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声小说刘公案

刘新民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1 01:08

刘新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6月出生,山东莒南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担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山东科技大学组织治理与竞争研究所所长。1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家理论、企业创新理论及战略管理理论。现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民国奇人刘文典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5 15:57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刘为民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24 16:50

刘为民 男,1944年2月出生,毕业于北京察肢洞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一饥卖十多年来一直在基层石化企业从事技术与管理工败枯作。

刘海的民间传说
1个回答2024-02-20 14:33

钟馗与财神刘海的传说,相传刘海从小家贫,靠打柴养活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他干活勤快,为人老诚,对母亲也十分孝敬。
一日,刘海打柴回来,于村西小石桥边的阿福泉内偶遇一金蟾,生三只脚,背黄腹白,见他过来不躲不闪。刘海甚是稀奇,每次路过,都要和它戏耍一番,才肯离去。
年复一年,刘海长大了,担的柴也多了。有一次,他担柴下山,被一位年青女子挡住了去路。那女子说她叫梅姑,从小看刘海在这打柴,勤俭老诚,要与他下山结为夫妻。刘海先是不允,梅姑苦苦追求,恋恋不舍,逼得刘海无法,才答应回家和母亲商量后再说。
回到阿福泉家里,母亲听得此事,十分乐意。后来,刘海就答应了梅姑,一同下山结成夫妻。
梅姑来后,果然对母亲十分孝敬。不久,母亲去世,他们依然相亲相爱,刘海打柴回来也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高兴得他整天乐悠悠的。
这一天他又从桥边走过,想把自己的欣喜告诉那只金蟾,但朝桥下一看,金蟾却不见了。正疑虑间,有一跛足道人朝他走来,对他说:“刘海呀!听说你娶了个好媳妇,但她虽好,却不是人,是个狐狸精。”刘海不信,说他胡说八道,那道人嘿嘿一笑说:“你若不信,今日回家就装着肚子疼,她便给你一颗宝珠,你把这个宝珠吞下肚里,便知她是谁了。”说罢,道人不见了。
刘海怀着不安的心情回到家里,放下空柴担就声称肚子疼。梅姑百般抚慰并将王渼陂所赐,熬汤医治,都无济于事,她便转过身去,从嘴里吐出一颗宝珠,交给刘海,让他噙在嘴里。刘海得了宝珠,连忙爬起来就要朝肚里吞。梅姑看出破绽,经再三盘问,刘海才把遇见跛足道人的事告诉了梅姑。
梅姑听罢,对刘海说:“那跛足道人,是桥下的金蟾脱化,它与我同样修炼了五百年,同样有一颗宝珠,这宝珠就是修炼的仙丹。多年来,它欲夺我仙丹,凑成千年,急欲成仙,却未能得逞,如今又想破坏你我美好婚姻。”刘海这才恍然大悟,把宝珠还给梅姑,提起斧子,要去找金蟾算账,梅姑连忙拦住他,嘱咐道:“村头弥陀寺东边钟馗,我们耕读传家,钟馗武读传家有赐福驱魔大法,唐僧学了灵验,你去请教请教”,又把宝珠交给他,才把他送出门。
刘海来到石桥边,口念“赐福驱魔大法”,照着梅姑的嘱咐,拿出宝珠,刘海逗着它左转十八圈,右转十八圈,不一会那金蟾果然浑身哆嗦,心口作呕,吐出了宝珠似的仙丹来,刘海连忙将仙丹捡起吞下肚去。金蟾失去仙丹,失去法力,只得依附于刘海,刘海就让它吐出金灿灿的钱来,洒遍人间,接济苦难。
古《刘海打柴》一剧中,有“刘海生来有仙根,生在户县曲抱村。玉帝将我亲封过,封我四方活财神。”的自白,而且在《封神》剧中,自颂“刘海本是‘小八仙’,行走步步撒金钱。金钱撒在福地上,一变十来百变千,福泉之水撒人间,有福有财都是仙。” 的台词。刘海的故事被编成戏曲,广为流传。(自古至今人们都尊刘海为“活财神”,“大财神”金蟾吐钱,就来源于这个传说。)
参见明·王九思王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编《户县志》1980版 第十九编 社会志第六章汉族民间传说 第526页

刘爱民的人物介绍
1个回答2024-04-24 18:24

刘爱民,艺名一松,满族人,1954年生于河北省承德市,原籍内蒙古喀喇沁旗。当代画坛名家,擅长画松,但所画之松并非黄山之松,亦非庐山之松,而是山庄之松,画技独创作品既酣畅又淋漓,中西合壁跳跃当代理性之光。曾在河北师范学院、北京画院学习美术,中国国家画院周韶华艺术工作室高级研究班深造。中国长城书画院、威海福地画院特聘画家,广东大汉艺博院副院长。历任承德市避暑山庄研究所研究员、承德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刘爱民钟情于艺术。他那满头飘逸的长发,那副大智若愚的面容,那双大巧若拙的双手,那温柔又刚直的禀性,以及他那书、画、影相互融通而又各具特色的创作道路,无不绽放着艺术的光芒,展示着艺术生命。

刘新民的生平
1个回答2024-03-31 17:46

2003年01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2003年08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2004年01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08年01月,任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8年06月,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党的十六大代表。
2013年1月20日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当选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

马刘对联教案
1个回答2024-02-23 00:40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1.提问法。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白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讨论法。本文拟写对联,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

3.竞赛法。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编拟对联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

相关对联的照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幻灯片1)课题《对联》

一.导入:

