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政教育英语6年级下

王政君喜欢萧育么
1个回答2024-03-05 23:39
1。喜欢啊,他被关牢里的时候已经说了,而且那次尾生之约的时候也说明了这一点,因为王政君说了一句:我恨一辈子!没有爱那来的恨啊。
2。最后一集里讲的很明白,显然萧育是为了王政君死的,因为推翻太子是大逆不道的事,是谋反!所以一但被发现只有杀头,因为傅瑶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必须有人来承担这件事,所以萧育也只有替王政君一死了。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4-01-27 15:04
1.全面把握专业思政的内涵。

专业思政是高校结合专业教育与专业特质开展的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政教育。有学者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全过程及各环节都要有机融入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这不仅能使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和功能更加丰富,而且能使非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更好地体现“因专业施教”的特点。[1]其中,非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应当包含思政课程,也就是说,尽管思政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政特点,但同样需要具备课程思政的思维,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否则就难以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由此可见,专业思政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统一,既要在课程教学中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让专业课教学有思政味儿,还要结合专业教育开展思政课教学、让思政课教学具有专业色彩(此外也涉及“管理思政”,即结合专业特质实施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专业特点,但本文对此不做论述)。

专业思政涉及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一个育人整体,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专业思政的具体内涵和重要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效能。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了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号召,并强调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因此,要积极开展专业思政,把专业教育与专业特质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础,使专业思政服务于专业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专业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依据。

第一,思政教育载体理论认为,思政教育载体是指承载和传导思政教育因素,能为教育者所运用、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政教育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2(]P357)由于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整合、策略选择、模式运行等,且能够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因此也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即专业载体。课程思政实质上就是以专业教育中的课程为载体进行的思政教育,而思政课程的实施同样也离不开专业载体。

此外,专业载体有助于协调思政教育不同渠道之间的关系,并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学界认为,思政教育存在主渠道与微循环,而当前的问题是主渠道超载,微循环闲置,急需激活微循环,舒缓主渠道。[3(]P146-153)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思政课程是主渠道,专业教育是微循环,只有更好地激发专业教育的活力,才能充分发挥专业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专业教育“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第二,思政教育机制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构成要素按一定的组合方式而形成的机理和运行方式”[4](P258)。也就是说,思政教育机制着眼于思政教育各要素的整体调节与运行,以期获得最佳效果。专业教育是统筹思政教育各要素的重要基础,良好思政教育机制的形成离不开专业教育的推动。此外,思政教育的需求满足机制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人本身就是需要的主体;人的需要还是“人从事活动的初始动因,在它之后再找不到其他更深层次的动因。人的需要也是人持续活动、不断推进活动的动因”[5](P206)。

因此,有学者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作为思政教育的逻辑起点,并认为思政教育的实现过程就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互统一的过程。[6(]P10)可见,思政教育不能忽视人的需要,而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要没有得到激发和满足。

目前,有些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需求远远高于对思政教育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提升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要成为我们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专业思政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大学生对专业教育的需要激发其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需求,从而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思政教育环境理论认为,思政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政教育活动以及思政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7(]P101)其中,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依次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导向作用、塑造作用。[8(]P196-201)专业教育作为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始终的教育,必然会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由专业教育构建的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紧密相关的微观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品德素养形成具有难以替代的塑造作用。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自觉地正视和利用专业教育环境,主动融入各专业教育的环境氛围中,使专业教育为思政教育助力增效。
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思政教育
1个回答2024-01-27 12:03

大学生应该主动接受、加强思政教育,以健康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应急性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大学生返回校园集中居住、学习,给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首次面对校园集中生活的“半封闭式”管理,生活方式相较于无疫情时期和应急性疫情防控时期都不同,思想动态也因此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创新路径方式,引导大学生遵守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校园管理要求,正确看待当前形势下国际国内闷腊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做好学业规划,助力健康发展,这是当前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扩展资料: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整个过程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睁轮感悟悉罩信良多。

