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练习曲钢琴弹奏

钢琴练习弹奏
1个回答2024-04-30 10:58
其实弹的多了就好了,一首曲子不光要靠时间磨,更多需要你用心去琢磨,我现在就是每天练琴2小时不到,没事的时候拿着谱子自己琢磨,想着曲调,千万记着别傻弹,进度非常慢,用心去弹,别走神就行,一般中等曲子一天保证3个小时,一周摸熟是没问题,要精就得看自己怎么去提高了,这个人和人不一样

识谱快的人就是,弹得曲子多,眼睛看的速度能和手搭配到一起。就像你现在弹一个试唱的旋律(单手的)肯定拿起来就能弹,你刚学琴的时候能么?

一个道理,学的时间长了,就好了。

而且千万要注意根基,基础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扎实
钢琴练习琴和演奏琴有什么区别钢琴
3个回答2023-02-17 23:32
演奏琴一般都是十万以上的,像有的钢琴家比较大腕的就是上百万一台的演奏琴,我接触过几个钢琴家,很清楚。练习琴,一般琴行里的那种就是练习琴,你可以看得到,听音质就知道区别了
弹奏钢琴
1个回答2024-01-23 02:34
你这个是吉他谱,是六线的。一般来说,要看吉他谱来演奏钢琴的话,必须看懂它上面标记的和弦名称。 简单点说,比如阿桑的这首曲子,第一个和弦是Gadd9,就是钢琴上唱名是5的增九和弦,也就是57246 ,你弹钢琴时一定要有一个经过音是6的。 这么说不知道你懂不?
为什么钢琴会自己弹奏
1个回答2024-01-29 20:29
人的一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像电脑一样,新的电脑硬盘里是空的,需要我们输入各种程序和信息,存储的内容才能越来越丰富。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有意识无意识地无时无刻地不在为储存而学习。从学习说话到学习走路;从学习穿衣到学习执笔;从学习分清左右到学习认识钟表;从学习文字到学习算数…….除了吃饭和睡觉这些动物的本能不用学习,世上每个人脑中的每个技能都得一次次地从零开始学习。
人类的自我学习过程是有规律的,都必须会经历几个必经的阶段。最开始是对一种技能产生兴趣和好奇,随后变得越来越热爱,从而开始尽可能的在脑中捕捉和存储这种技能信息,产和模仿的欲望,在模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前进的阻碍,这时主动的向老师请教来解决问题,当老师传授方法后,通过科学的练习达到心中渴望得到的学习成果。
好奇心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动机和先决条件
开始学习一项技能需要内心强大的主动性的,它取决于最初好奇心。当学习者不具备这个先决条件时,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学生不爱听课,经常逃课,可在真正具有凝聚力和人格魅力的老师讲课时,平时那些逃课的学生都会早早来到课室去占座位,如饥似渴的去听课。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位老师极准确的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换句话说,他的教学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因为他找到想学习这门课的学生们共同急切想要学习的东西,和大家心中最疑惑又最想得到答案的东西。而且每堂课他都会给下堂课留下更加吸引人的悬念,这就像听评书,说大话书人总是在最关键时打断故事,一个“请听下回分解”让人吊足胃口。所以学生们才有如此大的动力去听这门课,等着老师下次来解开心中的谜团。一些教师在使用我们文化课学习当中常用的课本时也存在着这个问题。真正有效教育应该是能先挑起学习求知的动机,然后再加以教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生动的联系能力,使得学生们上完一课就充满好奇的期待下一次课。
“热爱”是坚持学习的根本动力
学习任何技能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唯有真心热爱才是永不懈怠的根本动力。
当代社会的现状使得我们的教育过程普遍存在不符合人正常学习心理次序的问题。比如说,当代中国的初级的古典音乐普及工作是做的很好的,现在全国大量的孩子在家长的设计下正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小提琴或钢琴等西洋乐器。不过从根源的学习动机来说,深究中国的家长心理,让孩子学习音乐普遍是出于一种“学一个特长,以后生活有出路”的初衷,虽然这并不为错,也确实是国情所致。而国外孩子学习音乐的动机多是因为浸泡在这个古典音乐环境中而真正产生兴趣,进而开始学习。所以从最初学习动机的区别来看,学习主动性的差距就显而易见。可是往往学习主动性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此情况下,着重保护孩子对音乐时,音乐欣赏可更有目的地进行,让其比较专题化。如学生弹奏莫扎特的奏鸣曲或变奏曲,平时就可以集中听莫扎特的各种类型作品,让其对莫扎特的风格、特点有专门的感受。亦可把音乐分为大的时期来欣欣赏,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就可以有意识地放在一起听听,感受他们共同点和不同点。
对初学的学生来讲,除了广泛的聆听和感觉外,更应着重对自己所学教材的熟悉和模仿。这方面老师的要求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明确音乐形象、情绪,并明确通过哪些弹奏方法来达到动听鲜明的弹奏。全国学习钢琴非常普及,而好的教师又不是到处都有,这时候则应借助于音像制品来促进教学。现在一些基本的钢琴教材都必须有示范的录音带甚至带讲解的录像带,这些音像带对教学能起到广泛的指导作用。
