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大四考。
考研是大四上学期报名,但是你可以尽早复习。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具有与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
所以正确的时间是大四上半学期考研。即使在大三考上了,由于来年大四还没毕业,也不能被录取。
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开始准备。先决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学校,从考试年3月份正式进入基础复习阶段,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复习了,3-6月份基本保证每天3-5个小时的考研学习。后期强化阶段强度就比较大了,一般在8-12个小时左右。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时间最好把报考学校定下来,把考研资料尽可能得准备好。3-4月份把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看一遍,不要求太细,因为很多东西在之前的本科学习之中已经学了,只不过是侧重不一样。
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5-6月份在上一基础上,加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在这个阶段就要做笔记了,同时要尽量记住那些该记的内容。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可以通过询问老师,询问学姐或学长,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
7-8月份这正是暑假,天气炎热,不过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因为在前四个月已经对考研内容进行了两轮学习,所不管效果怎么样,在这个阶段都要尝试着做一套考研真题。
其目的是检验一四个月的学校效果;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做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
9月份继续做题,包括练习题和考研真题。可以说是对7-8月份的继续,但侧重点是向下一个阶段过渡。10-11月份这个时候因为参考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题也做了,所以就要继续回顾参考书,这次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来看,查漏补缺的阶段。
最后大四上学期的11月需要冲刺复习、现场确认。大四上学期12月就是冲刺复习、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
1.研究范畴不同。 教研属于实践范畴,而科研属于理论范畴。
2.研究内容不同 教研研究的内容只是教育科研的一个围观方面,直接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本身。而...
3.研究目的不同 教研的目的是直接为日常教学服务,为了尽快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教研...
4.研究方法不同。 教研一般是以个人的、局部的经验为基础,采取行动研
写研学旅行的时间,地点,参加人。
参观经过和景物,这是重点。
感受和心得。
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开展研学旅行有四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研学旅行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和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二、研学旅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三、研学旅行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研主题,也就是举办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 教研活动经过,比如谁发言。大家讨论的过程。最后达成的共识。教研活动意义,也就是通过教研活动收获了什么。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本次教研活动没能解决的问题。下次教研活动的时间、下次活动主题的确定。
教研活动形式
教材过关式。教材过关是教师走进课堂前要过的第一关,因此这项活动在每个开学初进行。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本学期所教的教材进行过关,主要以说教材、说教法、说课标、说课后习题等活动展开。这种活动形式主要是提高教材的驾驭和整合能力,上课时教师可以纵横考虑,使教学更有效。
学情分析式。了解了教材之后,教师就要了解学情,因材施教是教学之根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纪律情况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把学情分析写在教案的前面,写的过程就是梳理自己思路的过程,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
听、评课式。一般教研组进行的都很好,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增强,教学功底在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受益匪浅,成熟很快,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上和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上。
一节课,同学年的一位教师评,其它学年的各有一位教师评,最后组长总结,把不同的观点收上来,让所有人都受启发,评课时,重点评教学效果,注重课堂生成过程。
教法、学法研讨式。合理科学的教法、学法是教学效果的保证,是教师打开课堂教学的金钥匙。此项活动前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每位教师把自己上课效果最好的一节课的教学法和即将上的一节课的教学法介绍给同行,让同行思考学习,达成共识,这样,教师会进步更快,每位教师要有书面材料。
教研活动记录教研内容写法如下:
1、重视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立足本园及时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理论修养、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重视本园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
3、要有适合本园实际的师资培养计划,为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4、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和帮助。
5、在改革中,尤其要注重采取各种“园本培训”的方式,对上岗教师进行《纲要》、教材的岗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