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成败论英雄论相声

莫以成败论英雄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04 02:33
人们常说,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失败是成功之母,好像失败比起成功来还光彩,还有底气,但是,我还是觉得要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了,就是loser,没有什么好说的,成功了,不论以何种方式,只要是真正的成功和胜利,就是英雄,就值得歌颂。



中国历史上有一句名言,胜者为王败者寇。胜利了,就是王者,失败了,就是土匪,什么也不是。中国历史上每次的改朝换代,哪次不是通过起义,直接或间接的战争,最后成功的。成功了,就可以撰写和改变历史,因为最后,历史是由胜利者撰写的,留下来的也只能是那些胜利者希望留下来的东西,所以后人看到的就是歌颂胜利者的东西,或者是贬低失败者的内容。



美国的文化更是如此。在美国,得到第一,就远远比得到其他名气的受到重视。在多数情况之下,美国的媒体基本上不提那些没有得到第一的事情,不像我们即使捞到了一个铜牌,也经常高兴得屁颠屁颠一样。因为,在美国人的眼里,不是第一,就是失败,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也是经常教育我的两个孩子,没有第二,只有第一,除了第一,就是失败,弄得他们很不高兴,经常拉拢妈妈,和我唱反调。



无论何种理由,失败了,就是失败,就需要承担其相关的后果。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同情弱者,那只能是在强者高兴的时候,或者是强者需要的时候,否则,规则是人家说了算,凭什么需要同情弱者,凭什么需要给败者歌功颂德?



失败了,不需要找借口,因为每一件事情,每一场竞争,只能有一个胜者,只能有一个成功者,其他的都是失败者,所以,失败是常态,没有借口,也用不着找借口。自己失败了,肯定是哪个方面没有别人做得好,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的差距,迎头赶上,努力在下一次的尝试中争取成功,获得胜利。企图以各种借口说明自己的失败理由是没有用处的,因为无论可以找出什么理由,只要最后不是成功的,结果就是不好,就是失败者。



不以成败论英雄,是自我安慰的借口,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失败者为自己解脱的理由。无论古今,人们同情弱者,大概只有三条理由,一个是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胜利者只能是少数,所以写完胜利者了,剩下的只有失败的可写,另一个就是强者胜利了,高兴了,闲着没有事情,同情同情弱者吧,再有一个就是强者感觉到了威胁,需要加强自己的位置,需要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需要拉拢弱者,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发自内心的同情弱者,或者是天性中就存在同情弱者的基因,都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了,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每个人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件事情,同样的一个结果,拿到不同的人那里,有可能是有的人认为是成功,有的人认为是失败,所以,成功和失败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但是,无论如何,总是失败,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肯定是称不上成功者吧?



所以,一定要以成败来论英雄。
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7 14:50
失败的成功也是一种成功。――皮卡比亚
“弈局无心争胜负,勿以成败论英雄”
该不该以成败论英雄
1个回答2022-10-01 15:02
应该以成败论英雄
以成败论英雄 总结陈词
1个回答2024-02-19 01:01
总的来说肯定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但这句话对年轻人很有激励作用。因为年轻,所以不可能明白所有的道理,更多的是要去行动,在行动中成长。对于想成功,但又懒惰,借口一堆的人来说,就是要以“以成败论英雄”,以激励其有所为;而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失败者,正沮丧,要偃旗息鼓时,用“以成败论英雄”来评价他,无疑于落井下石。最关键的是:如何正确运用这句话,让我们,他人的生活更美好。如果只看重学术上的讨论,那我觉得意义并不大。网上有很多针对“是否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论赛,可以去了解,但落脚点还是上面的那些话。
以成败论英雄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4-10 14:21
中国自古有句名言“不以成败论英雄”。话看起来很漂亮,应了文人喜欢说漂亮话的习惯。实则历史上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 项羽是英雄吗?很多人说是,李清照说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来赞美项羽。但是真正让项羽成为英雄的不是垓下之战,而是项羽率3000子弟兵,战巨鹿,攻咸阳,灭秦之业绩。经典之战让项羽成为了大英雄,而失败则让这位英雄身上更显悲壮。诸葛亮是英雄吗?出师未捷身先死,七次北伐而无果,身死阵中。真正让亮成名的是隆中对,赤壁雄才,三分天下的谋略,而七次为果的征战一直为后人所垢。记住历史只会记住成者,败者永远是配角。也许会有人为你的失败而遗憾。但是终究滚滚浪花淘尽败者,历史的车辙中只有胜者留下的光辉。
以成败论英雄可不可取?怎么辩论
2个回答2023-01-29 05:00
可取,除了实力,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以成败论英雄对吗?
1个回答2022-10-03 07:28
不对,不过这是游戏问题吗
请问以成败论英雄对吗
2个回答2022-08-03 08:01
不可以,生命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失败了可以再来,正是以前的失败,才会有之后的成功。
金庸小说的故事梗概帮我说一说
1个回答2024-06-21 16:41
《白马啸西风》

