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囚钟仪操南音

楚囚出自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00:22

“楚囚”指春秋时期被晋国俘获的囚犯,出自《左传》,在《晋书》和《世说新语》中都出现过,后来用来比喻人处于困境,只知在一起悲痛伤心却无所作为。

楚囚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04 09:08

楚囚讲述的是汉代人钟会出川求仕,初入长安时的情况。具体来说,这个故事描绘了钟会如何被视为“楚囚”的窘境。楚囚是古代汉语,原意指拘禁在囚车里的人,后来引申为初出茅庐、涉世不深的人。在这个故事中,钟会刚刚走出家乡,进入长安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他看到了许多他从未见过的景象,也遇到了许多他从未遇到过的人。


钟会感到自己像是一个被拘禁在“楚囚”车中的囚徒,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那么的陌生,同时又那么的充满挑战。他试图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学习新的规则,结交新的朋友。但同时,他也感到了迷茫和孤独,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将何去何从。


总的来说,“楚囚”的故事传达了一种人生的初体验,描绘了一个初入新环境的人的困惑、孤独和无助。这个故事鼓励读者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事物和人。

南冠楚囚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1 02:55

晋侯视察军用仓库,见到钟仪,问人说:“戴着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谁?宫吏回答说:“是郑人所献的楚国俘虏。”晋侯让人把他放出来,召见并且慰问他。钟仪行再拜之礼,叩头。晋侯问他家世代所作的官职,他回答说:“是乐官。”普侯说:“能演奏音乐吗?”钟仪回答说:“这是先人的职责,岂敢从事于其他?”晋侯命人给他一张琴,他弹奏南方的乐调。晋侯说:“你们的君王怎么样?”钟仪回答说:“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晋侯再三问他,他回答说:“当他做太子的时候,师、保事奉着他,他每天早晨向令尹婴齐、晚上向大夫侧去请教。我不知道别的了。”晋侯将这件事告诉了范文子。范文子说:“楚囚是君子啊,说话时举出先人的官职,这是不背弃根本;奏乐,奏家乡的乐调,这是不忘记故旧;举出楚君做太子时候的事,这是没有私心;称二卿的名字,这是尊崇君王。不背弃根本,这是仁;不忘记故旧,这是信;没有私心,这是忠;尊崇君主,这是敏。用仁来辨理事情,用信来保守它,用忠来成就它,用敏来推行它。事情即使很大,也必然成功。君王何不放他回去,让他结成晋、楚的友好呢?”晋侯听从了范文子,对钟仪重加礼遇,让他回国去促成两国友好。
选自《左传·成公九年》

南冠,楚囚 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27 21:44
南冠楚囚 ( nán guān chǔ qiú )      【解释】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出处】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示例】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唐·赵嘏《长安秋夕》诗) 夜半呻吟杂啸歌,南冠何幸近名词。(民国·田汉《南京狱中·赠陈同生》)   【用法】作宾语;泛指囚犯或战俘。   【故事】公元前584年,楚共王兴兵伐郑国,晋景公出兵援郑,大败楚军。楚官员钟仪被俘,囚禁在军需库中,他每天戴着楚国的帽子面南而站,思念自己的祖国。两年后,晋景公发现了他,请他弹琴,并亲自释放他回楚国,让他为两国和平出力
南冠,楚囚 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3-01 10:45
南冠楚囚 ( nán guān chǔ qiú )      【解释】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出处】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示例】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唐·赵嘏《长安秋夕》诗) 夜半呻吟杂啸歌,南冠何幸近名词。(民国·田汉《南京狱中·赠陈同生》)   【用法】作宾语;泛指囚犯或战俘。   【故事】公元前584年,楚共王兴兵伐郑国,晋景公出兵援郑,大败楚军。楚官员钟仪被俘,囚禁在军需库中,他每天戴着楚国的帽子面南而站,思念自己的祖国。两年后,晋景公发现了他,请他弹琴,并亲自释放他回楚国,让他为两国和平出力
南冠,楚囚,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22 07:15

南冠楚囚(nánguānchǔqiú)    【解释】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示例】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唐·赵嘏《长安秋夕》诗)夜半呻吟杂啸歌,南冠何幸近名词。(民国·田汉《南京狱中·赠陈同生》)  【用法】作宾语;泛指囚犯或战俘。  【故事】公元前584年,楚共王兴兵伐郑国,晋景公出兵援郑,大败楚军。楚官员钟仪被俘,囚禁在军需库中,他每天戴着楚国的帽子面南而站,思念自己的祖国。两年后,晋景公发现了他,请他弹琴,并亲自释放他回楚国,让他为两国和平出力

楚囚对泣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3-10 13:52

chǔ qiú duì qì

成语释义 楚囚:指被俘到晋国的楚人钟仪;后比喻处于危难窘迫境地的人;对泣:相对哭泣。现泛指处于危难窘迫之境的人相对而泣。

成语出处 宋 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后千年。”

感情色彩 贬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相对发愁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悲观失望,束手无策

反义词 谈笑自若,败而不馁;

成语例句

今日之行,荣于登仙,诸君何至作楚囚对泣耶?(清 陈康祺《郎潜记闻》)

南冠,楚囚,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23 10:34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楚囚对泣成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4-21 02:32
楚囚对泣
[释义] 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
[出处] 宋·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楚囚对泣后千年。”
张仪说楚的故事 张仪的名言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0 16:49
作品原文
张仪之楚,贫。舍人怒而归。张仪曰:"子必以衣冠之敝,故欲归。子待我为子见楚王。"
当是之时,南后、郑袖贵于楚。张子见楚王,楚王不说。张子曰:"王无所用臣。臣请北见晋君。"楚王曰:"诺。"张子曰:"王无求于晋国乎?"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国。"张子曰:"王徒不好色耳?"王曰:"何也?"张子曰:"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楚王曰:"楚,僻陋之国也,未尝见中国之女如此其美也。寡人之独何为不好色也?"乃资之以珠玉。
南后、郑袖闻之大恐,令人谓张子曰:"妾闻将军之晋国,偶有金千斤,进之左右,以供刍秣。"郑袖亦以金五百斤。
张子辞楚王曰:"天下关闭不通,未知见日也,愿王赐之觞。"王曰:"诺。"乃觞之。张子中饮,再拜而请曰:"非有他人于此也,愿王召所便习而觞之。"王曰:"诺。"乃召南后、郑袖而觞之。张子再拜而请曰:"仪有死罪于大王。"王国:"何也?"曰:"仪行天下遍矣,未尝见人如此其美也。而仪言得美人,是欺王也。"王曰:"子释之。吾固以为天下莫若是两人也。"
1、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出处】《战国策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译文】兵力没有对手强大,不要去挑战,粮食不如对手多,不要打持久战。
2、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羽毛虽轻,集聚多了,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轻,但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所毁,就是金石也可以销熔;谗言诽谤多了,即使是骨肉之亲也会消灭。
3、攻大者易危,而民弊者怨于上。
【出处】《战国策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译文】进攻强大的敌人就容易遭到危险;人民疲惫穷困,则容易抱怨君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