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训练系统

乒乓球启蒙训练方法
1个回答2024-03-07 15:04
启蒙培养的方法如下:

一 、兴趣培养

对于初学者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产生训练积极性、自觉性、持久性的重要因素。只有使他们感兴趣培养将对整个多年训练产生积极的影响。感兴趣的事干起来特别有劲。抓好启蒙时期的兴趣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练员态度和蔼、耐心、语言生动、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儿童心目中树立可亲的形象。二是训练形式、方法、手段多种多样,交替运用,使儿童产生新鲜感,避免单调枯燥。三是通过组织参观训练和比赛、观看电影、电视、讲优秀运动员成长的故事等活动,培养儿童对训练意义的认识,逐渐增多间接兴趣的成份。
二、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

握拍是动作的基础和条件,运动员采用什么样的握拍方法将会影响打法的形成和动作的质量。目前世界上浒的握拍法基本上有两大类,一是直握拍,二是横握拍。不同的握拍法各有不同的优缺点。握拍应注意三个问题:1、握拍是灵活性与稳定的统一。虎口过大,过小,握得太深,太浅,都会影响灵活性和发力,要根据个人特点和打法特点,来掌握尺度,以有利于技术发展为准。2、握拍要自然,不要过分用力,但要保持适度的紧张。3、握拍一经确定后不要经常变动,哪怕有微小的变动也会造成不适,将会影响击球的动作。

三、熟悉球性

熟悉球性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对还需的感知觉能力。具体方法有:1、打吊球:将乒乓球用线吊起,球与练习者的腰部等高,进行击球练习。2、托球:持拍在身前将球向上托起,可及采用走动中托球,轻重力量托球,二人对托球等方法调节难度。3、对墙击还需:分为直接击球和落地击球两种。可以采用调整人与墙的距离,击墙的范围,以及双人轮流击球等方法调节难度。

四、模仿动作练习

模仿练习的目的是建立动作概念,形成表象,培养肌肉感觉。 在启蒙训练中,教会队员掌握正确、合理和技术动作是首要的训练任务。根据儿童模仿能力强理解力差的特点,训练中采用直观教学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为好。也就是说,着重教队员“应该怎么做”,而不着重讲:“为什么这么做”。

五、多球练习

多球练习的目的是把动作与球感、反应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质量和改进动作,有利于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加速运动动力定型的建立。
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乒乓球启蒙训练?
1个回答2024-02-13 05:38

