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小岗村花鼓词

安徽凤阳的小岗村是怎样得名由来的
1个回答2024-03-15 21:32
小岗村因地形地势而得来的村名
小岗村地形地貌:
小岗村地处江淮分水岭,都是丘陵地,土地高低不平,落差最大达3米。
村名历史沿革:
明朝初年,小岗村民祖先从北方迁居而来,村名因地势隆起而得名。
凤阳花鼓简谱(安徽民歌)
1个回答2024-01-21 00:36

  《凤阳花鼓》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安徽民歌,下面就来看看闪靓儿童网整理的歌曲简谱吧。

  歌词

  左手锣 右手鼓

  手拿着锣鼓来唱歌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

  只会唱个凤阳歌

  凤阳歌啊 咿呀哎呦

  得儿铛铛飘一飘

  得儿铛铛飘一飘

  得儿飘 得儿飘

  得儿飘 得儿飘飘飘一飘

  得儿飘飘飘一飘

  凤阳花鼓 安徽曲种。

  形成于安徽省淮河两岸。明清两代,由于凤阳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清人赵翼《陔余丛考》中《凤阳乞者》条写道:“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当年凤阳花鼓演唱者多为妇女,往往是姑嫂二人对唱。一人系细腰鼓,一人提碟形小锣,称为花鼓女。演唱时,一般是二人坐在一条板凳上坐唱,段落之间敲锣击鼓,无丝弦伴奏。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双条鼓代替细腰鼓,即演唱者左手执小鼓,右手持双鼓箭击鼓。花鼓艺人从各地带回了多种民间歌曲和音乐,逐渐丰富了凤阳花鼓的声腔,并演变出多种歌舞形式,但都以传统的花鼓调为基础。最原始的唱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传说这首歌词是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凤阳之后传唱起来的,含有动员贫苦农民揭竿而起的意思,因而代代相传。凤阳花鼓流传南北很多地区,对各地的曲艺在曲调、表演形式等方面都产生过一些影响。凤阳花鼓没有长篇传统书目,演唱内容多为爱情故事。唱法比较自由,重点词句可以重唱,有时连说带唱。


为什么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们要冒着巨大风险进行改革
1个回答2024-01-12 10:33
摆脱极度贫困的局面。贺团根据安徽官网查询显示,凤阳小岗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与其他地方一样遭遇了难于致富的困境,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仔拍孝,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岗人在经历了一系列思索后,认识到“无工不富”,并开始创办企业,同时向外转移劳动力,因此凤阳小岗村要冒着巨大风险进行改革。安徽省,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市,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念稿东连江苏省,西接河南省、湖北省,东南接浙江省,南邻江西省,北靠山东省,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安徽凤阳小岗村当年的“大包干红手印”是真的吗?
2个回答2022-06-29 17:59
是真的。历史书上有,在初中二年级下册。还有在电视剧永远的忠诚里也提到了。
凤凰岗村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08 01:15

凤凰岗村地处塘厦镇南部,东面环山,西面靠近广九电气化铁路,南面与凤岗镇接壤,北面与塘厦镇128工业区相连。有一条驰名中外供水给香港的东江河在该区穿过,还有一条现代化的准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到塘厦火车站只需三分钟,到达深圳35分钟即可。

安徽凤阳出了个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5-08 10:28
朱元璋,明太祖
花鼓戏是安徽凤阳的的还是湖南的?
1个回答2023-01-25 05:20
安徽的是凤阳花鼓戏,它和湖南的花鼓戏不一样,
安徽凤阳小岗村生死文书上为什么有20个红手印,不是18个人吗?
1个回答2023-08-18 20:16
这什么跟什么啊?
我们怎么知道一个小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呢?我们又不是那里的人。
凤阳花鼓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6-02 03:14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9 06:05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

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

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