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快板刘二爷砸蒜

是刘二爷剥蒜还是王二爷剥蒜?
1个回答2023-12-01 06:33
民间流行的歇后语,是:柳二爷剥蒜--二耽误。邻居家包饺子,柳二爷看见了以为一定会送一碗给他,就开始剥蒜准备吃饺子,邻居看见柳二爷剥蒜了,以为柳二爷家也包饺子了,就没给柳二爷送饺子。
是刘二爷剥蒜还是王二爷剥蒜?
1个回答2024-01-09 02:56

是刘二爷剥蒜。

“刘二爷剥蒜——两耽误”,是天津人耳熟能详的俏皮话。对于这个典故,较为全面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城里板桥胡同有个大杂院,住的都是自食其力的穷苦人。院里有个刘二爷,是出苦力的,也是一个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平日里吃饭多数都是凑合,费事的饭菜他也懒得做。

刘二爷平素为人很热情,人缘也很好,邻居们多与他交好。见他总是凑合着吃饭,谁家要是做了好吃的,比如包子、饺子、捞面啥的,也都给他送一碗过来。刘二爷呢,也懂得人情世故,吃完东西,把碟子刷净,他总会放点瓜果梨桃,绝不空着还给人家。

天津人有句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这一年的头伏这天又闷又热,干了一天活儿的刘二爷进门就撂倒在炕上,像是散了架似的。等他迷迷糊糊地醒来,肚子咕噜噜一叫唤,他这才想起还没吃饭。他到院里洗了把脸,抬头看到各家都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呢。

隔壁王家的婶子正在剁馅准备包饺子,旁边的张家在做锅贴,刘二爷心想:“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今儿个过初伏,人老了嘴馋,我真有口福,饺子、锅贴咱都得尝尝。”

又一想,“甭管吃饺子还是吃锅贴,都要吃蒜,我可不能吃人家的馅,还得等人家把蒜也给送过来,赶紧把蒜剥好等着吧。”于是他放上炕桌,摆上醋碟,拿上筷子,再拿起一头蒜慢条斯理地剥着。

到了饭点,两家的孩子都从外面回来,经过刘二爷门前,见他正在剥蒜。到了家,就告诉家里的大人:“刘二爷剥了一碟蒜。”王家婶子一听:“哟,刘二爷剥蒜哪,敢情也是吃饺子,我别送重喽。”

张家的女人也想:“刘二爷剥蒜啦,甭问也是吃锅贴,这家送那家送,吃不了还不馊了,干脆我别送啦。”邻居们都这么琢磨,可苦煞了我们这位刘二爷,他左等锅贴不来,右等饺子也不来,便叹了口气,把手里的蒜瓣朝桌子上重重一拍,埋怨自己说:“我急着剥蒜干嘛,这可倒好,两耽误了!”

过后,邻居们知道了刘二爷没吃上头伏饺子的原因,也把“刘二爷剥蒜——两耽误”的俏皮话传扬了出去。

扩展资料:

很长时间以来,“二爷”作为天津卫平凡百姓的一个代表,被赋予了很多天津人典型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他们在俏皮话中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性格,也折射着天津人的生活态度。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在分析“刘二爷剥蒜——两耽误”这句俏皮话时说,刘二爷是天津卫人物的典型。

俏皮话里隐含的故事,将天津人的喜怒悲欢,以诙谐喜剧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天津人无论生活何等酸辛苦涩,都能凭借着诙谐和调侃加以淡化缓解,百姓直面逆境的勇气和战胜苦难的强硬亦闪烁其中。刘二爷、赵老二,乃至马三立塑造的“逗你玩”,高英培塑造的“二他爸爸”,马志明塑造的“丁文元”等艺术形象,家喻户晓而享誉津门。

究其原因,这些自身存有不同程度缺陷的人物,因其真实而典型,属于“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幽默言行极易拨动老百姓的心弦,产生共鸣,使人们在捧腹大笑中不禁观照自身,从而洞悉移民文化或市民文化的精髓——狡黠却不失善良,可笑亦可爱。

