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海丝非遗南音

泉州海丝申遗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3-11 11:43
申报世遗是为进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这些文物点有着明显的区别。如,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九日山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定的名气,相应的保护举措也做得不错,但文兴古渡口等就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当年,这些点作为代表性遗址,曾进行了相应的整治,但并没有坚持,后来一度暂停。这也是造成如今这些代表性遗址环境参差不齐的缘故。
不要只是重在申报,要有持久的保护举措。如德济门遗址广场,如今杂草丛生,许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价值在哪里。申报世遗,其实就是为了提高这些遗址的知名度,进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广东和港澳的非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19:52
1.粤剧2.广东音乐3.茶艺4.粤曲5.狮舞6.粤绣7.潮剧8.蜈蚣舞9.佛山木板年画10.惠东渔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2020年12月,随着“太极拳”和“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的申遗成功,中国已有42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05:29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20:31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5 04:38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08:44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1、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裤陵音保持这一遗制。

2、高甲戏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3、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颂纯悉文化遗产之一。

4、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市泉港区,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

5、泉州花灯

泉州花野乎灯是福建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起于唐代,泉州花灯盛于宋、元,并延续。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泉港区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4-27 08:26

卢琦

卢琦(1306~1362年),字希韩,号奎峰、立斋,惠安后龙峰尾(今属泉港区)人。

他又是元代一位大诗人,为元末闽中文学四大名士之一,著有《奎峰文集》10卷、《诗集》12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惠安县志》评价其诗“出元代三十大家之上”。

王忠孝

王忠孝(1593—1667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生,字长儒,号愧两,南埔乡沙格村人。

崇祯元年(1628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在中央财政部门管籍帐和田赋之事。

康熙六年(1667年),王忠孝病殁于台湾,享年74岁。

王忠孝是一位大学者,述作颇丰。

著有《回居录》、《孝经解》、《易经测略》、《四书语录》及诗集、文集等。

他的遗著后人辑为《王忠孝全集》锋氏,共12卷。

黄文惠

黄文惠字仲晋,明惠北忠恕乡六都前黄(今泉港区前 *** 前黄村)人。

生于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卒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

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高崇谷榜举人,终官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市)知州。

黄文惠出生于数代书香门第,父亲曾是县学庠生。

他自幼聪颖好学,且性格刚毅。

郭良

郭良,字复吾,号北洲,泉港区山腰镇前郭自然村人,生于明朝正德十一年,卒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16年—1587年),享年72岁。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年)登进士,累官北京刑部主事至广东参议,万历六年三月十三(1578年)因病退休。

《上郭郭氏家谱》记载明隆庆皇帝钦赐圣旨八道,褒扬郭良“佐朕维新之化”“共成弻教之凤”“赋政端严 裼躬澡洁”“积有年劳 贤声丕著”等,《福建通志》“署提学,以身律诸生”,《云南通志》“去滇之日,行李萧然”,《泉州府志》“正直忠厚、为世所宗”,《惠安县志》“宦履所至、皆有循绩”,《墓志铭》“吾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使入,而以贿入乎”等等,还有更多的“德才义孝廉”传统美德的文字记银庆散载。

黄正元

黄正元,字抡卿,号舜廷。

清惠北鳌塘铺前黄(今泉港区前 *** 土楼村)人。

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清穆宗同治差散十二年(1873年)中武举,光绪三年(1877年)中武进士。

授御前侍卫,武翼都尉,诰封修职郎。

泉港区近代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5-20 22:58
林凤良非法集资5亿,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泉州海丝文化介绍?
1个回答2024-02-20 15:12

海上丝路,泉州起航 作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的多元文化大观、多彩的文化遗产以及悠久的对外交流。

世遗泉州遗产点:安平桥
1个回答2024-03-24 09:27

  安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泉州与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同时,安平桥的建成是包括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又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积累。

安平桥

  

【选址】

   安平桥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奇迹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这里是泉州与其南侧的漳州、广州等地区联系的要道。因桥上五华里,俗称“五里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   

【整体介绍】

   平桥始建于1138年,建成于1152年,由僧侣、商人、政府官员和当地民众等合力建造。桥体为东西走向,桥长约2255米,桥面宽2.9-4米,条石铺就,两侧护以花岗岩栏杆。共有石砌桥墩360座,有长方形、单尖船形、双尖船形等式样。桥墩之间横架巨型石板作为桥面,石板长5-11米。

  安平桥上及周边建有多座附属建筑。桥东端建有瑞光塔、桥头亭、桥中的水心亭,桥西端有海潮庵。桥身中段水中还筑有4座方形小石塔,均起到护佑商旅平安的作用。水心亭规模最大,与桥同期建造,又称泗洲亭、中亭,原供奉泗洲佛,后改供观世音菩萨,周围保存有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柱旁还立有两尊护桥石将军雕像,系宋代石雕作品。桥东、西两侧建望高楼、听潮楼两座隘门。桥身中段建有两座雨亭,供过往行人休憩避雨。