学生通过熟悉、模仿,逐步到有自己的独立音乐见解,具有生动的音乐感、表现欲,这就需要不断的听和熏陶。居住在大中城市的学生,有条件的要争取多听各种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必须多看多听现场的演奏。如果没有听现场音乐会的条件,也可注意收看电视中的音乐会转播。现在,这种机会还是经常有的,只要有心,是不会错过的。
多给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
再进一步,老师和家长要注意多给学生提供给别人表演的机会。孩子练了那么长时间,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表演给别人看,不是给家长和老师。能否在给人表演的时候把自己的音乐感发挥、表现出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每个学习音乐的人,都迟早要面对的。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人性格放得开,不在乎,甚至越有人看越得意,越来劲。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喜欢上台表演。但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提醒孩子的是,不要因过分兴奋激动而失控,弹得过快。要求孩子在演奏时既要保持投入、兴奋的优点,又要从容不迫,头脑清楚。对于一些性格较内向、胆子比较小而容易紧张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在演奏前多弹给人听,家里有客来,就让学生为客人表演,也可以带学生去别人家给人表演,也可组织几个学生一起开小演奏会,互相观摩比较,这有很大的捉进作用。
永远都是第一遍
钢琴用为表演艺术,难在表演时就这一遍。平时练百遍千遍,也许自己在家里弹得很不错,但是要别人承认你弹得不错,就必须在演奏这一遍时发挥好。有时我们很羡慕搞美术的,画一幅画,可以在家里一点点地去琢磨,去修改。一旦画好了,这幅画就永远不会再变化,除非作者想对其再加工。而我们的演奏,每次都要重新开始,在家弹好了,不一定上台演奏就能一样好。有时学生在台上弹错了,也许心里会说“我在家里弹得挺好的”,但谁都知道这样解释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在家弹好的那一遍,并无法弥补你在台上演奏这一遍的错误。也许有的学生会说“我下一遍就能弹好”,那也不行,因为无论是表演,还是考级、考试所承认的永远都是那个第一遍。为了弹好这个第一遍,我们都要做很多项式努力。对于每一个学习表演艺术的人,很主要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练习)的机会。
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找缺点
对于学琴的孩子,除了给别人弹(演奏),让老师和家长或请别人帮助自己发现错误和问题之外、也可借助录音、摄像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要把自己演奏的状况,录下来自己听,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优缺点,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因为人在有录音或摄像情况下演奏的感觉,比较接近演奏的感觉,与一个人无拘无束的弹(演奏)在心理上是不大一样的。这个过程也会有一些舞台演奏心理体验的。让孩子平常多经历这样一些锻炼,既有利于发现自己的毛病,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演奏经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正的演奏或考级中,能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使自己的技能及音乐得到正常发挥,以保证临场时把自己的音乐感觉比较自如地不打折扣的表现出来。具备自然的音乐感,才能去感染和打动你的观众。
钢琴弹奏
1个回答2024-03-22 04:48
将近在四个八度的和弦应该不是用一个手弹的吧?光是记谱都有难度啊。我的手属于比较小的,遇到九度十度的情况我会弹成琶音。
钢琴弹奏教学
1个回答2024-02-18 21:45
 钢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钢琴演奏是一门技术性要求很严格的艺术。在学生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练琴的方法占有最主要的位置,好的练琴方法能够做到大脑、手指和全身心的协调,做到练琴效率高方法得当;不好的练琴习惯是没有良好的放松状态,弹奏起来肌肉很紧张,头脑不能和身心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功不够扎实,使练琴失去效率,结果事倍功半,影响人才的培养。培养钢琴练习习惯比钢琴练习本身更为重要。要把培养良好的钢琴练习习惯放在钢琴学习中的首位,…
钢琴弹奏
1个回答2024-03-11 11:01
第一行左手:2-5-7-(65)-2
如何练习钢琴即兴伴奏?
1个回答2024-03-11 12:31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