当前疫情虽然总体控制住了,但刚刚经历过这场抗疫斗争的大学生们,面对应接不暇的流传于国内国际社会各方的鱼龙混杂的谣言信息,很容易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一定的动摇和迷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和甄别是非的能力,深入学习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成长成才方向健全独立人格、提升学业水平、发展全面素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论坛网——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

历史上的王政君
1个回答2024-03-06 07:55
王政君(前70─1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县)人,阳平假王禁的次女。王政君是正夫人李氏所生。据说李氏当初怀着王政君的时候,梦见一轮明月入怀,这可是生贵女的好兆头。于是,赶紧请了一位算命先生给王政君掐算。看完之后,算命的先生说了五个字:“大贵不可言!”

王政君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很快琴棋书画、声乐歌舞样样精通。王禁不免喜出望外。到了王政君18岁那年,入迁掖庭,在宫中服侍皇后。

不久,皇太子刘奭非常宠爱的司马良娣得大病死去。司马良娣临终说她的病全是太子的那些姬妾们诅咒才得的。从此刘奭姬妾们都恨之入骨,发誓不再接近嫔妃。

宣帝又心疼又无奈,就命皇后从后宫中选择太子喜欢的宫人,来伺候太子,好让太子慢慢忘掉司马良娣。而王政君就在备选的五名美女之列。一日,太子觐见宣帝,皇后就将挑选好的五名美女带来,让太子从中挑选。当时太子处在心灰意冷之中,但碍于母后,只是勉强地回答了一句:“这个就行。”当时,王政君的位置离太子最近,于是,皇后认为指的是她就命人将她送到太子东宫。就这仅有的一次后“御幸”,即有身孕。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生一子。对这个嫡长皇孙,汉宣帝异常怜爱,亲自为他取名“骜”,字太孙。

3年之后,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立年仅3岁的刘骜为太子,王政君被封为婕妤。按说,母以子贵,儿子被立为皇太子,应该头顶凤冠。但因元帝不宠爱于她。他想立最宠爱的妃子是傅氏为后。整整跨躇了三天元帝,因为怕引来非议,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立了太子生母的王政君为皇后。王皇后徒有皇后尊号,被冷落一边,好在她生性柔顺,不爱争风吃醋,汉元帝对皇后家的家庭,照例给予恩典。

(汉元帝竟宁元年)。元帝病重,傅昭仪、刘康在侧侍奉,皇后,太子被拒之门外,一天,元帝向其近臣透露他要废黜,另立刘康为继承人的心愿。这时,元帝宠臣侍中史丹闯进元帝寝宫,顿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闻天下,臣民归心。今臣听陛下有废立之意。若是这样,请陛下先赐我死吧!”元帝见状,长叹一声,说:“没有此事。皇后谨慎,先帝又疼爱太子,寡人岂敢违先帝之意?”就这样刘骜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后的凤冠

汉元帝刘奭皇后——王政君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五月,元帝死于未央宫,终年四十三岁。刘鳌继位为汉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耽于声色的成帝任命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掌理朝政。成帝自己整日游山玩水,斗鸡走狗,朝政大权实际掌握在皇太后和她哥哥王凤手中。



绥和二年(前7),成帝驾崩,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皇帝位,是为哀帝。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他的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两家成了新的权贵,与王氏外戚在权益分配上发生冲突,太皇太后命王莽辞职以缓和矛盾,王莽极不情愿的上书辞官。元寿二年(前1),哀帝驾崩,哀帝无子,太皇太后在哀帝驾崩的当天迫使哀帝把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重登大司马的宝座。他和太皇太后迎立中山王刘兴年仅九岁的儿子刘衎为帝,是为平帝。平帝年幼不能临政。于是,太皇太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她依赖王莽,委政于他。



