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lando di Lasso (1532~1594) 法国佛兰德乐派第三代作曲家,1532年生于蒙斯,1594年6月14日卒于慕尼黑,童年为蒙斯圣尼古拉教堂唱诗班歌童,由于他嗓音优美,曾被附近的合唱团诱拐过3次。12岁到意大利,先后在西西里、米兰、那不勒斯等地生活,1553年在罗马圣约翰.拉特兰大教堂任合唱指挥。1555~1556年旅居安特卫普,出版了他的第1批作品。1556年末到慕尼黑,在巴伐利亚公爵的教堂任歌手,1563年任乐长直到逝世。在这期间,他于1574年曾访问巴黎,受到查理九世的礼遇,同年到罗马,教皇授予他“金马刺骑士”的称号。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封他为贵族。
拉索是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希腊罗马和当代诗人的著作,并采用其诗词进行创作。拉索是为音乐神童,热情幽默,富于才智,很早便出版经文歌、牧歌及尚松专辑。他的作品有2000首以上。他的大型弥撒曲有57首(多数无伴奏),大多采用民间曲调,富于戏剧性,色彩华丽浓郁。同时写有经文歌1200余首,其中516首编入歌集《音乐巨著》。又创作为数甚多的世俗音乐如牧歌、村歌、法国歌谣曲、德国歌曲,鲜明地表现出世态风俗的场景。他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音调,运用音量层次和音色的变化,形成一定的造型效果(如最受听众欢迎的《回声》)。他的法国歌谣曲、意大利村歌、德国歌曲等都极富民族色彩。
如果把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看成是中世纪以来声乐复调艺术发展的顶点,那么,把拉索成为文艺复兴音乐的集大成者是毫不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