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发迹史评书达威版

我想知道一本书名,关于李鸿章的一生事迹的!
1个回答2023-01-18 19:50
《李鸿章全传》
关于李鸿章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13 05:59
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
关于李鸿章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4-01 12:00

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

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追问:

他的一生有什么功和过?

回答:

当然有,因为没了李鸿章,我们可能“一无所有”,这是他一生最大功。

“过”。。。。。他代表清王朝。。和列强谈判(不平等条约)。。。。也只有他才能有能力代表大清(把我们的损失降到最小)。。。。

李鸿章主要事迹
1个回答2024-02-27 05:02

李鸿章主要的事迹有太平军作战、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事业等。

1、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2、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地方实权既握,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3、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著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历史人物李鸿章
1个回答2024-03-29 15:46
梁启超说得好:“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李鸿章是一个弱国的外交强手,也是经济天才;军事上内战属强者,外战属庸者(不完全是弱者),军事思想不如他的后辈先进;文化上是奉行“中体西用”的代表——这点个人比较欣赏,这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比“全盘西化”和“闭关自守”都来得符合实际;官场生存方面,也属于强者,一直能立于政治的中心;政治理念上,他只能属于封建王朝的卫道士,根本不是什么新时代的代表——他就是自己评价自己的那种“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李鸿章怎么发迹的?
2个回答2023-08-23 13:50
确实是历史问题,我觉得自己有才是一方面,主要还是靠他的老师——曾国藩的力推分不开。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发迹的不会这么快!
如何公正评价李鸿章?
1个回答2024-03-10 09:29
  评价李鸿章的两个前提——要认识和评价李鸿章,必须弄清以下两个前提:

  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器物革新的层面上,无法触动封建社会体制的根本痼疾。

  由于洋务派的领袖人物们,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力,所以洋务派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早期改革舞台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众多改革派别里的主流派;而在洋务派内部,又分成众多的集团,如中央的奕讠斤、文祥集团;地方的曾国藩、左宗棠两个湘系集团以及后起的张之洞集团,其中,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是这些集团里实力最强、兴办洋务成效最大的一个。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伴随着近代洋务运动潮流而产生的标志性人物。由于他所具有的权力和地位,使得和同时代的慈禧、赫德三个人交织构成了左右晚清政局满汉中外各项决策的关键性历史人物。

  二是李鸿章究竟干了一些什么事。

  从1862年当上江苏巡抚起,李鸿章在晚清社会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活动了整整四十年,其时间之长、涉及的领域之广、所做的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所无法比拟的。他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从1870年起,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赏穿方龙bu服),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在军事上,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开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和一系列军工企业,为中国工业打下最早的基础。

  在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

  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个人就办了前面三个,后来他
名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原话),谢谢
1个回答2024-04-15 10:56
某人原话:“1997年不收回香港,我就是李鸿章。”
名人如何评价李鸿章
1个回答2024-04-25 23:44
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井。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更多资料请看袁伟时的《李鸿章的是是非非》。
如何评价李鸿章?
1个回答2024-05-05 17:51


一种观点认为:李鸿章创办企业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他创办的近代海军增强了清朝的国防实力;两次对外战争求和,均与慈禧太后的态度有关,李鸿章的战争指导思想虽然是消极的,但他只是执行者;李鸿章思想上有开明的一面,看到了时代潮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他不能过分苛求。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李鸿章所办企业,均采取封建式管理,他中饱私囊。这些企业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企业,它只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他所掌握的近代化军队在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没能发挥其国防作用。是否增强国防实力主要不是看装备,而是看掌握军权的人;他迎合慈禧太后,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千古罪人,他既是清廷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决策者;思想上与顽固派没有本质区别。

上述两种观点都认为李鸿章是地主阶级封建官僚,他一生所有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