,阳平假王禁的次女。王政君是正夫人李氏所

  随着岁月的流失,平帝逐渐长大了。王莽觉察平帝对他专权十分不满。便先下手鸩杀了平帝,拥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来了。到公元8年,王莽将小皇帝刘婴废黜,堂而皇之地坐上龙椅去谒见的太皇太后,说他秉承天命,代汉而立,建立新朝。



p;    王政君(前7  昔日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万万没有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儿竟然篡夺了她儿孙的汉室天下。翌年正月初一,在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新朝皇帝即位典礼。王莽登上龙座南面称帝,接受百官井朝贺,奉太皇太后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称号。王莽代汉自立,觉得只有接管汉氏玉玺,才算是真正的取代了刘室天下。因此,他称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遣王舜去长乐宫向太皇太后索要“汉传国玺”。太皇太后大怒,指着王舜的鼻子大骂。但太皇太后还是担心王莽得不到“汉传国玺”会狗急跳墙,遂拿出玉玺,扔在王舜面前,骂道:“我老将死,你们兄弟定受灭族的报应!”

 汉代在宫中的官员都著着黑貂。王莽更为黄貂。太皇太后思念汉朝,拒绝按新朝礼行事,而且命令侍从仍著着黑貂。王莽见了,也无可奈何。太皇太后在悲愤中度过了她一生的最后时光。

