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影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
1000个人看这部电影,有1000个不同的看法,我们不可能都把持有一样的态度。而且你从不同角度看,得出的感悟也不一样,比如从电影角度看和从真实的历史角度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首先,这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战争片里固有的一些元素、场景,比如血腥、壮烈等等虽然也有一些,但真实情况并不是如此。导演诺兰为了打造战争场景,的确是用了真的海军驱逐舰,但这是近景,看起来是真的,而远景的人善人海的士兵都是诺兰用硬纸板剪出的,还有一些军用车辆也是用硬纸板剪出来的,至少和我们之前看过的战争片不同,别的电影一部能炸毁200多辆真实的汽车,但这部电影相对比较节制。
其次,这部电影台词非常少,越少,却越能显得厚重,虽然有一些刻意营造纪录电影的质感,不煽情、不放大、不停顿,但依旧有一些画面非常能够打动观众的心。
第三,突出历史是小人物创造的。按道理,这么一部战争电影,至少英国首相丘吉尔要出现吧,但却没有,全程在结尾的时候是一个士兵读出来了他的演讲,而整个电影的很多画面都是用小士兵、小人物的口吻来表达的,这说明了一个点,就是历史是被每个人创造出来的。
所以,不论这部电影的评价怎么样,历史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当年确实存在过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电影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它拍得多么好看,而是:请铭记历史,爱好和平。
采集石头人流 给你一个大神的卡组,这些卡牌也不是很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