粘蝉,粘起来就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
  孔子邓:“先生你是有技巧呢,还是这里面也有道?”

  老人回答说:“我是有道啊。我经过五六个月的训练,在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在去贴蝉,那么跑掉的就很少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然后在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在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我立定身子就像木桩那样,我用手臂执竿一动不动,就像枯槁的树枝。虽然天地那么广大,万物众多,但我心中却只注意着蝉翼,我心无杂念,不去左顾右盼,不因纷杂万物而分散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会得不到呢?”

  孔子回过头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这不就是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吗!”
古文翻译:佝偻承蜩
1个回答2024-02-10 01:29

佝偻承蜩:比喻做事情专心,全神贯注,方能成功。

佝偻承蜩,读音:【gōu lóu chéng tiáo】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故事: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佝偻者承蜩 (现代译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2-23 00:59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1),犹掇之也(2)。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3);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4);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5)。吾不反不侧(6),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古文翻译:佝偻承蜩
1个回答2024-02-27 00:48
【原文】

(选自《庄子·达生》)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gōu lóu)者承蜩(tiáo,蝉),犹掇(duó,拾取)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ī zhū,都是古代的极小重量单位,表示很少);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jué,失去知觉)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译文】
孔子前往楚国,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练习了五六个月。在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很多, 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注意力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注释】
1.佝偻:脊背向前弯曲。“佝偻者”即驼背的人。
2·承:(用长竿)取物。
3· 蜩:蝉
4.出:经过,取道
5. 锱铢:锱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这里比喻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可能。
6.厥:通“橛”,断掉的树木。
7.株枸:断残的树桩
8.凝:精力专注或注意力集中
9吾;我
10:邪(yé):疑问语,“吗”“呢”
11:执:举
“佝偻者承蜩”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1 12:53
佝偻者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1),犹掇之也(2)。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3);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4);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5)。吾不反不侧(6),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读 音 chū shén rù huà







释 义 神:神妙。化:化境。1、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出 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文艺或技艺高超。

辨 析 “出神入化”和“炉火纯青”。两者都指达到很高的境界,但适用范围不同。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炉火纯青也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示 例 1、不知道这位老画师是观察了多少的活虾,才能够画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秦牧《虾趣》)

2、这支曲子演奏得出神入化,听众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3、诸葛亮的兵法用的真是出神入化

近义词 炉火纯青

反义词 平淡无奇

灯 谜 纸船明烛照天烧

故 事 张君瑞与崔莺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强人孙飞虎来围攻普救寺抢莺莺为妻。崔夫人答应将莺莺许给退贼有功之人。张君瑞请故人杜确解了普救寺之围。崔夫人备酒致谢,叫红娘请张君瑞。(金圣叹评论王实甫描写张君瑞的心情是出神入化之笔)
佝偻者承蜩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4 21:02
  就是“驼背老人在捕蝉”的意思,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出自《庄子》.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 :“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蹶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 :“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译文:
  孔子往楚国去,从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老人在捕蝉,就象抬取一般熟练.孔子说:“老先生真是灵巧啊,有什么妙法吗?”回答说:“我是有妙法的.技艺练到五六个月时间,在竿头上累二个小丸,可以持竿而不使坠地,这时去捕蝉,逃掉的就很少了;在竿头累三丸而能不坠,则逃掉的蝉只有十分之一;在竿头累五丸而能不坠,再去捕蝉就如同拾取一样容易了.我立定身体,就象一根立着的断树桩;我控制手臂,就象枯树枝.虽然天地广大,万物众多,我只知蝉的翅膀.我心志凝注专一,不肯用万物交换蝉翼,为什么不能得到呢!”孔子回过头对弟子们说:“用志不分散,就可比拟于神工,不就是说的驼背老人么!”
  来源:中国科学网
佝偻者承蜩
1个回答2024-02-07 08:03
这不就和那个铜钱滴油一样啊 不就是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 熟能声巧 凡事要从基本做起 做事要投入 反正就是类似这些的了 自己多想几个好点的词就OK了 冒昧问一句 你是不是在考试?? 我回答慢了 分还给不?? 给个安慰奖也好啊 兄弟
佝偻承蜩
2个回答2023-10-23 21:52
“佝偻者承蜩”中关键的一句是孔子和这个驼背人的对话:“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乎尺这“ 道”不是技术,不是“累丸”即杂耍般的技巧,而是人像枯木朽株式的“凝寂停审,不动之至”(成玄英疏),所以才赢得孔子一声赞叹“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不过,这“道”或“无心”也许本来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么玄,“庖丁解牛”能“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那也是化了十几年功夫,宰了几千条牛桐顷慎的结果,就像纪信死盯飞虱成车轮方成神箭手,局敬卖油翁沥油数十年才能滴油入壶而不漏一样,这“道”本由“技”来,“无心”乃是“有心”之果,但不知为什么,“无心是道”境界在后世总是被人理解成一种超越的神奇境界,仿佛真的心如止水就一定能随心所欲,木木懵懵反而真能成就大智大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