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的高中英语

乔伊斯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1个回答2024-02-07 07:49

乔伊斯(1882~1941年),爱尔兰著名的现代派小说家。1882年2月2日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1903年,因母亲病重,不得不返回家乡,在一家私立学校教书,并练笔写作故事和诗歌。乔伊斯早期创作主要是诗歌和短篇小说。1907年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室内音乐》。1914年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出版,作者声明它的创作宗旨是“要为我国的道德和精神史写下自己的一章”。1916年发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22年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出版,轰动了整个巴黎、爱尔兰,一时成为西方文坛评论的中心。1922年后,他得以定居巴黎,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二战开始后,举家迁移。1939年出版了他最后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芬尼根守夜人》。此外,乔伊斯著有剧本《流亡者》(1918)等。1941年1月13日病逝于苏黎世。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1个回答2023-08-18 06:47
买本吧,萧乾文洁若译的还行,50多块钱,买套珍藏挺不错,这种书得琢磨着一遍遍看才能看懂,电子书不行的,看注释很麻烦,我买了俩月,通读了两章。。。这样重要的作品值得花钱的,如果你真的想读的话。
乔伊斯主要创作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01 19:35

早期的乔伊斯非常热衷于创作戏剧,然而他一生却只公开发表了一个剧本,题为《流亡者》。这个剧本诞生于一战刚刚爆发的1914年,在1918年公开发表。这个剧本起到了承接《都柏林人》和《尤利西斯》的重要作用。在构思《流亡者》期间,乔伊斯也开始动笔写《尤利西斯》。乔伊斯也出版了相当数量的诗集。他的第一部成熟的诗作是具有讽刺风格的《神圣的办公室》,出版于1904年。在这部作品中乔伊斯声称自己比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很多大师都要高明。乔伊斯的第一部大型诗集则是《室内乐》,里面收录了36首抒情诗。乔伊斯因这部诗集的出版而被庞德列入意象派诗人之列。而庞德本人在随之而来的十几年里也成了乔伊斯最忠诚的支持者之一。1936年出版的《诗歌选集》收录了乔伊斯晚年的一些诗作。

老友记 乔伊去罗斯公司上班的是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2-13 23:58
第四季第十一集
对詹姆斯·乔伊斯的评价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3-02-22 15:53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篮球是个团队比赛。个人能力能决定关键时刻但是不能挽救整个系列赛。那赛季打得太苦了。还好没受伤。但是个人能力毋庸置疑。
乔伊斯最重要的代表作是
3个回答2023-04-29 22:06
短篇小说《都柏林人》 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画像》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长篇小说《芬尼根守夜人》诗集《室内乐集》和剧本《流亡者》
罗斯和乔伊睡觉是哪集
2个回答2023-12-29 05:44
第三十二集。
罗斯乔伊午睡是第三十二集,罗斯乔和乔伊是《老友记》里的人物,《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自1994年9月起推出的一档情景喜剧。
《老友记》是由大卫克莱恩和玛塔卡芙曼创作,故事以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六个老友为中心,描述他们携手走过的十年风雨历程。
同样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和叶芝谁更伟大?
1个回答2024-02-12 12:09

谢邀,

叶芝与乔伊斯同是爱尔兰伟大的作家,他们所属的时代不同,一个是文艺复兴的领袖,一个是爱尔兰后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叶芝,爱尔兰伟大的诗人,散文家,作品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文学及玄学于一身,推动了爱尔兰文艺复兴。乔伊斯,爱尔兰伟大作家,以小说见长,著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都柏林,乔伊斯从小生长的地方],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叶芝,乔伊斯的作品把爱尔人带进了不同的精神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美丽与美好,非要说谁最好,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就象有网友问我李小龙与三国时期的吕布单挑,谁利害,一个古时冷兵器的人,和现代人比,参照人,参照物,参照事都无法连接。怎么回答?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中译本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1-30 22:32
詹姆斯于20世纪初提出来的,随后便被借用到了文学领域。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就是意识流作品的代...
并在1920年9月发表于《人间》杂志的《〈杂笔〉中的“孩子”》中这样谈到乔伊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读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
1个回答2023-11-29 17:18
第四篇 伊芙琳

从这一篇开始,乔氏开始转向青年期。并且叙述的视角从一个旁观者小孩转到主人公自己——青年。具体刻划人物来表现主旨。和前三篇风格完全不同。

第一段,她,伊芙琳出场。场景描写。最后一句【她累了】总领全文。何去何从。

第二段,回忆,介绍背景,家境的变化,邻居的变迁。人物描写几句交代,但很有特色。以景、事代情,自然转入伊芙琳的内心世界。如你是伊芙琳触景生情似的。

第三段,回顾现实。现实虽然穷窘、无奈,但还是让她留恋。屋内物品有选择地呈现【向圣女玛格丽特.许愿的彩画旁是一神父的照片。父亲随意地说:“眼下他待在墨尔本”】门罗也很擅长场景设置。这对伊芙琳有两个心理暗示:留、走。父亲的话是强调,走。

第五段,从第二段到第十段都是伊芙琳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就像按开关按纽样,按下一个开关就亮起一个场景,然后在这个场景里又按下下一个开关,又亮起了一个场景。在这些场景里。乔氏并不是粗线条,而是工笔细描。所以每个人物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门罗里每个不起眼的人物里也有很显个性,不同他者的特点。只一个动作就可判断他与她的区别。

第十三、十四段的回忆,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现实的温情和现实的残忍对比。特别是十四段里的心理冲突变得尖锐起来。【她对妈妈的许诺 妈妈被生活逼疯而死。】街头艺人的手风琴乐声是个背景。有留恋有幸福。这些很细节的描写从第一段的【沾满灰尘的窗帘布味儿】到十八段【黑黝黝的庞然大物】贯穿全文。可能这些细节,才使故事真实感人。

一到十七段都是蓄势。所以在第二部分,十八段的码头上,伊芙琳才会痛苦而迷惘,祈求上帝指点。19段的启航铃响,触发伊芙琳的顿悟。【不!不!不!决不!】她才明白无论走向何方,她都是一只走投无路的动物。在困境里。对现实的无奈和未知的茫然。(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