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琴书秦英征西

校徽象征 意义
1个回答2024-05-07 22:58
校徽意义重大,校徽含义往往蕴含了特殊的意义,特别像一些历史悠
久的名校校徽,著名大学校徽和一些国外校徽大多由名人结合学校特点而设计。
譬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闻名中外高校的校徽标志。
在老一代知识分子心目中,佩戴校徽有一种自豪和荣耀感,也是对母校的归属之情。而如今的一代学子,对佩戴校徽则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想佩戴,又觉得不好意思。另外校徽的质量不过关也有关系,胸针脱落造成徽章遗失。
宋徽宗《听琴图》琴曲名字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3-09 02:37

北宋·宋徽宗《听琴图》原文:

吟徵调商灶下桐,

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

似听无弦一弄中。

白话释义:我们的古代,礼、乐、诗、赋,也就是一大三小棵的松竹树。或者黄冠缁服,或者纱帽红袍,或者纱帽绿袍,或者蓬头童子,颤颤悠悠声,悉悉索索听,虚虚实实境,不愧是老手,真要“哀家”绰绰有孙埋余的想不尽。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听琴图》画中是以宋徽宗为中心,以他“溺信”道教为背景,因此是有迹可循的。这不是一般的人物肖像画,而是有真实的事件为依据。其中有许多有关政治、宫廷、宗教方面的内涵。从画中解读出发,并以《宋史·徽宗本纪》相印证,由此追踪《听琴图》的作年。

其中最突出的记载,就是政和七年(1117年),恰恰也是《听琴图》的创作年代。这一年可以看作宋徽宗也是北宋王朝政治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的标志。

据史书记载:“二月辛未,改天宁万寿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甲子,会道士二千余人于上清宝篆宫,诏通真先生林灵素,谕以帝君降临事。……乙亥,幸上清宝篆宫,命林灵素讲道经。”“四月庚申,帝局差讽道策院上章,册己为教主道君皇帝。”

这是徽宗崇信道教,历年活动的一个最高潮,就是“册已为教主道君皇帝”。而《听琴图》中,徽宗本人,穿的是一身道服,正是以“教主道君皇帝”的崇高身份自居。

所以,《听琴图》所描绘的正是宋徽宗在政和七年则腊蚂四月册为“教主道君皇帝”以后,与朝中权臣接见,抚琴论道,暗通心曲的艺术场景。其作年正是在政和七年(1117),徽宗以“教主道君皇帝”的双重崇尊身份的艺术记录和历史纪念。

团徽象征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8 21:24

团徽象征意义如下:

1、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列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全国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2、象征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亲切教导下,紧密团结全国青年、高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旗帜,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3、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继承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远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团徽的涂色为金红二色。团旗的旗面和绶带为红色,团旗上的五角星和环绕它的圆圈、旗边、旗杆、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中国共青团五个字均为金色。

团徽的内容:

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象征着共青团在党的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1、齿轮:表示中国共青团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努力发展,成长到今天的。

2、麦穗:象征着劳动和收获。表示中国共青团付出了很多劳动财收获了今天的硕果。

3、初升的太阳:象征的清晨,开始和希望。共青团的未来发展有着无限可能。

宋徽宗与琴
1个回答2023-11-21 20:13
宋徽宗(公元 1082 年— 公元 1135 年)即赵佶,原籍河北涿县,宋神宗之子,宋哲宗之弟,哲宗崩后,即位为北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

金兵南下攻宋时,他把帝位专予宋钦宗(赵桓),自为太上皇。后金兵灭北宋,他与钦宗皆被虏至北方,最终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宋徽宗赵佶,不但书画是行家里手,对古琴也情有独钟。邓椿的《画继》、汪柯玉的《珊瑚网书画跋》载:政和年间,宫中不仅有书画院,还设有琴院。

徽宗将天下制琴的能工巧匠招至琴院,切磋技法,研制精琴,造就了曾智仁、卫中正、朱仁济、马希亮等一批制琴大师。他还设立了乐坛,常常举办古琴竞比活动。宋徽宗嗜琴成癖,他不但自己做琴、弹琴,还是懂行的古琴收藏家。他到民间四处寻觅好琴,将古今名琴藏于“万琴堂”中。

他痴迷于古琴世界,将自己对古琴的所思所想绘成《听琴图》以表所悟,此画意境高远,似琴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他对琴文化极为重视,除其本人是琴家以外,他还在内府设“ 万琴堂 ” (百琴堂),广罗天下珍贵名琴,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
秦英征西的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3-17 05:28

唐朝秦琼之子秦怀玉随殿下征西,被番将苏海(苏定方之孙苏宝童)率兵围困。秦怀玉的公子秦英在金水桥附近打死仗势欺人的国丈詹太师,并训斥贵妃。秦英之母银屏公主绑子上殿请罪。皇帝要斩秦英,从沙场返回搬救兵的鲁国公程咬金坚决要求唐皇赦秦英之罪。长孙皇后讲情,公主赔礼,秦英戴罪出征救父亲。
唐皇准备选将征西,开国元勋的公子们比武待选。驸马秦怀玉(秦叔宝之子)之子秦英举起两个石狮子,战胜了武状元詹虎等人,夺魁挂帅征西。 秦英征西,到对松关,罗章(罗成之孙)斩守将洪江、洪海。洪月娥为兄报仇,战罗章,却又爱慕罗章,故意不取其命。罗章受伤,在骊山老母之徒李月英家病愈,与李月英成亲。洪月娥去找罗章,也嫁给罗章。罗章与秦英大破对松关。而三阴阵又须洪月娥才能攻破,罗章回家求两位夫人出征破敌。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妻樊梨花率兵增援秦怀玉。罗章请了二位贤妻破阵。王禅老祖助阵,大败西凉军,苏海被擒。

安徽卫视台寻秦记什么时间放一天几集
1个回答2023-02-09 13:41
打电话问一下
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
1个回答2024-05-24 02:50

徽派陪渗建筑的主要特征: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芦团脊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或启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

秦英征西评书文本?
1个回答2024-03-08 05:03

《秦英征西》及姊妹篇《续秦英征西》等是传统戏曲、说唱、评书等文艺形式常加以表现的隋唐故事之一。

这本书是按故事情节是《薛刚反唐》的前传,《秦英征西》叙秦琼之孙、秦怀玉之子秦英征西的故事,此书上接《薛丁山征西》。 按:西河大鼓艺人,把《薛仁贵征西》称作“大西唐”,把《薛丁山征西》称作“少西唐”,把《秦英征西》称作“小西唐”。历史上的唐朝,没有西唐、东唐。艺人是把唐将征西,称为“西唐”,又因主人公的老少,书的大小,而有《大西唐》、《少西唐》、《小西唐》之名。

文征明和文徽明是一个人么
1个回答2022-12-12 03:38
文征明和文徽明是一个人。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他是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世称“文衡山”。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求!林徽因散文的特征
1个回答2023-05-07 21:36
林微因的散文作品虽然不多,但篇篇来自心灵的深处,散发着悠悠诗意与脉脉情理,流荡着纯真的美质—诗性美。其诗性美在情感方面体现为真诚,细腻;在精神方面体现为智性,坚韧;在语言方面体现为流丽,诗意,画意美。
散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挚的情怀。萧乾就这么评价她:“徽因自己写的不算多,但她的写作必定是由她心坎里爆发出来的,不论是悲是喜,必觉得迫切需要表现时才把它传达出来。”这种由“心坎里爆发出来的”,迫切需要表现时才把它传达出来的写作特点决定了林徽因作品情感的真挚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