学习好基本乐理、声乐、视唱练耳、和声基础、复调、作曲等专业知识,是学习即兴伴奏的必要前提,并要能把握这些专业知识的一般规则。比如,熟练各正副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原位及转为形式、能在钢琴上听辨他们的音响效果、和声的布局与终止式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具备扎实的钢琴基础,也是成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一个中种重要的因素,运用正确的弹奏指法、熟练各大小调音阶、琶音以及各级和弦的原位、转位等在钢琴上的相应位置。掌握多类配弹音型,多弹一些钢琴初级练习曲、最具代表性的基础钢琴曲以及多弹歌曲的正谱伴奏。对即兴伴奏的学习者会有客观的帮助。

另外,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不要追求急于求成,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就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在初学的过程中要有耐心,练习速度要放慢,一律都要讲求效果,遇到较难的片段配奏或歌曲配奏时,可以先试唱旋律,在曲谱上作和弦连接,然后在钢琴上找准相应的位置,先单手慢弹,在单手熟练的前提下,再双手慢速合练,弹多了,练多了,旋律自然会被记熟,双手弹奏相对熟练后,才能用歌曲要求的速度继续练习,最后再采用自弹自唱的方式练习,才可以试着为他人伴奏,要这样才能做到熟练流畅。

二、正确的练习程序是前提

1.试唱歌曲

首先,你拿到了一首生疏的歌曲,就要对它进行整体“扫描”,以至于对歌曲有一个总体情绪的把握。那么,要怎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歌曲的总体情绪呢?我们可以通过朗诵歌词来了解歌曲的背景、分析歌曲的内容,可以通过试唱曲谱来了解歌曲的风格、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可以通过旋律的变化和段落的划分来把握旋律的高潮、歌曲进行的速度等。这样,你才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2.安排和声

我们应该怎样为歌曲安排和声呢?根据歌曲的内容、体裁和情绪的需要,对歌曲的和声进行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对其每一个段落都要有清晰的布局。对歌曲开始的部分要安排好适当的和弦,每一个乐句的结尾要安排有终止式和半终止式,在高潮的段落,则可以用带有色彩性的和弦及功能性比较强的和弦来安排皆可。而其它的和弦则可以根据和声进行的原则来安排,但同时也要注意其音响效果,切记“离谱”,安排和声的同时可以在相应旋律之下标出和弦级数。配弹之时,你就会在无意识之中得到它的帮助。

3.选用音型

选用音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但是选用音型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要选好最适合歌曲的音型,首先对歌曲的节奏特点要有所了解,对歌曲的风格等内部状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可以选择相应的音型。至于怎么去了解、把握,我们在上面第一点已经阐述了。然而,选用音型,它又是在安排和声的基础上进行的,和弦确定了,结合相应的和弦连接的练习,选用最适合歌曲的音型就更为容易了。但是一首歌曲的音型往往不是单一的,往往都在两种以上,因为在不同的段落一般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可以以美国作曲家福斯特的作品《故乡的亲人》为例,在作品的三个部分之中,第一个部分就运用了琶音音型,而在第二部分即高潮部分用了柱式和弦,第三部分则又回到了柔和的琶音伴奏等。

