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论语公冶长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主要讲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9 20:22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古文观止里的成语 什么观止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16:02
叹为观止
【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连声叫好。
叹观止矣
【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
【释义】: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
探观止矣
【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
【释义】: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求冶文彪的 人皮论语 电子版。 分全奉上。
1个回答2023-08-22 06:47
去看小说网有
论语公冶长篇朽木不可雕也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03 14:01
公冶长篇读后感
《论语》的前四篇,都是来讲解孔子学问之道,对其思想核心“仁”的理论阐释,而本篇不同于前四篇,加入了具体事例,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
孔子的学问之道,多以用为主,而不是侃侃而谈,纸上谈兵,文中事例对于学生都是有着教育意义的。
本篇中包含有孔子嫁女,孔子对于弟-子、他人的评价,来对于德行的肯定与批判,在对和对弟-子的交谈中,也吐露出孔子心中的最终理想。
从孔子嫁女中,可见孔子对人人才的认定,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内在是否有德。虽然只言片语中很难看到孔子所选女婿全貌,但从孔子的标准来看,此人应该是品德高尚之人。
孔子对于众弟-子及他人的评价中,或有赞扬,或有批评,比如孔子肯定冉雍的仁德,而否定浮华的言语;漆雕开对于仕的谦虚,孔子欣慰不已;孔子对于子路忠诚的肯定,对于其好勇的否定;对于申枨欲望过多的批判等等,都是从弟-子为人处事的现实中肯定他所弘扬的“仁”,也说明了 “仁”的标准是多么严苛,非常人之所及。
孔子在和弟-子颜渊、子路一起谈论志向时,孔子的主要目的还是考察他二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子路之志,合乎义——有财富而与人共之;颜渊之志,合乎善;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使其安逸,朋友相互信任,少年能够得到关怀。”这便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不同常人之处。在当世有高尚地位的他,仍然怀着一颗谦恭的心,言传身教,来教导学生,引导学生,他的人格魅力永远影响着每一代人。
古文观止的止是什么意思,观止
2个回答2022-12-16 11:30
应该是停止的意思。
观止,指看到这里就可以休止了。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见舞《韶箾》者,曰:‘……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古文观止”和“叹为观止”中“观止”什么意思,是不是一样?
2个回答2022-11-29 11:37
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古文观止”和“叹为观止”中“观止”的意思是一样的。
没有人可以阻止时间,无论他是谁,无论他干什么写观后感?
1个回答2023-05-21 23:46
观后感也只是对已经发生的。是的,回忆。但仍然阻止不了时间。
论语 公冶长第五
1个回答2022-05-01 13:37
jǐ 敏捷, 口齿伶利

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古文观止”中的观止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9 10:18
观止是"好极了"的意思。它是引用一个古人观赏乐舞时发出的赞词"观止矣".
《古文观止》中的“观止”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13 19:16
1、古:古代
2、文:文章
3、观:阅读
4、止:截止,到此为止
5、古文观止:截止到现在,最好的古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