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无视诸天小说

女诸生是什么意思 朱棣的徐皇后为什么叫女诸生
1个回答2024-01-24 16:51

  徐皇后是明成祖朱棣的结发妻子,虽然她只当了短短四年的皇后就病逝了,但是对于朱棣来说,因为贞静温婉被世人称为是女诸生;的徐皇后,是他这一辈子最爱的女人,徐皇后去世后,朱棣再也没有立过皇后了。不过,徐皇后为什么叫女诸生?女诸生这个称呼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下面就来告诉大家。

  徐皇后是徐达长女,明成祖的皇后。出身于将门之后的她,性格贤良贞静,喜欢读书,所以世人送她外号女诸生;。明代考取秀才入学的人被称为诸生;,而徐皇后被称为女诸生,说明她学识渊博,是女中儒生。

  徐达是开国大将,与朱元璋布衣之交,是他帮助朱元璋打天下,他在朱元璋称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徐皇后又是徐达的长女,她出生之后就备受徐达的重视与疼爱,徐达教她识文认字,教她学习兵法,徐皇后一介女子,懂得学问竟然比寻常男子还要多,她名声在外,朱元璋知道徐达有这么一个女儿之后,就想着撮合她跟自己的儿子。

  朱棣跟徐达之女十分般配,他们一个是皇室之子,一个是将门之女,而且朱元璋跟徐达的关系又那么好,所以当朱元璋做主,把十四岁的徐皇后许给十七岁的朱棣的时候,朱棣特别的欢喜。

  不光朱棣喜欢徐皇后,当时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也特别欣赏这个儿媳妇。在徐氏还是皇妃的时候,马皇后常常把徐氏召到自己身边,对她谆谆教诲,与她促膝长谈。

  后来朱棣决定发动靖难之役,争夺皇位的时候,作为燕王妃的徐氏不仅鼎力支持他,而且还亲自率兵守卫城门,击退敌军。朱棣有九个孩子,除了年幼夭折的幼子之外,有七个孩子都是徐皇后所生。

诸子百家里有没有朱熹
1个回答2023-08-06 18:03
没有
诸子百家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而朱熹是宋朝的
诸子百家:杨朱是哪个学派的?管子呢?
1个回答2022-11-28 22:51
杨朱是道家学派,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管子是法家学派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诸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8-06 12:09
君子自立,小人依傍
诸城方言看你是不是诸城人
1个回答2024-03-19 19:17
1、B2、D3、B4、C5、夜晚6、后天7、A8、A9、C10、B



查看原帖>>
小时候看过一篇童话小说,叫朱童和朱童,请问谁记得它的作者?
1个回答2024-01-25 00:55

是朱童和朱重  挪威的埃格纳写的

问道元灵付诸厉害还是朱雀厉害?
3个回答2022-11-23 12:05
当然是元灵,朱雀只是神兽,
九型诸子:道家、名家、杨朱学派和“物”
1个回答2023-12-02 21:17
诸子百家中,其理论最接近“世界本原”的,莫过于道、名、杨朱学派这三家。这三家处于同一个三元组,在九型人格中,也就是“思维三元组”。

三家开展了对“物”的研究,诸如空间、存在、相对等等。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真假”的问题,因为,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盗梦空间呢?

《列子·杨朱》开篇是一段杨朱讨论“实、伪之辩”的文字,围绕“人为什么要出名”展开。他说:“名者,伪而已。”“名”相对于真实来说,是假的,古代的舜、禹、周公、孔子,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夏桀、商纣,生有纵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最后这些人都死了,而不知道自己的名声如何。杨朱著名的论题“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也许正是因为不慕虚名。

《列子》和《庄子》有不少重出的寓言。比如说“朝三暮四”的耍猴故事,就为了说明“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真相只有一个,但是观点却可以有很多。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齐物论》中认为“未始有物”是一个终极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世界是虚无的,是“假”的。

