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的相声段子

一首佛教歌曲,开头是一小孩说了一段话
1个回答2024-02-12 20:40
您好!我知道有一首佛教歌曲,叫《醒来》,开头是一个小孩用英文的独白,然后是歌曲。整个歌曲很优美、很干净,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说的那首。歌词是这样的
How far from birth to death
is in the length of our breath
How far from confusion to consciousness
When comes a sudden chance
How far from love to hate
You can't anticipate
How far from then to now
When laughter spreads somewhere
How far from you and me
Forgiveness only
How far from heart to heart
from sky to the earth

从生到死有多远
呼吸之间
从迷到悟有多远
一念之间
从爱到恨有多远
无常之间
从古到今有多远
谈笑之间
从你到我有多远
善解之间
从心到心有多远
天地之间

当欢场变成荒台
当新欢笑着旧爱
当记忆飘落尘埃
当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
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人生是无常的醒来
人生是无常的醒来 

希望我的回答让您满意!
有关佛经中一段话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2-20 05:18
印度话中的智慧(波罗蜜):

就是这里说的:到彼岸!!

解释“到彼岸”的意思,就是超越生与灭(超越生死、轮回)。

执著境界(外境)就会引发生灭!!

如同水面起波浪,

这就叫做“此岸”。

心无所著、远离外境而无生灭,

象水那样常流通,

就是获得解脱的彼岸!!
求一段佛经
2个回答2022-09-25 05:21
最短的佛经是《心经》,自己去网上搜吧。
佛说如何放下一段感情
1个回答2024-03-09 05:23
问题一:佛说,感情的事情怎么样才可以放下 佛说,世间事都是缘聚缘散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之所以感情会使人痛苦,就是我们误以为它是永恒的,但有一天变了,我们就接受不了了。 当然佛也教给我们维系它的方法,就是努力为他创造条件,让他存在的时间长点,但是也不会长久到永远世。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卧笔堂主人

问题二:佛说 放下了 就拥有了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是佛说的吗 佛说:放下了,就拥有了
我说:我想忘记。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问:你忘记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或者说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记悲哀,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嘛,你说的。
佛笑得很开心,千百年来佛一直笑得很开心。
佛说人生如梦,是因为人生存在不可知的未来;说梦如人生,是因为有梦才存在生活的欲望。注定的相识,如春季花开的声音,悦耳的清脆。注定的离别,像晨曦的露水,平静的美丽。与其说爱是种缘,不如说是留下幸福记忆的巧合。那巧合,使得傍晚的云端,紫霞闪过。
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说:你心里有尘。我拍拍手,抖抖衣服,对着镜子整整衣贯。佛说:心里的尘是抖不掉的。我茫然四顾,一片迷茫。
佛说:心里的尘只能用心,才能消除。于是我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我领不悟。佛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我仍不悟。
佛说:悟有两种:顿悟和渐悟。顿悟时,那灵性闪烁的一刹那,犹如霹雳惊醒了沉睡的大力神,劈开了混沌。抓住火花的瞬间,才能看见自己内心的那一汪清泉。
佛说:你有太多的私心杂念。
我低头向地,抬头向佛,躬身自省。
佛说:私心杂念是去不掉的。
我一头水雾,仍然不能理解。
佛说:你的意志不够坚强,心志不能专一,生活没有目标,总是任由时光过尽,最后却一无所成。我观心知问,不禁冷汗满身。
我问佛:我该怎么办?
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我接着又问佛:心灯是什么?
佛说:心灯在你心中。

