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类组成贫乏
植物种的数目通常为100-200种,较南部地区可达400-500种。代表性的科为石南科、杨柳科、莎草科、禾本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和蔷薇科。
2. 群落结构简单
冻原群落层次少且不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分出1-2层,最多不超过3层,即小灌木和矮灌木层、草本层、藓类和地衣层。其中藓类和地衣在群落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根、根状茎、茎的基部以及更新芽都隐藏在藓类、地衣层中,并受到保护。
3. 发育了适应寒带气候的特征
(1) 通常为多年生,极少为一年生植物。因为生长期很短,植物来不及完成整个发育周期;
(2) 多数为常绿植物,这些植物在春季可以很快地进行光合作用,不必耗时形成新叶;
(3) 适应低温、风大的特点,多数植物矮生,许多植物贴地面生长;
(4) 在大多数情况下,植物的根分布在比较不寒冷的土壤表层;
(5) 以长日照植物为主;
(6) 为了克服夏季短暂的现象,一些植物在夏季(暖季)到来以前就形成花芽,暖季一开始就进入开花期。尽管冬季温度低到-30℃,芽和叶子在雪被下可以安全过冬;
(7) 由于土壤中氮素缺乏,一些植物具有固氮功能,如仙女木(Dryas)可以使土壤中氮素的含量提高10倍以上。
星天牛的形态特征:星天牛成虫体长30毫米左右,雄小雌大,体漆黑色有光泽及小白斑;触角长,黑白斑相间;前胸背板有3个中瘤,两侧有刺突;鞘翅基部密布黑色颗粒,翅面上布有许多不规则排列的白色毛斑。
卵长椭圆形,长5~6毫米,初乳白色,后变黄褐色。末龄幼虫体长50毫米左右,淡黄白色,头黄褐色,前胸背板前方左右各有1个黄褐色曲斑如飞鸟形,后方有一个凸字形大斑略隆起;胸足退化;中胸腹面、后胸及1~7腹节的背腹面都有长圆形移动器(步泡突)。蛹长30毫米,初乳白色,后黑褐色。
龙王鲸的头部没有类似现代齿鲸的额隆(melon),脑部也是比较小的。龙王鲸被认为没有现代奇迹的社会能力,上述特征可能导致这个结果。龙王鲸曾经被认为拥有一些柔软的壳,不过似乎是将海龟壳误认的结果。有一些神秘动物学家相信龙王鲸或比较进化的同类仍然存活着,它们就是被人目击到的大海蛇,然而龙王鲸的化石显示它们在37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项说法。
根据斯特拉的记录,大海牛身长约 7.5 公尺,体重 4500~5900kg,可长到 10.7 公尺长。大海牛的前肢粗壮但短钝,呈桨状,尾巴的外型与儒艮相似。斯特拉对它们的描述:“这种动物从来不接近沙滩,一直栖息在水里,皮肤又黑又厚,犹如橡树皮,按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其头部小。没有牙齿,嘴里只有两片又平又白的骨头,一块在上颌,一块在下颌。”除了不具牙齿以外,大海牛的另一项特点在于前肢末端仅有腕骨与掌骨,趾骨退化至几乎完全消失,这点与海牛或儒艮不同。尽管耳孔不过豌豆大小,但有相当发达的内耳结构。它们的视力不太好,要靠耳朵听世界。
成虫体长4~l4mm。一类体呈暗灰、黑灰、黄褐、暗褐等色,另一类多呈蓝绿、青、紫等金属光泽。全身被有鬃毛。头部 近半球形。复眼大,通常雄蝇两眼间距离较窄或相接,雌蝇较宽,或雌雄复眼距离区别甚微,或无区别。头顶有3个排成三角形的单眼。颜面中央有1对触角,分3节,第3节最长,其基部前外侧有1根触角芒。非吸血蝇类的口器为舐吸式,由基喙、中喙和口盘(含1对唇瓣)组成,基喙上有1对单节触须。口器可伸缩折叠,以口盘直接舐吸食物。吸血蝇类的口器为刺吸式,中喙较细长而坚硬,唇瓣退化,喙齿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