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龙豪相声二论

无论魏晋的无论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1-24 07:13
更不用说的意思,要和前面的联系起来翻译,不知道有……更不用说魏晋朝了,出自桃花源记!!
“无论魏晋”的“不论”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20 16:39
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不知道汉朝的存在,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魏绍豪怎么样?
2个回答2022-10-26 18:05
魏绍豪,这个名字很好听,我觉得很不错,祝你好运。
无论魏晋
1个回答2022-05-15 19:30
更不用说 更谈不上
无论魏晋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6:53
更不必说魏晋了。

表达的意思是桃花源人秦朝时来此避难,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



魏晋指东汉灭亡之后的三国时期、西晋时期和东晋十六国时期。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无论魏晋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0 07:56
更不必说魏晋了.
表达的意思是桃花源人秦朝时来此避难,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
魏晋指东汉灭亡之后的三国时期、西晋时期和东晋十六国时期.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魏绍豪老师为什么那么受90后认同?
1个回答2024-01-20 13:22
因为魏绍豪老师讲课很风趣
课堂也很自由
可以说是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
而且知识非常渊博
他竭力让学生学透和懂透
所以这么受90后认同
豪猪理论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1 22:01

理论创始人:叔本华
出处:《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著,韦启昌译)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4 15:26
更不用说--
魏加与春申君论将
1个回答2024-04-26 09:56
【原文】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译文】

天下各诸侯联合起来抗秦。赵国派魏加去见楚相春申君黄歇说:“您已经安排好领兵的大将吗?”春申君说:“是的,我想派临武君为大将。”魏加说:“我年幼时喜欢射箭,因此我就用射箭做个譬喻好不好?”春申君说:“好的。”魏加说:“有一天,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这时更羸对魏王说:‘我只要虚拨一弓弦,就可以把鸟射死在你眼前。’魏王说:‘射技有如此高超吗?’更羸说:‘可以的。’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虚射一箭就把这大雁射落在地上。魏王说:‘可是虚射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更羸说:‘因为这是一只病雁。’魏王说:‘你怎么知道?’更羸说:‘这只雁飞得很缓慢,叫得声音又悲切;飞得缓慢是因为它旧伤疼痛;叫的悲切是因它离开了雁群,身负旧伤且心存惊惧,一听见弓弦的声音就吓得拼命高飞,以致使它的旧伤口破裂而掉落下来。’现在的临武君也曾被秦军打败,犹如惊弓之鸟,所以派他去担任抗秦的将领是不妥当的。”

【评析】

比喻的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上,比喻的说服力在于它表面上言说的事例中包含着与要处理的问题相同的内在逻辑和道理。就象惊弓之鸟与打了败仗的临武君在毫无斗志、一触即溃上是一致的一样,比喻的两事物的道理也是一致的。这也是受众能够顺着论辩者的思维路线自己就能得出结论的原因。

在论辩中运用比喻,就必须注重日常的观察与积累,日常生活中一些最寻常的现象,很可能便是一个道理、一种精神和一个观念的表现。我们要善于揭示其内在逻辑,并在论辩时赋予一个个生动可感的形象,从而在舌战中能运用自如、加强说服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