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语掌握程度不够怎么提高

知识掌握程度描述
1个回答2023-08-11 16:22
小时候的时候,如果父母不告诉你要上学这个概念,你就不知道上学这个事情。没有其他外界信息传递给你这个消息,你也不会说:爸爸妈妈,我什么时候去上学。

所以开启学习和成长之路,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点念想。

一点念想
一切有意识的学习都起源于一点念想。你不去想到学某一项东西,即便你本身非常需要,你都难以去学习,因为你压根不会萌生去学习他的想法,没有想法就无法行动;所以有想法是学习第一个程度,一切有意识的学习的开始。

要让自己有念想,就需要去接触和接受外界输出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念想。

要让自己有好的念想,有一句非常适用,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去看好的内容,去看成功者的经历,在接受信息后深度思考。

要让自己有用的念想,其实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树立有用的志向和目标,这个志向和目标或指引你去念想。

有了念想,初莫了解一下,一半人觉得学着没意思,走了,这就是止于一点念想,到这个层次就结束了。这是最浅尝辄止的学习。

由此可见,念想即是最初始的学习层次,也是最关键的学习开始。

一群在大山深处务农的青年,与世隔绝,如果不是山里通了路,来了一个为富豪小区招保安的骗子,他们或许永远都不会走出大山。

我将同时在下面的每一个程度说说这一群进厂务工当保安的青年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像极了我所说的学习程度,但又略微不同,希望能给到你启发。

三分了解
跨过了念想,接着我们开始学习,将所学的内容全篇听完、看完或者读完。这个时候有一半人认为自己学到了。内容描写的精彩的你会表示赞,不错,仿佛站在上帝视角评价,然后拂袖而去,或者赶着去学习下一个内容。而我们忘记了我们从小的学习方式背诵、研读。这时候我们其实仅仅做了一个粗浅的了解,对所学的内容掌握也就三分,甚至还不到。

这个富豪小区的保安张三,每天都迎来送往小区的住户,能认识每一位住户,能知道每一户住者的名字、性别,大概年龄和口音。他就开始沾沾自喜了,我认识了富翁,我也能成为富翁。然后他还是干着自己的保安工作,一成不变。唯一的变化是,咦?你说杨大财主?我认识,就住在我工作的那个小区,和我一个村的。

由于比较幸运,一生平安,最终他在保安的岗位上快乐的退休了。

五分熟悉
有的人会继续学习,尝试理解、背诵和摘录重点记录学习中所学的内容。完成这些事项后,又有人会觉得确实学到东西了。他从中学到了某点知识,理解了几个句子,摘录出老师提示的
掌握哪些技巧提高英语的听力
1个回答2024-08-10 04:37
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是:跟读和听写。跟读:就是选择合适的材料一句一句的模仿,因为读和听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很多人听不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会读。所以如果解决了读的问题,保证发音及各种语音现象是正确无误的,听就不会存在太大问题。听写是另外一个提高听力的途径。看你自己的水平了,可以选用难度比较适中的比较短的教材文章来做听写,听一句写一句,一个听不懂的词都不放过,然后把一篇文章中的所有不会的词都总结出来,反复念,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ok了~~
一个留学生在口语中常用“寒舍”“高见”“贵国”等词语,听起来不够得体,原因在于他对中文的( )理解、掌握的不够好。
1个回答2024-01-31 04:22

B

解析:

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寒舍”“高见”“贵国”等属于敬语与谦辞。对别人表示尊重,对自己则尽量谦逊,这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

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吗?
3个回答2023-02-07 21:26
當然可以,我們的命運是靠自己努力來掌握的,也有其他的因素,但是後天因素更為重要,加油哦,祝你幸福
在劝说过程中应当掌握哪些技巧?
1个回答2024-03-09 18:35
(1)掌握充分的信息;
(2)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所;
(3)注意情感因素的应用;
(4)联想和假借;
(5)尽量强调一致性;
(6)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7)巧妙诱导。
在劝说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哪些技巧?
1个回答2024-03-18 03:17
标准答案:公关劝说的技巧:一掌握充分的信息;二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所;三注意情感因素的应用;四联想和假借;五尽量强调一致性;六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七巧妙诱导。
命运是掌握在老天爷手里,还是自己能够掌握呢?
2个回答2023-01-06 23:22
命运当然是自己掌握的,一切挫折和成功都是自己造成的
考研单词具体要掌握几千呢,只掌握核心单词够不够
1个回答2022-09-18 14:11
亲,考研单词在你原有的两三千基础上要再记住一两千的,考研词汇量的多少虽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阅读能力,可很多熟词生意你记住了么?这需要在历年真题中慢慢积累哦,建议有属于自己的词汇表。
"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是谁说的啊?
1个回答2022-07-19 03:04
托马斯.布朗爵士
法国文学家,这句话是翻译过来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