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碧园评书

长弘化碧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2-12-25 04:43
“铁血丹心”之意。
苌弘化碧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0 21:23

苌弘化碧成语典故,如下:
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出处】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庄子·外物》
【解释】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忠诚
【相近词】三年化碧
【示例】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苌弘化碧的成语用法
1个回答2024-02-29 00:00

苌弘: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

用 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辛弃疾《兰陵王》:“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
  温庭筠《马嵬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秋瑾《饮酒》:“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苌弘化碧的典故是什么啊?
1个回答2024-01-18 22:39

苌弘化碧成语典故,如下:

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出处】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庄子·外物》

【解释】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忠诚

【相近词】三年化碧

【示例】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苌弘化碧典出何处?
1个回答2024-02-24 19:24
苌弘化碧

典出《庄子 外物》
 
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所指为公元前490年即周敬王三十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苌弘死于蜀(今四川),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

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
苌弘化碧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29 00:00

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出处:《庄子·外物》

成语苌弘化碧?
1个回答2024-03-03 17:53

苌弘化碧

[拼音]

cháng hóng huà bì

[释义]

苌弘: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

苌弘化碧成语的出处来源是那里?
1个回答2024-02-23 00:19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苌弘化碧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3-02 19:28
蒙冤而死或衷心不泯
长弘化碧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6-19 01:36
东周时,有一位大臣叫苌弘,对周景王忠心耿耿,却遭谗臣陷害,被放逐蛮荒蜀地,苌弘含冤而死.当地人怜惜他,埋葬他,三年后,人们发现他的血化成碧玉. 
 所以人们用这个成语形容忠心含冤之义士.也形容碧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