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民间大鼓

衡州的衡州花鼓戏
1个回答2024-02-29 07:17

衡州花鼓戏是流布于衡阳湘南地区的一种地方传统戏剧,它的前身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叫“马灯”,衡山衡东一带叫“花鼓灯”,攸县、茶陵一带叫“地花鼓”,安仁叫“花灯”,永州江左一带叫“花灯”,江右一带叫“唱调” 。1982年,在撰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经过专家的论证协商,将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戏 统称为衡州花鼓戏,从而成为湖南花鼓戏的最重要流派。
衡州花鼓戏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成形于清同治年间,是在灯会、采茶、傩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距今已有560余年历史。在艺术特色上其声腔基本以“唢呐牌子”和“川子调”为主,演出的舞台语一般采用衡阳地方方言,剧中人物角色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音乐以活跃、开朗、高亢、激昂著称,热情奔放,载歌载舞,山歌风味非常浓厚。
衡州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和创作的新剧目共有300余出,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取材民间生活,反映劳动和爱情生活的,如《磨豆腐》、《抖碓》、《双采莲》、《送表妹》、《装癫吵架》等,还有劝诫不良习气的,如《劝夫》、《劝妹》、《戒洋烟》、《傅公子赶妻》、《打铁》、《龚瞎子缝衣》等。二是取材神话传说或酬神、祭祀中的故事,如《铁板桥》、《大盘洞》、《四仙姑下凡》等。三是吸取地方大戏或皮影、木偶戏的传统剧目,经过艺人不断加工整理而成的,如《杨春龙》、《打砖会兄》、《蜜蜂记》、《五鼠闹东京》、《卖丝鞋》、《抢亲失妹》等。
衡州花鼓戏具有以下基本艺术特征:
第一,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如《磨豆腐》等剧目表现了浓郁的地域民俗。
第二,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成套剧目,如《喜盈门》等。
第三,源于古典戏曲的继承性。衡州花鼓戏继承了昆曲、京剧等古典戏曲的艺术特征,如表演的程式化、虚拟化。
第四,演出主要为“三小”阵营,构成独特的通俗美,其简约、质朴与短小精悍的特点,特别适宜在乡村地区演出。

衡阳有什么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5:41
魏夫人饮琼苏渌酃酒 老道姑驾白羽飞仙鹤 魏夫人,姓魏名华存,字贤安,晋代著名女道姑,公元251年出生于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县),系晋司徒魏舒之女。她精通五经三传、老庄百子诸书,仰慕仙术,好道学,系道教上清派创始人。公元318年,魏华存定居南岳白龙潭,专心道学。她常服胡麻散、茯苓丸,习练吐纳道功,以求静心养生。道观紫虚阁落成后,她就一直宫居此阁,闲斋别寝,闭门不出,每日念经修炼。她潜心修道,精诚所至,感动了上天仙君王子乔等真人。一个初冬的深夜,魏华存正在修道,忽然,一道蓝光闪耀,她定神一看,有位二十上下的年轻人来到面前。来人告诉魏华存,他就是清虚真人王子乔,特来降授“神真之道”。 魏华存感激不已,她十分虔诚地接受王子乔授予的《太上宝文》、《八素隐书》三十一卷和《黄庭经》。然后,她热忱地设上酃酒和玄云紫木奈招待王子乔。这王子乔乃髭王之子,因深宫洞房不称意,驾白鹤而升入仙境。升仙前,他曾在宫中常饮贡品酃酒,此酒就产自南岳山下的酃湖一带,今来南岳,王子乔对酃酒更是情有独钟。临行时,王子乔再次点化魏华存,将酃酒与养生之道结合到一起。叫她把平时习练吐纳道功服用的一些中药浸泡到酃酒中,饮后定会面色红润,貌似少年,不死将仙。魏华存茅塞顿开:酃酒本是养生之酒,与胡麻散、茯苓等中药二者合一,乃精妙无双。于是,魏华存按王子乔点化的方法开始泡制酃酒。此酒略带绿色,又是天上仙君点化,魏华存便称之为“琼苏渌酃酒”。饮下这琼苏酃酒后,魏华存顿感五脏生华,虽年逾古稀,却色反婴孩,飘然欲飞。日后,魏华存每日必饮琼苏渌酒。由于魏华存多年来一直静心修道,功底极深,再加上这琼苏酃酒功效神奇,更是安适六府,调和三魂,脱胎换骨。公元334年,即东晋成帝咸和九年,魏华存喜逄八十三寿诞,是日,她驾鹤仙去,得到紫虚元君和南岳夫人的仙号。后来人们纷纷传说,这天,当她悄悄登上“礼斗坛” 时,忽有四位仙人驾鹤降临,称要迎接道姑升天。于是,她便从峰顶巨石上羽化升仙。 杜甫《望岳》诗中就有“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之说。现黄庭观门前还存有“飞仙石”遗迹,石上刻有“飞仙 石”三个大字和“飞过烟云凝化石;仙参星斗尚留坛”对联,留有一双粗大脚印痕迹。魏夫人升仙,也许只是一个传说。然而,酃酒养生至今仍是人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国王与魔鼓是什么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3:51
魔鼓。
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在非洲民间,首先对国王的魔鼓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其次对国王的魔鼓的魔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效果和反应等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对国王的魔鼓进行综合评价。敲响鼓后会变出大量的零食和饮料。埃夫里亚姆·杜克(EfriamDuke)是卡拉巴尔的一位古老国王。他是一个和平的人,不喜欢战争。他有一个很棒的鼓,当它被打时,其特性始终是提供大量的美食和饮料。
击鼓戏民讲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8 10:36
击鼓戏民的寓意:(先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其中有部分是转载)

