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县令智破奇案

国产动画片关于一个小知县破案的
1个回答2024-02-27 07:29
《小青天司徒公》,根据上海电视台主持豆豆演的《司徒公办案》改编的
智破奇案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07 10:58

智破奇案,中国电影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9年,根据程小青小说《狐裘女》改编;其主要剧情为:1935年上海,惨绝人寰的谋杀——老作家古鹏的私人秘书徐梦飞被杀的新闻轰动全市。随之竟有三个与徐梦飞有仇的人争认是凶手。真正的凶手究竟是谁?赫赫有名的大侦探霍桑对此进行了周密的侦破……另有同名儿童文学作品,陈磊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古代县衙里负责侦查破案的官是县令还是什么其他的官?
1个回答2022-09-17 11:09
县令主要审案做决定的,吏史或其他人解案。
诗圣智斗县令的故事告诉你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6 01:36
唐代诗圣杜甫50多岁时,携妻儿到沙头镇。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

药铺开张后门庭若市,却因此得罪了另外几家药铺的主人。他们买通了当地县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药铺。

有一天,百草堂进来一位书吏。只见他将手中的药单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县令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若缺一味配不齐,你们休想在这卖药!”药铺的伙计赶快拿过药单,一看愣住了,只见上面开的四味药是:“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伙计们忙去把此时告诉杜甫。

杜甫一听就知道这是故意来刁难的,拿过药单一看,便冷冷的一笑,随手取了四味药,走了出来。杜甫不慌不忙地说:“县令大人需要的药,我们药铺应有尽有。”说着,杜甫拿出四味药: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一只鲜李子,一颗干桃僵。

杜甫道:“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丞相,他是否‘行早运’呢?”“是。”书吏忙答。

“生姜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否‘行运迟’呢?”书吏又连声回答“是”。

“你看这红皮李子,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啊!”书吏无可奈何。

“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所以说‘不行运’了。”书吏无话反驳,拿起这几味“药”,灰溜溜地回去交差了
智力题: 破案的人选
1个回答2024-02-16 17:12
若A去,则D不去,E也不去,因为 A、E、F三人中要派两人去,所以F要去,因为 C、D两人中去一人,所以C去。至于B,"(4) B、C两人中去一人",所以你的答案错了,应为A,C,F三人去。或者B,D,E,F四人去也可以。
求文档: 急智破案故事
1个回答2024-02-22 21:03
1分钟破案里面的,你自己去买吧~~!!里面有很多能考验人意志及探索能力的故事哦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2-25 09:08
知县

1.从地位上来说,宋代知县的地位高于县令。尽管他们的职责和权力相似,但治安官的地位更高,因为它更接近统治者。
2.但无论是知府还是知府,文史资料中都记载两者的职责范围都非常大。
“知县”和“知县”都是中国古代的官名。这两个词很接近,听起来好像都是一县之长的意思。很多人分不清楚。甚至在很多小说和影视作品中,这两个词也经常被混淆。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两个字的意思却大相径庭。从历史上看,“县令”和“知府”在使用时间、隶属关系、发展路径、职权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知府大还是县令大,还有,知县是不是县令?
2个回答2023-07-15 16:22
知府大,县令小,知县就是县令
县令打岔的故事县令听错了那些字
1个回答2024-02-23 14:37
黎庶--梨树
百姓--白杏
小民--小名
小县令设计巧断案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2:45
汉朝的时候,有个十分能干的县令叫李贤,年龄大了,要告老归乡。按照当时的惯例,由他的儿子李崇顶替他的官职。
李崇只有18岁,虽说他从小跟随父亲,帮助父亲理事,得到不少锻炼,不过毕竟年龄太小,少不更事,李贤很不放心,对儿子是千叮咛万嘱咐。
上任的时间到了,李崇辞别父亲,带着几个随从,到寿春去当县令。
李祟到达寿春的第二天,就有两个人来县衙击鼓告状。
李崇细细地读完状纸,不禁作难起来:两张状纸上写的是同一件事,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来这案子不易审理。
一张状纸上这样写着:本地开豆腐店的苟泰,有个2岁的儿子,长得十分伶俐可爱。3年前的元霄节晚上看灯时,儿子走失了。去年的春天,他到西郊收豆腐钱,发现自己的儿子在本县大户赵泰伯家里。苟泰向赵泰伯索要儿子,赵泰伯不给。
另一张状纸是赵泰伯的。状纸上面先是写他妻子生下一子,模样如何可爱,天资如何聪慧,然后又说:苟泰在收豆腐钱时,如何看中了这个孩子,如何妄图占为己有,最后告苟泰企图强占他人亲生子之罪。
前任县令传讯过苟、赵两人的邻居,传讯过那个孩子,仍弄不清事实真相,便作为疑案存档,推给新任县令去办。
新县令李崇上任了,于是他们二人又来告状。
“青天大老爷,小人的孩儿被人拐了。”苟泰凄楚地哭诉说,说完怒视着赵泰伯。
“贼人敲诈!”赵泰怕申诉,“他竟敢冒认他人之子,如不从严治罪,王法何在?”
“大老爷,孩儿实为小人之子。”苟泰乞求说,“老爷明察,将孩儿判还小人!”
“启禀大人,孩儿确系小民妻室亲生!”赵泰伯赶紧申辩。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争执不下。
李祟听着两人的争执,同时思考着对策。
不一会儿,李祟连声吩咐:“速去赵泰伯家中,将那孩子抱来。”
孩子抱来了。果然长得可爱。
苟泰、赵泰伯以及县衙那些当差的,静悄悄地等候县令审案。
想不到,李崇开口说道:“你们暂且退下,改日审理。孩儿留下,由本官护理。”
满堂的人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李崇不动声色退堂后,吩咐亲信随从将那个孩子托给可靠的人家照看,让孩子们吃好睡好,吩咐要严加保密,绝对不准走漏半点风声。
一个多月过去了。
这一天,李崇又升堂审案,传讯苟泰和赵泰伯。
李崇神情严峻,对苟泰、赵泰伯说道:“此案已无法断清,那孩子突患急病,不及医治,不幸身亡!”
苟泰听说孩子死了,悲痛欲绝,痛哭不已,全身哆嗦,竟昏死过去了;赵泰伯却掩面干嚎,装模作样长吁短叹。谁真谁假,一清二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