问题三:佛说如何放下执念? 执念,执着的念头,一般佛学上面分为“情执”与“法执”。意气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迷执,迷惑、执著,也叫做情执,感情的执著,这最容易造作罪业,造作罪业必定是伤害别人,也未必能够利己。伤害别人,别人甘不甘心?如果不甘心,他会不会又报复?世出世间圣贤告诉我们,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就是六道众生的业因,六道众生生活的状况。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人与人的关系四种因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你们想想这个四句话是不是冤冤相报?这种生活、这种日子有什N意义?痛苦万分。痛苦里面又怨天尤人,人对不起他,老天爷对不起他,所发出来的怨气不平,这种状况佛菩萨看得清楚,世间这些大圣大贤他们也看得清楚。「情执」。这不是好事情。「情」是什N东西?给诸位说,情就是智慧,觉悟了它是智慧,迷了的时候它是情。佛在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觉悟了的时候,烦恼是菩提,迷了的时候,菩提是烦恼。诸位一定要晓得,智慧无量无边,烦恼也是无量无边,一迷一切迷,把你自性里头,无量无边的智慧统统变成烦恼、情执;一旦觉悟之后,所有一切无量无边的烦恼,又恢复成为无量无边的智慧,都在一念之间。一定要觉!一定要明白,六道众生所讲的情、爱,他前头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在:性识无定,换句话说,它的情无定,它的爱也无定。今天爱了,明天不爱了,今天有情,明天无情了,是不定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世间人不管怎N样跟你讲情、讲意、讲爱,你一定要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觉悟,那是什N?虚情假意,可别当真。你当真,你就上当了。上什N当?生死轮回的当,不是真的。跟诸位讲,真的爱、真的情,佛菩萨才有,永远不变。因为佛菩萨的性识是定的,凡夫众生性识是不定的。所以佛菩萨那个情,真的情、真的爱,他不用情跟爱的名词,他用「慈」、用「悲」,慈悲就是真情真爱,永远不变,这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真正有情,真正爱护,永恒不变,这就是佛经上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多说几句,这是佛在一切经里面,可以说四十九年佛常说,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目的都是提醒我们。佛当年讲经说法,天天有新来的听众,佛很慈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有一个人新来的,重要的开示没有听到,佛都要重复说一遍。迷失了自性,心性不定,这个里面生出来的情与爱是短暂的,是很容易生变化的,决定不是真的。我们必须要学佛,佛的情、佛的爱是真的,永恒不变。而且他情与爱是清净的,一尘不染。是平等的,不是对这个人爱,对那个人讨厌,是尽虚空、遍法界。对佛菩萨敬爱,对地狱、饿鬼、畜生也敬爱,这个敬爱一定是平等的。不会说对佛菩萨多一分,对畜生少一分,决定没有这个现象。为什N?他这大爱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是真心里面本具的德能。《无量寿经》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他的慈悲、大爱,与清净、平等、觉决定相应。如果与清净、平等、觉不相应,那就是性识无定。为什N?意识心作主。我们凡夫用心意识,心意识不定,这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所以一切六道众生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主要的原因在此地。由此可知,我们这一生念佛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常常讲,要看破、要放下。这是放下的第一条,要把世间的虚情假意放下,彻底放下。放下之后提起,提起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放得下,提得起」。提起诸佛菩萨的大爱,你能够舍己为人,什N都能牺牲,什N都能舍弃,为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效法地藏菩萨。

问题四:佛说彻底放下就是彻底地原谅别人吗? 这个不一定是原谅别人,你只知道别人伤害了你,你知道对方可能也觉得你伤害了ta吗?所谓放下一段感情就是要学会看破红尘中的感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你了解了真相,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感情会破裂,当你理解了,你自然而然就不会纠结了。凡事都是有因果的,情缘也是被业因所牵引着,说到底就是宿世业债。爱你和珍惜你的人,是你过去世善待过的人,伤害你和不珍惜你的人,可能是你过去世曾经伤害过的人。任何缘分都是有期限的,缘分在的时候惜缘,缘分结束了就随缘。任何走不下去的感情说到底可能是恶缘,也有可能是缘分太浅,就是没那个能走到最后的缘分。

问题五:佛说“放下,就会自在!如何放下,放下真的很难 是的,放下不是用嘴说说那么简单,需要看透才能放下,如果看不透,一直执迷不悟,那是真的放不下的。

问题六:如何放下一段孽缘? 佛说:百年修来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是缘份,缘份过后,各自修行,你说是孽缘,要好聚好散,各奔自已美好的末来,只有上进,将来美丽的美女在等你。

问题七:佛法中的放下是什么意思佛说放下是什么意思 放下道理很深!要细说,整个大藏经,就是教我们如何放下!
在此简单说:放下就是心里只有一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一念外不起别念!这就是放下了!
放下的前方便时看破!
看破了,自然而然就能放下!
看破什么?
佛说:一切法由心想生!
心就是真心自性,真心自性的德号就叫阿弥陀佛!
所以无论什么境界,心里只有阿弥陀佛一念,就是禅定,就开智慧!
如果起别念,就是妄想执着!就是烦恼!
为了方便理解,在此把阿弥陀佛比作手!
那么手势就是妄想执着!――别念!
无论任何手势现前时,心里始终保持清醒的一念:手!
如果有一念不是手,则必定是手势实有的妄想,而实际上手势是不存在的!于是被带入轮回!带入烦恼!不能自拔!