4.长音填空

在一首歌曲之中,旋律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有长有短,有紧有松。然而,当旋律出现长音或休止时,正是即兴伴奏的用武之地,因为,在长音或是休止的地方巧妙地给予补充,往往会有很好的音响效果,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怎样去给长音填空呢?其实,长音填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用配弹歌曲所选伴奏音型填空,可用经过音、音阶、琶音等填空,可用八度、分解八度或半音阶填空,还可以用部分旋律或旋律加花填空都可以。比如:作品《长江之歌》就多处运用了琶音填空,作品《你是这样的人》、《月之故乡》就多处采用了音型填空,《桂花开放幸福来》就采用了旋律加花的方式进行填空等。

5.高潮处理

一首完整的歌曲,均可以分为多个部分,而且各个部分的情绪表现往往也不一样,情绪处理的手法也不尽相同。而歌曲的高潮部分则多选择反向进行的八度或和弦掀起高潮,用反向进行的音阶、同和弦换位、半音阶或琶音掀起高潮,用震音掀起高潮。比如:作品《乡音乡情》选用了同和弦换位掀起高潮,作品《那就是我》就是选用左手持续三连音,右手八度掀起高潮,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选用了半音阶上行掀起高潮,作品《在那遥远地地方》选用了琶音掀起高潮等等。增加一些变化和弦或者动力性强的色彩和弦来烘托气氛、增强紧张度。但是,高潮处理的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也要根据弹奏者的水平来选择,因为超能力地弹奏往往会给即兴伴奏者带来很大的困难。

6.前奏、间奏和后奏的安排

在每一首音乐作品的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之中,都会伴随有前奏、间奏和后奏,而处理好这些前奏、间奏和后奏又尤为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安排、处理呢?其实,处理这些问题也并不难。前奏的作用就是要预示歌曲的内容,为伴奏对象提示音高、节奏及速度等,将歌者以一种良好的状态带入到歌曲的情绪之中,人们习惯用歌曲的最后一句来作前奏,因为最后一句给人有一种稳定的感觉。也可以用歌曲的伴奏音型或者和弦结构的发展等做前奏;间奏在歌曲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承前启后,使后面乐段的引入显得更为顺利、自然。通常可用重复或变化的乐句作间奏,用前奏或前奏的一部分作间奏,用音阶式、琶音式或和弦分解等作间奏都可以;而后奏是整个音乐作品演唱结束时接着加奏的音乐片段,它能使歌曲的情绪和表现力更加完美,加强音乐的结束感。后奏构成的方法也很简单,可以用配弹歌曲所选择的伴奏音型来作为后奏,可以利用最后一个乐句作为后奏,也可以用琶音琶奏作为后奏等。

7.检验效果

在练习过程之中,如果对自己的弹奏有一定的把握时,便可以试着与演唱者配合,检验一下弹奏效果,若有不足之处再加以完善,并且要大胆地参加演出实践活动以锻炼自己的胆量,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自己的即兴伴奏的弹奏能力。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

在实践中锻炼心里素质也是学习即兴伴奏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来提高我们上台弹奏的心理素质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讨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性的时间艺术,不像美术、文学、作曲那样,可以在作品完成前进行充分的修改和补充。所以,在多数即兴伴奏者的心中都会有一种空洞的感觉,在上台弹奏之前都难以避免会有一种紧张感。为歌唱者伴奏的过程中,尤其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自己的精力往往会非常的集中,心里总会有平时不会想的很多问题,这对正常水平的发挥是有影响的。比如:对歌曲的间奏我该怎么处理、高潮部分应该用什么沈阳的方法进入等等。这些“精力集中”都会破坏了平时练习的正常反映状态,有时还会导致大脑突然“死机”,一片空白,就造成伴奏中断。但是,当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随机应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主题。这样,对整个乐曲的伴唱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在自己心中建立一个自然的“伴奏程序”,即在平时训练中,尽可能仔细地研究好各种类型乐曲的伴奏方法,将其前奏、间奏、后奏等应该注意的细节都考虑进去,做到心中有数。在关键时刻遇到“病毒”跳出来“攻击”时,就能做到早有准备,应付自如了。