《公孙龙子·指物论》则说:“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万物没有不被指称的,而指称并不等同于所指之物)”名家的思辨,在庄子看来对物质本身没有什么贡献,只是徒劳而已。“指物论”的这个论题,默认前提是“物”的真,而“指”则是假的。“指”有点像一个超链接,人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到达相关页面,而“链接”的内容无法代表“页面”的内容,所以“链接”是假的,“页面”才是真的。

《庄子·天运》写孔子见老子,老子说:“六经,是先王的足迹,而足迹是鞋子踩出来的,你所推崇的,只是那些足迹而不是鞋子本身。”《史记·老子列传》又写老子对孔子说:“你说的人,已经死得只剩一堆白骨了,只不过话语尚在而已。”《道德经》有这么几句话:“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想这大概就是时间产生的力量,将本来“真”的变成了“假”的吧。

在“假”这个问题上,杨朱学派(含庄子)注重“存在之假”,名家注重“认识之假”,道家注重“历史之假”。杨朱学派是最深入的,杨朱认为身外之物与名都是假的;庄子之所以常抨击名家,而又被认为超越了老子,是因为在认识世界这个问题上最为深刻。

唐·理查德·里索说:“思维三元组的这3种人都有‘不安全感’与‘焦虑’的问题……第五型人从外部世界的活动中退回到内心去寻找安全感,而第七型人则通过在外部世界的活动中寻找安全感来驱赶内心的焦虑……通常第六型人寻求安全感和保护网的方式更为直接,他们会求助于外界,作为安全的依靠。”

《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像一个公司的老员工看到公司有衰败迹象,就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看起来有点不负责任,作为一个老员工,好歹“力挽狂澜”一下嘛?昔日尚有箕子佯狂、比干剖心;而且周朝离真正灭亡还早着。唐·理查德·里索说:“为了应对这些恐惧,他们以两种主要方式寻求安全感:第一,通过发展在某个知识领域或社会事务方面的特长来增强自信心;第二,通过尽可能减少与他人的联系和对他人的依赖来赢得安全感。”这第二条可能就是老子出关的原因,而第一条则是老子精通“礼”的来由。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竟然发现庄子在“鼓盆而歌”,一点都不悲伤!这确实是有点过分的事情,甚至在现代社会,除非是一些宗教团体,一般人都不会“庆祝死亡”。唐·理查德·里索说:“第七型人怀疑自己处理内心的失落和忧伤的能力不足,所以转而向环境寻求支持,不让自己面对不堪承受的情感。”所以说,庄子的这种达观是个性使然,他自认为感到悲伤,但哭哭啼啼徒劳无用,于是只好通过“鼓盆而歌”来驱赶焦虑了。

惠子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一开始害怕庄子抢了他的饭碗,反应过度;但后来和庄子成为了至交;他不仅和庄子辩论,还沉迷辩论,《庄子·天下》记载:“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他们讨论的都是什么呢?全都是先秦名家的那些近乎“悖论”的问题。唐·理查德·里索说:“第六型人为了获得安全感所依赖的东西可以是一份安定的工作,也可以是一位好友,甚或一个哲学或宗教思想体系。”

在面对现实世界“真”的问题上,庄子显得浮夸了些,名家惠子没弄清真实,而道家老子是最明哲保身的,这也许是成其为“隐君子”的原因。

道家偏向于探究“什么是存在的”,即“真”;

杨朱学派偏向于探究“什么是虚无的”,即“假”;

而名家既探究“什么是存在的”,又探究“什么是虚无的”,介于“真假”之间。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
张良、朱武、诸葛亮、吴用谁最聪明 话说朱武赛张良、吴学究赛过诸葛亮,那么谁更聪明一些呢?
1个回答2022-12-28 18:07
朱武赛张良、吴学究赛过诸葛亮,但是张良胜过吴学究,诸葛亮又胜过朱武,然后朱武其实能赛过吴学究,张良其实也赛过诸葛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