问题八:佛说放下的经典句子 放心屠刀,立地成佛
勤修戒定慧,戒掉贪嗔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问题九:佛说放下,究竟是指放下什么 佛说: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1)放下争论对错:有许多人不能认识自己也是犯错的,而是认为自己永远正确,殊不知,这对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巨大风险,也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仔细想想,这真是的值得的吗?因此,当你感觉自己急切投入到争论对错的时候,请问一下自己,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对自己真的是有利的吗?我们的自我真的就那样大吗?
(2)放下你的控制欲:要愿意放弃你对身边人、环境和事物的控制欲。无论他们是你爱的人,还是你的工作伙伴,或仅是街上一个陌生人,请允许他们遵循自己的状态,这样你就能感受到更好。
(3)放下责备:不要去责备别人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也不要凭着你的感受去责怪别人。
(4)放下你的自怨自艾心态:许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消极的,不洁净的和反复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不要相信任何消极的自怨自艾的想法。这样你会更好。
(5)放下对自己有限的认识: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现在,放下你对自己问题的思考,对自己有限的认识,不应该圈禁自己,应张开翅膀,尽情飞翔!
(6)放下抱怨的心态:停止你一贯对(人、环境、事物)的抱怨!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使你不快乐,没有环境能让你沮丧可怜。不是环境引发了你的这些感受,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积极想法的能量不可低估。
(7)放下批评:不要去轻易批评与你不同的人和事,我们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又都是相同的,我们都希望快乐,希望被人爱和理解。
(8)放下虚荣心:停止去迎合和取悦别人,因为这是做不到的,只有当你放下伪装,摘下自己的面具时,你才能接受和拥抱真实,这时别人也才能被你吸引。
(9)放下惰性:改变是好的,改变可以帮助你从A到B,改变可以改进你和你周边人的生活,跟随你的运气,拥抱改变,不要去抗拒它。
(10)放下随意判断的心:不要给那些你不了解的人和事轻易下定义,贴标签,尽管有时它们看起来很怪异不同,尝试一点点打开你的心灵,记住,头脑在打开的时候才会工作,高级的愚痴就是轻易拒绝那些你一点也不了解的事。
(11)放下恐惧:恐惧只是一个幻觉,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你创造了它,它只存在于你的头脑里,只有一样东西令我们恐惧,那就是恐惧本身,修改你的内在,外在的自然就变好。
(12)放下借口:大多数时候,限制自己的,是使用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此中借口不能改进我们的生活和努力成长,而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好多事被它们障碍、欺骗了,要知道99%的借口都是虚假的。
(13)放下过去:我知道这是很难的,尤其,是过去十分美好,而未来令人恐惧的时候,但是你不得不认真考虑现实,因为现实才是你拥有的。
过去虽然是你渴望的,但那只是你的一个妄想,你必须回到现实认清这一点,不要令自己迷惑,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毕竟人生是旅程,而不是终点。为自己做好准备,保持一个清醒的意识,仅仅活在当下。
(14)放下执着: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很难领悟,但这依然不是不可能的。你可以通过花时间不断地锻炼一点点做到。
放下执着就是超然物外,放下一切,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放弃爱,因为爱与执着是两回事,执着更多的来源于对失去的恐惧。
而爱是纯净的,宽容的,不自私的。当你爱的时候,你不会恐惧失去。因此爱与执着不能共存。放下执着,你将变得十分平和,宽容和安详,这时,你能够理解一切事物,甚至包括你并未体验过的事。这种状态超越语言。
(15)放下别人的看法: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他们总是根据别人的观点去生活,包括别人认为好的。他们忽视内在的声音,内心的呼唤。他们总是忙着取悦别人,为别人的期望生活,而忘记控制自己的生活,忘记自己到底喜欢什......>>

问题十:佛说: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那就不放吧!本是红尘俗人,干嘛要学高大上?可世俗烦杂容易心灵受伤,怎办呢?为有不断自我成长把心理变得强大了。
第一自然段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06 11:19
一位学生违反校规偷书,却使这本书逃过一劫,校长在表示感谢之后将他开除
给我一段能让人无欲无求的佛经
1个回答2024-01-24 11:23
随便一段都行,只要您一心一意去诵读。等您读完后您回想一下,您在读诵的过物念尺程中是不是忘掉了爱情,忘掉了痛苦,,,,?也许您会说,我读完后这么又想罩高起了爱情,想起了痛苦,,,,。因为您的心念又回到的度经前的状态和境界。学佛读经都是为了通过转心,转念头然后转境界,境随心转啊。之所以要尽可能多地读经,就是在训练转心,转念头,等到完全可以自如控制自己的心念了高皮,也就完全控制自己的境界,自己的命运了。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哪位师傅能给我讲一段佛法
1个回答2024-02-29 04:07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待业往生的,但释迦摩尼佛不同他也是依阿弥陀佛才修成正果,释迦摩尼佛是导师亲自开示引导我们的,阿弥陀佛是我们开导感悟的
青蛇外传47集那段佛教歌曲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9 20:19
佛母准提神咒

你需要的话,可以找我发给你,刚好我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