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

儿孙自有儿孙福四句诗
1个回答2024-03-07 14:10

这句话的出处是来自,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第四回《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的开篇诗,完整的四句诗是这样的:

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但是原诗中的后半句“莫与儿孙作远虑”却并没有因此而流传下来。

从流传于河北的一个民间故事说起

传说从前在河北有这样一户人家,家里一贫如洗,妻子总是埋怨自己的丈夫没有用,什么本事也没有,还让家人跟着一起受累,有一天又看见游手好闲的丈夫从外面回来便骂道:“你啊你,一天到晚的,什么事都不做只知道出去瞎逛,别人都能赚钱回来贴补家用。

你看看你自己的儿子,脸都饿青了,你也不知道管管!”丈夫自己听了也觉得很委屈:“现在世道不景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要是能有事干,你以为我愿意在外面瞎逛吗,街坊邻居的钱都借遍了,现在根本没有人愿意借钱给我们。

心里也不好过啊,于是妻子便说道赚不到钱,你不会去偷吗?丈夫大吃一惊偷?哪里会有钱让我去偷,“财主家里钱不是多的是吗?你去财主家偷点回来不就行了。

听信了妻子的话后,这个人真的打算铤而走险去地主家里试试,但是没想到地主家里的门墙砌得老高根本翻不进去,于是他沮丧的回到家里,跟妻子说地主家里的门墙太高了他翻不进去,于是妻子又提议说让丈夫“钻洞”进去。

丈夫起初害怕财主家里守卫众多,自己的头刚刚钻进去便被打碎了,于是钻洞之前他先找来一个瓢,结果果不其然刚刚才把瓢放进洞里就被敲碎了,无奈偷不到钱,丈闷世姿夫自己觉得太丢人了,自己什么也干不成,于是万念俱灰之下没脸回家,便出家当和尚去了。

妻子知道自己丈夫居然去当和尚了,伤心欲绝,消沉了好一阵子,但是也没办法家里还有年幼的返谨儿子要抚养,于是妻子便自食其力把孩子拉扯大,谁知道后来孩子越来越争气,渐渐地展现出在学习上的天赋,蚂绝更大一点之后又得到高人指点。

于是那年科举考中了“举人”光宗耀祖,为家里改换门庭了。20年后已经离家多年的丈夫到镇上化缘,听说自己的儿子有出息现在已是朝廷的大官,于是非常高兴想要去见一见自己的妻儿,可谁知现在连自家的门都进不了了,重重的侍卫把守着根本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无奈之下他只好在门前的地上提下了这首打油诗:

二十年前把人偷,一棍打破葫芦瓢。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于是这后半句“莫为儿孙作牛马”便这样流传了下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是谁说的。
1个回答2024-02-20 15:03

这是林则徐说过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孙如果像我一样卓异,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有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那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

这句话说明人生的价值就是在有生之年创造价值,自然包括财富的积累,因为要活着,要养家糊户,要过有品味的生活,这一切都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这得靠财富去支付眼前的生活和预期的生活。

扩展资料:

对儿孙的教养启示:

1、贴补儿孙,无需留金山。

身边有很多老年人,但有一分钱,就想着给儿孙买这个买那个,自己却舍不得吃穿。对子女付出是爱的表现,但氏毁桥要掌握尺度,不要过度溺爱,这样就是纵容,很容易让后辈懒散。

2、儿孙自有儿孙福。

管好自己,富养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自己过得歼猛好,全家都有福。

3、富养的生活从来不贵余缓。

真正的富养,并非是指物质上的奢侈,而是指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要注重富足的精神生活。富养的生活从来不贵,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

什么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
1个回答2022-09-04 06:11
主要意思不用你为你的儿孙担心,他们自然有自己的能耐,有他们自己的努力和福份。
比方说,不需要节衣缩食为儿孙留遗产,不需要为他们买房子,
要培养他们自立啊之类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楔子
增贤广文收录。
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
儿孙自有儿孙福,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赞成吗?
1个回答2024-03-08 02:06

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两句话我非常赞同。天生一人,必有其路,儿孙自有他们的命运和福气,作为父母,只能帮其一时,不能帮其一生,完全没有必要为他们的未来作过多的思考。

词汇探源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此句“来源”于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第四回《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的开篇诗。

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河北民间故事

传说,过去有一人,家贫如洗,妻儿跟着受累。其妻埋怨他:“人家都有钱,你看看你,我就不说了,孩子让你给饿的,脸都是青的。”此人言道:“流年不顺,又没收成,街坊四邻也都穷,有没个亲戚,借都借不来,我能咋办呀。”

其妻言:“借不来,偷你总能偷吧,”“哪里去偷。”“财主家。”“财主家高墙大院的,我又翻不过去。”其妻言道:“他家院墙不是有排水的水眼吗,你不会从那钻进去。”此人言道:“财主家有的是护院的,个个如狼似虎,你脑袋一钻进水眼。

护院的拿大棒就把脑袋打碎了,还怎么办。”“你不会拿个瓢先试试,打碎了就别进去。”此人如其言,一进水眼护院将瓢打碎。就把头缩了回来,心中就思量,我连偷都偷不来,还怎么回去见妻儿,一羞之下,离家出走。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当马牛”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9 02:54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元�6�1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楔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就是不用你为你的儿孙担心,他们自然有自己的能耐,有他们自己的努力和福份。
“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11 01:09
意思就是儿孙们自有他们的福气。下一句话是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话告诫父母们不要过度干预儿孙们的生活。
有一句话,意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1-09 15:30
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儿孙自有儿孙福全诗
1个回答2023-10-14 05:31
满江红·胶扰劳生
宋 · 晦庵
胶扰劳生,待足掘举毁后、何时是足。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判备也不须、采答仿药访神仙,惟寡欲。
儿孙自有儿孙福,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04 08:13

古代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还有下一句,那就是“莫为儿女做马牛”。

其实大家最熟悉的还是前面一句,因为流传性比较广。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儿孙有儿孙的福气,不要为他们做牛做马什么都包揽,也不能放任自流,什么都不管他们。

这首诗的由来其实有一个典故。相传在明朝时候有一个秀才,很有才华。但无奈家境贫寒,多次参考却名落孙山,无奈之下只能谋了一个老师的工作。

因为他长时间不在家,在外面教孩子读书,所以家里大小事情都是由妻子来照顾的。他的儿子已经7岁了,该是读书上学堂的年纪了。罗秀才在一次休假回家的时候,便想要考考自己的儿子。

他想考儿子对对子。他指着天,儿子对不出来,他又指着自己说父亲对什么,儿子还是对不出来。母亲很着急想要帮忙,但无奈却帮了倒忙。罗秀才更是恼怒,觉得自己的儿子愚笨不堪,愤而离家。

后来妻子见自己的丈夫离开家,觉得自己对孩子实在是照顾不够,于是便开始慢慢的教儿子读书写字,然后送儿子去了学堂。最后儿子学成所得,竟然考中了状元回来。罗秀才听完这个消息回来,便在自家的墙上写下了这首诗。

所以这两句诗头一句是提醒了父母应该有的一个态度,后一句则是告诉父母们应该如何做。其实后一句的教育比第1句更大。最后一句才是精华所在。

儿孙自有儿孙福下一句
2个回答2023-10-15 14:11
莫为儿孙做马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