楚厉王遇到了紧急的敌情,就击鼓把老百姓召集起来守城。有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老百姓听到了鼓声,慌慌张张地赶去守城。厉王连忙派人去制止,并要派去的人转告说:“厉王喝醉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动,同大家开玩笑的。”老百姓听了都回家了。

过了几个月,真的有敌人入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以为又是国王喝醉酒闹着玩的,因而就没有像上次那样赶去守城了。后来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变更报警的信号,老百姓才相信。 。。。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这则寓言说明:
1、不能拿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
2、不论是谁都要自重,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3、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招致大祸。

下面参考资料:有个不错的读物网站你看看那吧,不错的哦。
击鼓戏民全文
1个回答2024-01-27 10:15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翻译:楚国的国王厉王有警令,用击鼓来让百姓实行保卫国家。(厉王有一次)喝酒醉了,经过时击鼓,民众震
惊,让人制止他,(他)说:“我醉了跟左右戏耍,经过时(就)击鼓(了)。”民众全都作罢。过了几个月,有警事,
击鼓但民众不到,(厉王)便重新发布命令说明民众这才相信了。
文言文‘‘击鼓戏民’’
1个回答2024-02-20 02:34
【原文】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名号而民信之。

  ------《韩非子》

[编辑本段]【译文】

  楚厉王有紧急情况,就击鼓将老百姓召集起来戍守。(有一天)厉王喝酒醉了,路过击鼓,百姓十分惊恐,(百姓)派遣人去制止他,(厉王)说:“我喝醉了,和身边的人戏耍,路过击鼓罢了。”百姓听了都作罢。 过了几个月,有紧急情况,厉王击鼓百姓却不来。厉王于是更改了那明号,百姓才相信他。

[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击鼓戏民——戏(戏弄)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戍(戍守)

  过击之也——过(过失,错误)

  使人止之——止(阻止)

  使人止之——使(派遣)

  击鼓而民不赴——赴(去)

  更令名号而民信之——更(更改)

  吾醉而与左右戏——左右(身边的人)

  【警】:警报,紧急的情报。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击鼓召集百姓来守卫城。为鼓,击鼓。与,同盟,在文中也可以解释为“召集”。戍,守城。

  【过】:过失,错误。

  【戏】:开玩笑,闹着玩。

  【使】:派遣

[编辑本段]【道理】

  1、不论是谁都要自重,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2、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3、不能拿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
击鼓戏民
1个回答2024-02-29 06:01
击鼓戏民

楚厉王遇到了紧急的敌情,就击鼓把老百姓召集起来守城。有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老百姓听到了鼓声,慌慌张张地赶去守城。厉王连忙派人去制止,并要派去的人转告说:“厉王喝醉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动,同大家开玩笑的。”老百姓听了都回家了。

过了几个月,真的有敌人入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以为又是国王喝醉酒闹着玩的,因而就没有像上次那样赶去守城了。后来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变更报警的信号,老百姓才相信。 。。。

【说明】这则寓言说明,不能拿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给国家带来祸害
石鼓山的民间传说
1个回答2024-03-05 08:59

关于石鼓山山名的出处,按照民间传说,出自莽汉之争。说是西汉末光武帝刘秀被王莽的追兵撵到此地,前无生路后有追兵,情势万分紧迫,便匆忙逃上山顶。见山顶有一大石,形状像石鼓,斩木为棰,不禁悲从中来,捏五根树枝为香对天默祷盟誓:“他日我若能得天下,请让此石鼓发声!”言罢,抡棰猛击,石鼓竟轰然作响,其声之迅猛,好似惊雷一般,王莽的追兵闻之,溃败而退。刘秀鼓足了勇气继续逃命,最后终于熬过了逆境坐上了龙位。从此这山便命石鼓山。

谁有一些老人比较爱听的民间小调,大鼓之类的
1个回答2024-03-05 10:46
罗成算卦 ,罗成招亲,十大劝 ,

《拆西厢》,《三弟兄哭活紫荆树》,

拉荆笆,罗成归天
民间大鼓鼓点打法鼓谱
2个回答2023-01-10 10:42
民间大鼓鼓点打法鼓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