(幻灯片2)花絮:对联与高考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  ,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幻灯片3)第一副对联

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2.(幻灯片4)对联欣赏:

(幻灯片5)①岂无志者能成事,惟有福人能读书。(居士提供)

(幻灯片6)②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居士提供)

(幻灯片7)③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

(幻灯片8)④楼观沧海日,月映清淮流。

二、提问,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1.请同学们谈谈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

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学生主动回答差不多了,再分发有关对联知识的材料。

2.结合分发的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蓝轩客)

3.(幻灯片9)对联的基本知识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蓝轩客)

(还有不理解之处请学生提出)

(幻灯片10)生活中常见的对联--春联

参考:春联是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它的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除上下联外,还多了个横批,它对上下联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横批贴在门楣正中,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大门右侧,下联贴在大门左侧。

(幻灯片11)春联示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三、学习拟写对联的要点:(有不明白之处看后提出)

(幻灯片12)拟写对联的要点

①审题要细心。

要写出合乎要求的对联,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例如:全国卷要求写春联,那么就意味着所拟写下联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和符合春联特点;浙江卷的题目要求是“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那么,给它的上联“学问藏今古”所对的下联就应体现出“图书馆”这一行业特色。

②要合律工稳,联句要自然流畅。(见“对联的基本知识”)

③善于联想和想象。

联想:如由花朵想到美人(相似),由“旧习”想到“新风”(相反),由“园丁”想到“桃李”(相关);由自然想到社会人生(具体与抽象)。

想象:如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生命,让天地万物充满灵性与情感,让人与自然心意相通。

④注重意境。

要将一副对联当作一篇完整的文章对待,注意立意。或情景交融,或隽永深挚,或入木三分。对联形式很重要,但不能只重形式而损害对联的思想感情。

(学生阅读完毕,再请他们提出疑难之处)

四、征联竞赛(幻灯片13)(选取2004年高考对联题,能够引起学生重视)

(分为四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100分起评,分为必答、抢答两类。抢答错了有反扣。每题10分)

(幻灯片14)(必答题)评改对联(每个小组任一人说出所供对联的错误之处,并加修改)

(幻灯片15)1.全国卷(河南等)

上联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香)

(幻灯片16)2.广东省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为)

(幻灯片17)3.全国卷(广西等)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到来)

(幻灯片18)4.全国卷(上海等 )

上联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

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平安)

(幻灯片19)评改对联抢答(小心,别扣分哦!)

(幻灯片20)全国卷(青海等 )

上联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 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春”字重;少一“内”字)

(幻灯片21)必答题(拟写下联)

①(必答题1)先定三题,每联10分,经学生个人思考后,再安排四人小组讨论,最后每个大组的三个四人小组各推举一人发言。

上联:祖国江山好      下联:神州面貌新

上联:爆竹声声脆      下联:祖国日日新

上联:科学能致富      下联:技术可兴家

② (幻灯片22)(必答题)安排四个大组依次对答,每联10分。在规定时间内,大组内任一位同学答出都行。

1、全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卷: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幻灯片23)

上联: 扫千年旧习      下联:树一代新风

(上联: 祖国江山好     下联: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幻灯片24)

2、上联:春晖盈大地,下联:瑞气满乾坤 

3、浙江省:(幻灯片25)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知识汇中西

4、福建省(幻灯片26)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抢答题:每题10分。

任一组的任一人先站起,就抢到答题权。答对加10分,答错反扣10分。

1.(幻灯片27)东湖波纹细(西园花气浓)(南山树色深)

2.(幻灯片28)镜台山上悬日月(如意塔下镇妖邪)(官井洋中浮乾坤)

(白鹤岭前挂虹霓) (桃源洞里藏神仙)          

3.(幻灯片29)残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4.(幻灯片29)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10分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蓝轩客)

(幻灯片30)看图补联:10分(冷笑供图)

出句:柳丝系落日    对句:芳草接暮鸦 (居士)  归燕剪流霞(小小)

(幻灯片31)看图写联:10分(小小供图)

(幻灯片32)每组试拟一副对联,符合图意加20分,不合对联要求不扣分。

图片资料(幻灯片33)(小小供图)

(幻灯片34)对联试拟:       

夕阳无限好,晚霞分外明。

几多风雨心难老,无限情意手犹牵。

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

万里旅途,绝无半点负心。(冷笑)

(幻灯片35)公布龙虎榜:(掌声祝贺第一名,掌声鼓励第四名)

一等奖    第   组     分

二等奖    第   组     分

三等奖    第   组     分

鼓励奖    第   组     分

五、学习回顾:(幻灯片36)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并通过通过拟写对联,征联竞赛,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珍贵的文学遗产的理解,加强了欣赏能力,激发了我们对这一祖国文学遗产的热爱,对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极有意义。

六、作业:(幻灯片37)

拟写对联

1.试为学校大门拟一副对联。

2.试为镜台山上的观海亭拟一副对联。

课后记:(略)

民间十大奇案
1个回答2024-02-09 07:09
民国奇案一:白宗魏坠楼

民国奇案二:杨三姐告状

民国奇案三:血溅佛堂

民国奇案四:枪毙刘汉臣

民国奇案五:鬼市人头

民国奇案六:枪毙曲香久

民国奇案七:双烈女

民国奇案八:箱尸奇案
民间故事刘三姐的歌
1个回答2024-01-24 12:40

《民间故事》歌仙刘三姐

刘三姐是不是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2-25 10:41
刘三姐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
刘三姐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关于刘三姐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传说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所以,刘三姐的故事是民间故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