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丧了汉朝刘姓的江山。公元13年(新朝始建国五年)二月,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政宗君的复仇那个假政宗君最后怎么样了
1个回答2022-12-22 22:39
是家世原先很好
中道落魄的一个家族的长女
在一次酒会上因为被女主的秘书认为长得像男主小时候
于是想装成男主和女主结婚
欺骗女主的家业
谁有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书推荐
1个回答2024-01-30 16:34
《社会契约论》、《理想国》、《代议制政府》、《政府论》等
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7 00:36
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爱国良好习惯,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等一些教育
如何把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
1个回答2024-01-31 01:22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关键词:思政工作;两课;六心;校园文化;党团;社团 一、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学校的基本使命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只要大学存在下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学校的基本政治工作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牵肠挂肚的工作,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个性各不相同,需要日常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非常优秀,是一支勤奋敬业、任劳任怨的队伍,一支能“粗”能“细”、能“文”能“武”的队伍,为支撑学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二.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 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好“两课”的主渠道作用,认真组织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党团教育
1个回答2024-02-12 17:56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理念、内容、途径、队伍、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创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切身利益出发,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如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作为党组织就应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辅导员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学术科技和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全面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以实际行动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关键是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人员素质高低有密切关系。辅导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知识系统、能力结构,在工作定位、方法、技巧等方面不断的学习、调整。而作为这支队伍的管理者,时刻要思考的就是怎样科学的设计选聘、培训、管理、激励等各项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促进整个队伍的建设,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好辅导员队伍设岗聘任和岗位考核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选拔辅导员时要充分考虑思政专技岗位这一群体,注重组织辅导员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开展思政课题研究,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建设。
  二、完善和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注意思想政治工教育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既要加强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内在联系,也要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平时多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生关注热点,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三、政治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做好学生日常管和服务工作
  在建立健全各级团学干部的选拔培训制度,加强班级和团支部建设,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营造优良院风和班风的同注重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努力形成立体化工作格局。建立贫困生数据库,规范开展贫困生认定和学生资助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优良考风,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公平公正开展评奖评优,注重典型宣传和引导,发挥奖优工作的育人功能。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全院、班两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密切关注高危对象和心理个案问题。及时准确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确保校园安全。
  四、指导开展团学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基层团的建设,以暑期社会实践、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田径运动会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体育、学术、科技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提供第二课堂,发掘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天赋,培养他们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质和核心要求。
  五、全面推进大学新生人生启航工程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使新生具备适应大学学习及生活基本素质的前期准备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开端。入学教育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大学新生对未来生活及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及行为的养成,进而影响所在学校的校风、学风的形成。基于此必须将这项工作做细做好,要举办新生家长会、开学典礼,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开展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挥辅导员和导生的作用,多渠道实施人生启航工程。
  六、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主要从这方面入手,加强就业指导,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开展考研就业的分类指导;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开拓就业市场,举办就业招聘会,解决双困生的就业问题;平时要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文明高雅的毕业生离校活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对此,党组织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辅导员老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
如何在两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个回答2024-01-22 22:52
一、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在于教师的政治信仰和坚实的理论功底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更多时候需要教师启发和主动引导。个别教师由于理论功底欠缺,无法正确分析和解释课程中的知识点,只好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科本身的发展性特点以及时代、学生的变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成为教授者的同时,更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扩充自身。《概论》课涉及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时间跨度很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还要随时补充自己的资料信息库,顺应时代的发展。
一是《概论》课教师要不断获取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不论原来学什么专业,承担《概论》课以后,一定要阅读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我党领袖人物的著作、传记、回忆录以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等,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清楚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决策过程、时代背景和客观依据。同时,要善于借助网络,查阅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历史和现实,为讲授《概论》课累积背景资料。
二是《概论》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概论》课教师要达到生动的教学效果,不能仅仅照本宣科地解释教材,而是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在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注重政治导向和思想性。教师可以把教材的内容整合成若干个模块,按照每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设计教学活动。比如,根据教材第五、六、八、九、十、十一章相关内容可以整合成“社会理想、现实与我的成长”模块,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人才缺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个主题后,可以策划实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自强不息的佛山职院大学生”系列活动,并且把“佛山职院学生先进典型案例采集”,作为这个活动项目的子项目,从而使讲授的内容与开展的活动环环相扣,强化了教学效果。
二、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与社会现实联系很密切,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贴近,能教会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内容必须贴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例如,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等内容涉及课程的几个章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进行补充。同时,还要关注好社会的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中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教师只有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紧密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学生才能够关心社会现实,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二是内容必须贴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高职院校主要负责培养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生也大多来源本地区,他们对本地区的情况也比较熟悉,比较关心。在《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联系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出现在身边的人物,来说明和印证所讲的内容,缩短与学生的认知距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将来走出学校尽快熟悉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把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对理论的认识和掌握。例如,在讲解“产业升级改造”“推动自主品牌建设”这些概念时,教师要选准一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可以和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目前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战略相联系,并进行说明,有利于学生加深这方面理论的学习、认识和掌握,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是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中,既有高中毕业生、职中毕业生,还有中专毕业生等,且大都为独生子女,文化层次、受教育程度、个性类型均有差异。面对激烈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们在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和疑惑。因此,《概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把课程内容与广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来规划和安排教学内容,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教师不要回避,敢于进行探究和回答,主动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服人,深入学生的内心,真正做到释疑解惑,把关心学生思想、解决学生困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觉得学习《概论》课受益匪浅,对自己人生至关重要。
三、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保证在于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多样
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是实施和保证《概论》课教学顺利进行,增强该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探索专题式教学。现在概论课共有15章的内容,各教学单位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师队伍情况搞专题式教学。每名教师结合自己的专长承担教学任务,这样做既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能够把理论讲深、讲透。在搞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好衔接,保持教材的系统性,不要因为不同的人讲授而过于零散。另外,一个教师也可以把教材内容重新进行组合,实施专题性教学。同时,要注意挖掘事例背后的故事,提炼教学切入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提炼为教学的切入点,使理论分析具有现实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抽象和空洞。
第二是积极创新语言表达艺术,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转化。《概论》课教材语言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但教材语言并不等于就是教学语言,学生更易接受的是教学语言。教师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融会贯通地用生动的教学例子和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讲解“科学发展观”内容时,可以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群发展作喻,解读“十二五”规划草案的部分内容,这样讲解既通俗易懂,又增强了课堂活力。
第三是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和校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有机统一;通过研讨、辩论、调查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加大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全面的锻炼提高自己。
第四是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笔者认为,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不能缺少使用板书,可以二者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条理清晰。多媒体的使用要切合实际,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添加影片、图片、音乐,不要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第五是考核方式多样化。改变以往期末一次性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教师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安排,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实践环节加强考核,也可以采用学生互相考核的方式。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强化教学的实效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