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岱民唱大鼓选段

江西民间故事 (选段)?
1个回答2024-03-01 07:34
江西民间流传“十不得”   信江流经贵溪市境长约六十公里,称芗溪,以城南白芒洲古产郁金香草而得名(芗同香)。这一段江岸山石诡异,风光奇特,向为攀登浏览的胜地。民间流传的“贵溪十不得”便是对这些自然美景的巧妙概括。   (一)“挂榜山挂不得”   挂榜山,又名五面峰,地处市城西南五里。《贵溪县志》记此山“鸟道纡盘,奇石卓诡。攀箩结挂,多见淹留。下瞰平壤,城堞参差,渺在林际。”明代李梦阳诗云:“东华山北五面石,削成四面何嶙峋。”清人郑日奎赞道:“溪南多奇胜,首数五面石。”现仍可见巍峰屹立,陡峭如劈,形同悬榜半空,人不可攀,是以有“挂榜山挂不得”之谓。明代旅游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绕道山之东南,始得达其峰巅。据《徐霞客游记》载,五面峰之巅为佛宇峰,时山腰有僧寺,霞客曾于此避雨小憩。如今庙宇倾颓,仅存瓦砾了。倘循霞客足迹登高鸟瞰,可见信水横流,江桥雄踞,上下十数里间,竟有四桥依次,十分壮观。移目江北,则层楼错落,人行如蚁,城池街道尽收眼底。游人至此,如身处去端,清风迎面,松涛在耳,真不失为工余之一乐了。     (二)“一线天现不得”   自五面峰拾级南下,于峡谷中穿行百步许,即到一线洞天。此处山裂为二,其间不过十米宽,而直壁双耸,高近百米。真可谓人物于其内,隔天日于其外,实在是个展现不得的奇异所在,故而有“现不得”一说。据史载,唐吴面力出仕前曾于此建斋读书,人称潜谷先生,因而一线天又名潜谷洞。元朝赵孟兆页有诗云:“洞中即仙境,洞口是桃源。何殊五陵路,鸡犬自成村。”明人江如瑾《游一线天》有诗句曰:“石炼天能补,何余一线天。”《贵溪县志》对此洞也称颂备至:“洞壑奇峭,类神施鬼设。入其中,阝危塞幽琼。久之出坎,仰视寥廓,未尝不叹其虚诡自然也。”今人游洞,四季皆宜,但以春雨初晴为最佳。是时山水渗珠,飘然飞阵,触石一溅,细沫万千,映睛光而现七彩,化雨露而聚甘泉。明代乡人汪俅以“碎滴天浆声不断”以喻此景此情此声,也算
国王与魔鼓是什么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3:51
魔鼓。
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在非洲民间,首先对国王的魔鼓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其次对国王的魔鼓的魔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效果和反应等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对国王的魔鼓进行综合评价。敲响鼓后会变出大量的零食和饮料。埃夫里亚姆·杜克(EfriamDuke)是卡拉巴尔的一位古老国王。他是一个和平的人,不喜欢战争。他有一个很棒的鼓,当它被打时,其特性始终是提供大量的美食和饮料。
鼓书都有什么段子
1个回答2024-02-28 17:33

《亲生儿子闹洞房》、《麻将无罪》、《酒鬼》、《斗地主》和《楼上楼下》等等。

小晁小晁后面怎么接?
5个回答2023-01-08 08:26
.会被男子下次同心鼓得的是第五集最《爱情公寓》第五集当中我们看到的赵海棠,它就是一个梦泪的表现,小姚小姚的后面应该接的也是这句话。
岱宗的岱宗出处
1个回答2024-04-05 06:56

1、《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
2、《史记·五帝本纪》:“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
《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
3、杜猜宽甫《望岳》穗凯亮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孙悉

请说一说你喜欢的民间故事再选择其中一个细节丰富的片段写下来。
1个回答2024-01-20 13:06

我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里面的牛郎很善良,对老牛很好,把牛当朋友,

描写: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关于民风民俗的摘抄选段
1个回答2023-11-24 18:18
中秋节啦,在一起赏月,月亮像一个银盘一样钱在天空中,
击鼓戏民讲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8 10:36
击鼓戏民的寓意:(先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其中有部分是转载)

楚厉王遇到了紧急的敌情,就击鼓把老百姓召集起来守城。有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老百姓听到了鼓声,慌慌张张地赶去守城。厉王连忙派人去制止,并要派去的人转告说:“厉王喝醉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动,同大家开玩笑的。”老百姓听了都回家了。

过了几个月,真的有敌人入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以为又是国王喝醉酒闹着玩的,因而就没有像上次那样赶去守城了。后来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变更报警的信号,老百姓才相信。 。。。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这则寓言说明:
1、不能拿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
2、不论是谁都要自重,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3、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招致大祸。

下面参考资料:有个不错的读物网站你看看那吧,不错的哦。
击鼓戏民全文
1个回答2024-01-27 10:15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翻译:楚国的国王厉王有警令,用击鼓来让百姓实行保卫国家。(厉王有一次)喝酒醉了,经过时击鼓,民众震
惊,让人制止他,(他)说:“我醉了跟左右戏耍,经过时(就)击鼓(了)。”民众全都作罢。过了几个月,有警事,
击鼓但民众不到,(厉王)便重新发布命令说明民众这才相信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