“刘二爷剥蒜”的典故来自那位名家?何时开始传播的?
1个回答2024-03-11 08:42
“刘二爷剥蒜——两耽误”,是天津的一句俏皮话。对于其中典故,几乎所有的天津人都知道。先说谁是刘二爷。这个刘二爷可能是杜撰出来的,但是他为什么不叫刘大爷,偏偏要叫“刘二爷”呢?这就又引出另一句天津的老俏皮话:“天津的大爷——不是人”。     在早年间,天津的新婚夫妇为了求得早生贵子,要到娘娘宫上香求子,然后捎回来一个泥娃娃。这个泥娃娃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作为家里的长子一直被供奉着,称为“娃娃大哥”。这也是“长子难养活”的心理造成的。所以,真正的长子会被称为“二哥”,再大些就成了“二爷”。     那时天津人称成年男子为“爷”,并不一定是老年人。满大街的男子都被叫“二爷”,并不管他在家到底排行老几,除非比较熟悉的能准确知道他是“三爷”或“五爷”。当然,如果知道他姓刘,就称作“刘二爷”了。     不称“大爷”,除了因为“大爷”是用泥做的,还因为“大爷”这个称呼有些贬义,类似“败家子”。     知道了“刘二爷”这个称呼的来历,咱再说说俏皮话中的这位主人公。他是个壮年男子,单身光棍,是个干苦力活的人,比如是拉胶皮(北京叫拉洋车)的,住在一个大杂院。因为是单身,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所以从来不做麻烦的饭食。左邻右舍的好心人只要是做特殊的饭,一定给“刘二爷”端过来,关系处得非常好。而他每次吃过邻居送来的饭以后,总是把碗碟洗干净,再放些水果瓜子之类零食送回去。好温馨。邻居的小孩也愿意跟刘二爷玩耍。     天热入伏了,天津人讲究“头伏饺子二伏面”,邻居家家和馅包饺子。那天这位刘二爷早早收车回家,看看左邻包饺子、右邻也包饺子,觉得今天肯定有人给他送来饺子吃。于是,他准备好醋(天津人吃饺子习惯蘸醋),放在炕桌上,并坐在桌前剥蒜。这更是天津人吃饺子的习惯,饺子就大蒜。————写到这我都要流口水了     邻家的饺子快煮熟了,大人让孩子看看刘二爷是否吃饭了。孩子回到家跟大人说,“刘二爷正在剥蒜呢……”“剥蒜?看来刘二爷也知道‘头伏’吃饺子,甭问,肯定是他自己也包饺子吃,那就不用送过去了”。左邻这样想,右邻也这样认为,哪家也没给刘二爷送过饺子来。     刘二爷等来等去也没有人送饺子,一拍桌子,说,“我干嘛这么着急剥蒜呀,这下可好,两耽误”。     邻居们知道了,笑得肚子疼。从此就有了这句俏皮话,“刘二爷剥蒜——两耽误。”
鸡蛋砸蒜怎样做?
1个回答2024-05-08 08:52

1.蒜瓣剥皮。

2.鸡蛋煮熟剥皮

3.石臼放精盐少许,蒜瓣放入捣碎

4.蒜瓣捣成蒜泥后加入鸡蛋

5.鸡蛋不要捣太碎,盛出放少许香油鸡蛋蒜就做好了

刘二爷剥蒜-两耽误,他的由来是什么?
2个回答2023-12-05 23:58
古时候有个王二爷,单身,喜欢吃珍馐。有位心地善良的邻居,每当有佳肴,都拿给他吃。

又一次,王二爷看到邻居在包饺子,心想,等下肯定会给自己送一碗来的。于是,便准备了醋,并蹲在门口剥蒜,等着饺子来的时候美餐一顿。

邻居看到了王二爷在剥蒜,心想:哦,他今天也吃饺子呀,那我的饺子就不用送了。

结果,王二爷自己没做晚饭,邻居也没送晚饭。只有醋和蒜放在饭桌上。这就是“王二爷剥蒜——两耽误”的由来。
五王爷吃腊八蒜是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3-11 12:15

五王爷吃腊八蒜是电视剧王爷到中的第13集。

惇王爷先是被任命管户部。前任户部尚书,因为亏空粤海关的关银被杀头。惇王爷先到来本来是以诚恳待人,想到遭到了众人的强烈的反对。

众人不但不买他的帐,还想尽了办法来折磨他。因为他想查库查帐。到了后来,惇王爷才明白。其实,这两件事都不是他能做得了的。有人点明了他。其实众人之所以瞧不起他,是因为认为他只能打苍蝇,不能打老虎。惇王爷立刻明白。他开始针对上了庆王爷。

剧情介绍

内忧外患的晚清,西太后和庆王爷、礼亲王把持朝政。朝局动荡之时西太后决定要让素来糊涂和难堪大用的惇王爷重掌朝政。

惇王爷早年我行我素,因泄露消息得罪了西太后,又和自家的女仆大蓝子相好,遭到众亲贵的反对被罚去守皇陵。虽然表面上惇王爷是个有些混和糊涂的王爷,但内心里他却是个诚恳和可爱的实在人。

惇王爷上任以后,同庆王爷等人进行了几次交锋。虽然几次为民造福,可是最终还是拗不过腐朽的封建势力,惇王爷心灰意冷,决意从此再也不理朝政。

砸蒜不好吃与蒜臼子石材有关吗?
1个回答2022-12-01 05:49
没有
和蒜有关系
什么小说内容是穿越时从天而降砸到王爷的
1个回答2022-12-20 15:51
穿越之王爷的化妆王妃
怎样说天津快板
1个回答2024-02-16 00:08
啷里啷嘀当,啷里啷嘀当,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泱泱江湖到底谁最美丽啊。这香香公主,名气还挺大,可她薄皮大馅十八个褶,长得像包子啊。圣姑盈盈,心狠又手辣,不管长得多么美也没人会选她。这赵敏郡主,她自负美貌哇,虽说也有几分姿色可还差远啦。

圆圆阿珂,母女一样差,只有老桂小桂两笨蛋才会要她俩。小龙女王语嫣,就是两个花瓶呀,五分幼稚两分呆,再加三分傻。要说谁最美,还得黄蓉呀,当年克林顿,亲自拜访她,一边握手一边笑还说了一番话:“黄蓉黄蓉,长得美极啦,用我们美国话叫外瑞古打。小莱跟你比,天上地下,谁不知道你是金庸笔下第一美女啊?郭靖好福气,哪世修来的啊?我好嫉妒啊,真想打死他,可一想到十八掌,只好做罢啦。今晚宴会,我不想吃别的啊,只要黄蓉你的拿手好菜我就满足啦…………咦,我本来想和你说说话,怎么变成快板啦?…………”
急求天津快板词
1个回答2022-09-27 04:32
圣诞节合口呼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