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天下第一茶 唐诗

唐代茶学家谁被誉为茶仙
1个回答2024-01-20 17:24

唐代茶学家陆羽被誉为茶仙。

陆羽(约733年—约804年),字鸿渐,唐朝复州猛瞎塌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学家。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

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枝圆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

陆羽生平介绍

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西门外西湖之滨拾得,并收养。后来进入寺院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

陆羽以《易》自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整齐有序,可供神裤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定姓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



唐代茶学家谁被誉为茶仙
1个回答2024-01-20 13:08
唐代液脊茶学家陆羽被誉为“茶仙”。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亮埋衡湖州),撰《茶经》三敬做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唐代名茶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20 19:40

唐代名茶,据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9肇唐国史补》(806—820年)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计有下列50余种,大部分都是蒸王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渠江拆老薄片为唐代名茶,有史记录的生产直至宋代。《茶文缓弊化简史》一文记录:“唐代名茶,首推蒙顶茶,其次为湖、常二州的紫笋茶,其他则有神泉小团……渠江扰御族薄片等。”宋代墨客吴淑在《茶赋》中批评:“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叶之利,其功若神。则有渠江薄片……清文既传于杜育,神思亦闻于陆羽。”阐明渠江薄片产于唐朝时期直至宋代,今后未见有关渠江薄片的记录,渠江薄片今后失传。

为什么有的书有叫唐茶版的,唐茶版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9-04 15:48
唐茶计划始自二零一一年七月一日,目的在于让大家都能在手持设备上舒服地读到好东西。
唐朝第一贡茶是什么茶
1个回答2023-01-02 04:55
贡茶起源于唐朝,唐朝第一贡茶当时是卯山仙茶,且是当时国教第一用茶,武则天生平每日饮茶,80多岁没有皱眉,卯山仙茶有很好的养颜美容做用,且当时卯山仙茶种植者叶法善年龄高达104岁,在唐朝是个奇迹,其子孙三代年龄均超过80岁,当时唐朝平年龄只有50岁,这也是与卯山仙茶不可分的,当时卯山仙茶是公认的长寿茶。
唐代著名茶诗
1个回答2024-05-31 15:01

1.茶诗


[ 唐·郑遨 ]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2.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歌)

[唐]卢仝(节选)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5.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唐朝有什么茶
2个回答2022-09-26 14:37
砖茶,白茶。
在唐朝都有什么茶?
2个回答2023-06-26 23:40
阳羡茶 同紫笋茶,又名义兴紫笋,产于常州 (现江苏宜兴)。
在唐朝有关茶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5 17:50
一个茶圣,一部《茶经》,就有讲不完的故事
唐代饮茶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03 19:25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祖国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饱尝各处名茶。茶孕诗情,裁香剪味,陆游的茶诗情结,是历代诗人中最突出的一个。陆游对建茶一向倾慕。陆游在《饭店碾茶戏作》中赞誉建茶:“江风吹雨喑衡门,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饼龙团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这是陆游与建茶结缘的开始。对于建茶的韵味,陆游曾有过多种描述:“舌根茶味永”,“茶甘半新啜”,“瓯聚茶香爽齿开”和“茶散茶甘留舌本”等赞誉建茶的高贵品质。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在他的诗文书画中,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茶是郑板桥创作的伴侣,"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板桥善对联,多有名句流传: 楚尾吴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板桥喜欢将茶饮与书画并论,饮茶的境界和书画创作的境界往往十分契合。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即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对品茶鉴水尤为嗜好,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写下许多咏茶诗篇,为历代群下之最。他善于品水,有一特制银斗,用以量取全国名泉的轻重来评定优劣。相传乾隆85岁禅位,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他嗜茶之深。乾隆年高退位后,对茶更是钟爱,他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用以品鉴茶水。他饮茶养身,享年88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高寿者。

  曹雪芹(1715-1763),是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祖籍辽阳,先世原为汉族,后来成为满州正白旗"包衣"人。他在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中,对茶的各方面都有相当精彩的论述。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类别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尝茶、药用茶等。《红楼梦》中出现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儿茶,福建的"凤随",湖南的君山银针等等。这些反映出清代贡茶在上层社会的使用的广泛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