吕梁三杰霍元龙、史仲俊、陈达海为抢夺一幅埋藏宝物的高昌迷宫图,带人与师妹上官虹及其夫白马李三交手。

由于寡不敌众,李三夫妇一直跑到回疆,仍没摆脱追踪,夫妻顽强抗战,手刃数名强敌,杀死史仲俊,双双战死。白马带着他们七岁的女儿李文秀跑入沙漠,遇见大风沙,吹至哈萨克人的居住区,被这里唯一的汉人叶老丈收养。霍元龙和陈达海找不到李文秀,对村中老弱病残妇的哈萨克人进行屠杀掠夺,引起哈萨克人的仇恨。李文秀自此后与叶老丈一同生活,并与哈萨克第一勇士苏鲁克的儿子苏普结为好友。

一次他们一同玩时遇见一头大狼,被二人合力杀死。苏鲁克因不在家时妻子被霍元龙等所害,从而仇恨所有的汉人,阻止苏普与李文秀来往;李文秀见苏普挨父亲的毒打,把他送给自己的狼皮送到哈萨克美丽的少女阿曼的门口,再也不见苏普。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文秀变成了大姑娘,她偷偷观看苏普与人比武摔跤,却发现了阿曼对苏普的爱情,伤心而走,被一直在回疆寻找她的霍元龙手下之人发现。李文秀想起父母的仇恨,欲将他们带入戈壁之中,同归于尽,却巧遇隐藏在此的一指震江南华辉,在他的指导下,用毒针杀死围追的敌人,并帮助华辉挖出背上的毒针,拜他为师。两年时间,李文秀不时去华辉处学艺,已成为武林高手。

这日苏普与阿曼为避冰雪来到叶老丈家中,碰巧陈达海也来这里。一个寻问儿时的伙伴,一个追查当年的汉族小姑娘,动起手来,苏普被陈达海所伤,李文秀此时女扮男装,打败陈达海,救出阿曼,还给苏昔。众人为追逃走的陈达海,来到迷宫,遇见躲在这里的华辉。他原是哈萨克人,本叫瓦耳拉齐,因在追求阿曼母亲时败给她的父亲,从而逃往中原,学得一身武功,并教了个汉人徒弟马家骏——也就是一直假扮叶老丈的人。华辉为了报复哈萨克人,曾让马家俊在井水中下毒,马家骏不忍心,先下手刺伤他,自此他就在此保护迷宫。如今师徒二人一场激战,双双伤重丧命。所谓迷宫之中的宝物,都是中原到处可见的纸、笔、围棋、七弦琴等等。

李文秀为关怀、照料自己的两位亲人的死而伤心,更为自己所爱的苏普爱别人而伤心,她只有骑着白马,回到中原,今后的路,还不知道向何方。

小说并不侧重武功的描写,似乎在表达一种意念:人人追求的东西,往往并不一珍贵;而把握住自己所有的幸福,才是人世间难得的境界。

最后一段:

经文替他们解决疑难,大家心中明白了,都说:“穆圣的指示,那是再也不会错的。” 有人便称赞哈卜拉姆聪明有学问:“我们有甚麽事情不明白,只要去问哈卜拉姆,他总是能好好的教导我们。”可是哈卜拉姆再聪明、再有学问,有一件事却是他不能解答的,因为包罗万有的“可兰经”上也没有答案;如果你深深爱著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甚麽法子?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 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纲手看自来也小说是第几集?
1个回答2024-06-21 16:39

纲手是连续受了2次刺激然后离开村子游历去了

自来也是在寻找命运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