所以,当你上台伴奏时,争取不要想任何的东西,只需牢牢地记住自己的“伴奏程序”尽可能地配合歌唱者而弹奏即可。当然,能够进入一种陶醉的状态也不是坏事,有时在这种状态下伴奏,往往会有神奇的带动效果,才真正能做到以情(琴)带声,以声带情(琴),声情(琴)并茂。这样,即兴伴奏与作品内容的表现更能得到保证,演唱的效果也会更高一筹。

其实,配合演唱者共同完成音乐作品要表现的内容就是即兴伴奏者的根本任务,在舞台表演中,伴奏者虽然与演唱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但值得伴奏者注意的是:自己一定要无条件的支持演唱者,哪怕对方犯了明显的错误,也要“顺着”他将音乐进行下去。因为此时,演唱者是处于观众关注的焦点。还有,如果演唱者犯了什么错误时,伴奏者还有义务用“音乐交流”的方式来援助演唱者扭转自己的错误。不然,就有可能使现场气氛变成“僵局”。比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突然忘记旋律时,伴奏者应将其声部的旋律用一定的方式弹奏出来,帮助演唱者恢复中断的记忆。如果还是记不起来的话,则可以将音乐接到一个有前奏的段落的开始,慢弹,让搭档有足够反映的时间,再重新开始演唱歌曲。这就是说,当遇到演唱者忘谱的情况时,伴奏者要尽量不要让音乐中断,并要设法帮助演唱者解决演唱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歌唱者的情绪情感充分地得到发挥,作品的内容充分地得到展现。

综上所述,有了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做到多唱、多听、多弹、多练、多实践,才善于辩别配弹音响效果的优劣,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即兴伴奏的配弹技能,从而获得“快”、“准”、“好”的弹奏能力,使自己即兴伴奏的弹奏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

弹钢琴节奏有问题怎么练?
1个回答2023-10-18 22:46

我自己孩子学钢琴到了一定阶段,节奏也出现察樱了问题,常常越弹越快,然后就会错过一次休止符,或者两拍、四拍的节奏没弹足。

针对越弹越快的问题,钢琴老师建议他使用节拍器。虽然说,节拍器的使用对于演奏的艺术性有所破坏,但是能够帮助孩子控制节奏,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后,即使局没孝撤掉节拍器,也能够很好地保证节奏统一。

针对弹错拍子的问题,钢琴老师教了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唱谱,而且是边唱边打拍子。说直白一些,就是一边拍手一边唱谱,两拍就唱成X2,四拍就唱成X234,休止符就唱成空2或者空234(根据拍子数)。据老师说,一边唱谱一边打拍子,很容易能够发现拍子数错的地方,然后可以及时纠正。桐稿等唱熟了,再上琴弹,就基本上不会错了。

最后,不管曲子练得多熟了,也一定要保证一定遍数的看谱弹,而不是全部背谱。因为在看谱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特别是能够及时纠正节奏上的小问题。

以上都是孩子钢琴老师教的一些小方法,个人觉得还是挺管用的,你也不妨试试。

贝多芬创作的所有钢琴奏鸣曲有哪些?注意,只是钢琴奏鸣曲,我要练习弹的。
3个回答2022-07-25 01:24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一共有32首,这32首里比较流行的,就是《月光》、《悲怆》、《热情》、《告别》,莫扎特的呢可以弹一下K.331\K.331\K.311,如果有可能的话,跟别人一起弹一下K.448也是很好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