【白塔】

   白塔,又称“西塔”、“瑞光塔”、“文明塔”,位于安海西畔安平桥头超然亭的东北侧。该塔通高20.55米,为五层六角楼阁式砖石仿木结构,每层均有六个塔檐,除最高层有六个拱门外,其余四层只有对着安平桥的西面筑一拱门,余下五面只筑拱形龛,塔顶有一巨形葫芦,内空心,第四层起有圆木塔心柱支撑塔盖和塔刹,有旋梯可上;外涂白灰土,俗称“白塔”。底座为石构,特别是六角形基座拐角处均有一尊石浮雕力士承托,每个力士造型各异,动作夸张,表情极为生动。塔下有石栏杆围护。

  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系安平桥建成之年,乡人以造桥余资建造,作为安海港航标塔,建成后“金标涌地,映荫海市万家”之誉,明、清间多次重修,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后曾易名“文峰塔”,白塔由航标塔赋予文峰塔功能,古代曾有“白塔点灯,金榜题名”的佳话广为流传。 

  安平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又有所创新。首先,桥墩基础采取“睡木沉基”法,即在打入海底的木桩之上再横卧一层木桩,其上再砌筑石桥墩。这一做法既可加固地基,又可使地基平整。相较于洛阳桥使用的抛石为基的筏型基础,这一做法既节省石料又节约人力。其次,在桥墩的设计上,由于桥跨越多个港道,港道有深有浅、水流有缓有急,设计者非常注意港道地质的变化,根据海潮洪水的流速、流向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在不同位置分别设置长方形、单尖船形和双尖船形三种桥墩,因地制宜。这是海洋贸易带动的泉州大量桥梁建造实践中积累、发展出的先进技术。

【超然亭】

   也称“桥头亭”,祀观音,面阔一间,砖木石结构,以桥亭为拜亭。明代重修,清道光年间,分香水心亭佛祖于此奉祀。 

【澄渟院】

   澄渟院门匾石刻“澄渟院”三字,署名“沙门一音”及“李瑞美号”,两旁是“寒山”、“拾得”石刻浮雕像,石门楹联石刻“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是弘一法师亲笔题写的。1938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弘一法师由漳州经同安梵天寺走过五里桥来到安海,就驻锡五里桥上的水心亭澄渟院,达一个月之久。期间,许多安海地方人士慕名前往拜访,曾多次应邀在金厝祠堂向安海民众讲佛经,后辑为《安海法音录》一卷。当时,弘一法师乐与安海绅商学各界他们交往,并以书法广结善缘,据考达300多幅,一时传为佳话。值得一提的是,1948年12月,弘一法师的高足丰子恺先生曾携其女丰一吟专程来此寻觅瞻仰其师的遗迹,住进弘一法师曾住过的澄渟院。

【望高楼】

   望高楼系拱形门的两层石牌楼,俗称“隘门”,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东西朝向,两层楼阁式,砖石结构,铺设楼板,下为拱门,桥从拱门通过。楼上嵌有楷书“望高楼”、“金汤永固”等石匾额和石刻,是清同治三年甲子仲冬重修时黄章烈所题。望高楼的另一面朝西,门上一方石匾题有“寰海镜清”。 

【中亭】

   桥中段处的憩亭称水心亭,俗称“中亭”,因早期奉祀泗洲佛,也称“泗洲亭”。 

  明崇祯郑芝龙修中亭,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把桥上所有建筑物全部焚毁,中亭也在其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复界后,施琅即予修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中亭西侧填海建寺,以亭名寺,即称水心亭。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福建陆路提督蓝理筑西埭,以海土填水心亭两旁,阔十丈,长一里许,盖屋168间,建了一里长的街市。后蓝理被罢职,中亭市遭毁。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水心亭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殿后舍,以桥亭为拜亭。中门立柱镌“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为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中亭时由黄恩承撰立。殿中祀奉释迦牟尼,陪祀观音大士和势至菩萨,中亭有二尊宋代护桥石将军,躯高1.6米左右,披甲执剑,形象威武。

  中亭是碑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可称其为小“碑林”。这里有历代修桥的碑刻,共有十几方。现存最早的石碑是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的《重修安平桥记》,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修建安平桥现存最早的石碑。有明万历庚子年(1600年)所立的《水心亭碑记》、崇祯十一年(1638年)所立的《水心亭记》、清雍正五年(1727年)所立《重修安平桥记》和《重修安平西桥碑记》以及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所立诸碑,均说的修桥之事,从工程技术、人文艺术、文物考古都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亭前埕有一石塔,塔身八角形,高三层,塔檐层层收分,节形塔刹,通高5.8米,底层八面各雕莲花图案,二、三层各雕8尊佛像,其中三层有一龛祀泗州佛。

 

【听潮楼】

   位于水头镇入桥处,俗称“隘门”,造型同安海桥头望高楼,清嘉庆戊辰年(1808年),重修,两层楼阁式,砖石结构,铺设楼板,下为拱门,桥从拱门通过。

【海潮庵】

   位于水头旧街口南侧,为安平桥的桥尾终点,占地16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祀“三世尊佛”。

  安平桥作为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为研究我国的桥梁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