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侯公说项羽辞古文观止

项羽为什么分封那么诸侯王呢?
1个回答2022-12-06 22:53
这是因为项羽认为这样能够让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拥护,从而让自己统一天下。
大一学生 想读一些古书 诗经 楚辞 周易 世说新语 古文观止 三国演义
1个回答2024-02-04 22:37
史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小说:《浮生六记》《儒林外史》
哲学类:《道德经》《菜根谭》
经典:《墨子》《孙子兵法》

闲时可以读《聊斋志异》
《古文观止》是否有助于孩子学习古代的修辞手法?
1个回答2024-07-25 19:08
《古文观止》中的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有助于孩子学习和掌握这些修辞技巧。
《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与《古文观止》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10-08 16:57
都有,《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古文观止鉴赏辞典》是在介于前者编订的,不会出前者的范围。
项羽灭秦分封诸侯都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1-06 09:31
这十八个王是: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邛、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项羽这样分封的目的,首先是建立自己的权威,以便号令天下;其次是把他的劲敌刘邦封在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以降将章邯、司马欣给予钳制。[
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1个回答2022-12-16 08:54
项羽的失败不在于他是否分封诸侯,而在于他容不下人,导致人才都流失了,并且大多都跑到刘邦哪里了
与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 带项羽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3 16:07
破釜沉舟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慧氏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消碧闭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拿裂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宴刘邦于鸿门。“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现在常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言行表面上虽有名目,实则另有所图。
用“鸿门宴”表示明知是隐藏危险的邀请但又不得不去,有进退两难的含义。
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范增想除掉刘邦,让项庄舞剑,以便乘机杀掉刘邦,于是留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
项羽封了18路诸侯,为什么同样是都是诸侯却唯独刘邦能做强有和项羽一战之力,其他诸侯却没有?
1个回答2023-03-11 02:30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项羽封了18路诸侯没错,但是其他的诸侯地盘跟兵将都比较少。无法跟强大的项羽抗衡,这也是项羽当时之所以分封诸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不可能去培养一个能够打败自己的势力。对于刘邦来说,他取得了蜀地就稳定了一个大后方,后来又凭借韩信之力攻占了关中,凭借这两个地方,他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跟项羽抗衡。其他的,比如说齐国的田氏,也曾尝试跟项羽对抗,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打败项羽。因为项羽分封给自己的地盘在诸侯之中都是最大的。
此外,楚君在当时非常骁勇,就连刘邦也只是依靠固守才能勉强抵挡项羽。期间,刘邦也是败得非常惨。在彭城之败中,甚至要抛弃自己的儿女,才能够逃生,可以看出当时楚军的强大。
项少羽是项羽吗?
3个回答2022-11-29 21:11
是,秦时明月里面少羽就是项羽
只是因为年少所以被叫少羽的
其本名不变,就是项羽
项羽本纪写了项羽的哪几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1:12

分别是: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1、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2、鸿门宴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3、垓下之围

《垓下之围》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作者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他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

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朴仁爱。

作者还善于在历史事实进行艺术加工,写出了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如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绐曰”的生死机缘、愧对父老的知耻良心、赠马赐头的临终义举等,使这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