乒乓球运动[de]特点决定了步法训练比手法训练更为重要。“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de]生命”这句话是十分精辟[de]。然而,在训练中,尤其是在獐少年启蒙及基础训练前期阶段,由于运动员年龄小,移动能力差,教练员[de]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de]手法方面,而往往忽略了步法[de]训练。这种“先手法后步法”训练[de]结果造成了运动员手法好而步法差。从而影响了少儿运动技术水平[de]进步和提高。本文从认识论入手就如何进行步法训练[de]问题,进行一些肤浅[de]探讨,以期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些有益[de]参考。  一、对步法训练[de]基本认识  在步法和手法训练[de]安排上有下列三种类型。第一是先手法后步法。即先学基本击球技术。然后过渡到手步法结合练习;第二是先步法后手法;第三步是手步法结合练习。这三种训练安排实际上是三种不同[de]认识论指导下所产生[de]三种不同[de]训练方法。究竟采取哪种类型[de]训练安排更科学,更合理,则涉及到对手法和步法[de]基本认识。  有文献指出,乒乓球[de]步法包括五大要素即准备姿势,判断与反应、脚蹬地[de]力量,身体重心[de]变换和腰[de]灵活性,脚步移动[de]方法等。而手法,从理论上说亦与准备姿势,判断与反应,身体重心[de]变换和腰[de]灵活性高度相关。由此可见,手法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步法中[de]几个基本要素。从实际练习中看,尽管是单线练习,但几乎不存在着落点,弧线完全相同[de]击球。换句话说,击球[de]合理位置始终是在不断地变换,动态是绝对[de]。因此,手法训练中亦有步法训练。由此可以结论,无论是启蒙阶段还是基础训练阶段手法和步法[de]训练应当是同步进行,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选择手、步法结合练习[de]安排类型。  二、步法训练[de]基本安排方法  乒乓球步法[de]名称较多,结构复杂。按照系统论[de]原理,可将步法归纳为单一步法和复式步法两类。训练中,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de]原则,结合手法练习统筹安排。  (一)单一步法[de]训练  单一步法训练是步法训练[de]基础,其质量[de]高低与步法[de]水平成正比。在启蒙训练阶段教练员要抓往主要步法如并步、还原步等结合技术反复练习。随着技术教学[de]深入,要求掌握侧身步、交叉步等难度较大[de]步法。使运动员懂得根据什么样[de]来球选用什么样[de]步法。同时,采用多球练习方法,使单一步法练习得到强化,不断提高熟练程度与移动[de]速度、幅度和步率。  (二)复式步法[de]训练  所谓复式步法是指在击球[de]过程中使用两种以上不同[de]步法。其训练[de]重点是不同步法[de]有机结合,所以复式步法亦称结合步。对于复式步法[de]训练也应当遵循从易到难[de]原则并抓住实践中使用较多[de]结合步法来反复练习、实际上,这些步法是与手法上结合技术相互对应[de]。比如侧身步接交叉步。对应手法是推挡(或搓中)侧身攻(拉)接正手攻(拉)。  单一步法[de]训练是步法训练[de]基础,但不是步法训练[de]目的。步法训练[de]目的是使运动员具备与其技术水平相适应[de]综合使用各种步法[de]能力。换言之,即使步法成为完成各种击球技术[de]保障。因此,复式步法[de]训练才是步法训练[de]重点。如何抓好复式步法[de]训练,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一、死球活练  如采用单线落点固定,使用两种不同[de]步法练习,再如变线球落点有规律,使用多种步法结合练习。  2、无规律步法练习  要求运动员击球落点无规律,在变化路线中使用多种相宜[de]步法击球。  3、指标练习  各种步法[de]配合,可先测出原始数据,然后可以量化,制定出可行[de]任务指数。可包括速度(即单位时间内使用步法[de]次数)命中率、移动距离等。并应用一定[de]质量标准,这种方法可广泛在多球训练或多球单红[de]情况下使用。如多球单练中对单位时间内[de]移动频率提出要求,再如多球单练[de]情况下,要求完成一定数量[de]结合步法次数。无论采取哪一种量化测定其核心必须是上轻下快,即侧重步法练习。要保证一个球有较多[de]回合,渐次提高要求。举一例,在规定使用某几种步法[de]前提下,“40之内完成30个来回[de]练习,待通过动作练习之后,再提出30个来回[de]练习必须在35之内完成”,以使运动员加快步法移动[de]速度,达到提高步法[de]目的。  4、应急步法[de]练习  在紧张激烈[de]比赛中,会发现一些意外[de]无法使用正规步法[de]来球。对待这种来球,缺乏经验[de]运动员仍然勉强地采用正规步法回击,或直接失误或给对方造成反击[de]机会。而训练有互[de]运动员则往往采用一些非常正规[de]步法去稳妥地进行回击,化险为夷。应急步法是衡量一个运动员应变能力[de]标尺之一,但是这种应急步法[de]训练在安排上是十分困难[de],它[de]出现完全是一种运动随机性,或者说是对正常使用步法[de]一种干扰(系统论称扰动系统)不能被人为地加以控制。如来球被击在网柱上改变方向落到台面上,擦网球,擦边球等等。尽管应急步法[de]训练无章可循,但通过训练运动员[de]应变能力是可以得到提高[de]。教练员可以在多球训练中考虑增加击球[de]难度,加快移动[de]时间,设计出一些提高运动员应变能力[de]练习,为场上应急步法[de]使用打下基础。  三、步法训练中应注意处理[de]几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步法训练与身体素质之间[de]关系  步法不等于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也不等于步法。但是,步法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de]专项素质[de]体现。因此,提高步法,就必须抓好身体素质[de]训练。尤其是要抓好专项素质[de]训练。训练时,应当结合步法移动[de]动作结构和用力方式(即力学结构),采用相近[de]训练手段,使素质向步法上迁移。  第二、处理好步法与手法之间[de]关系  手法[de]合理合理使用是以步法为基本前提[de],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步法来抢占到有利[de]位置,才能保证击球动作[de]政党发挥。相反,有好[de]步法而不具备良好[de]击球技术,同样也不能取得好[de]成绩。因此,乒乓球[de]手法与步法是取得良好成绩[de]两个必备[de]条件,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缺一不可。依前所述,任何击球动作中均包含有步法[de]基本要素,在力量、速度、距离[de]配合上,步法与手法都不可分割地形成一个整体,尤其是在身体重心[de]支撑、转换、平衡方面,手法与步法[de]结合则反映得更为突出。由此可以说明,手步法[de]结合训练应贯穿于整个训练[de]过程之中,所不同[de]是根据训练[de]安排各有侧重。大多数情况下,步法是结合手法训练[de]安排进行[de],因此,有必要提醒教练员,在运动员击球失误[de]时候,不能只局限于从手法上找原因,而要考虑到步法对击球技术动作所造成[de]影响,手法与步法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互补偿[de]内在联系,弄清这种关系,对于区别对待和有铿性[de]训练以及培养各种不同风格打法[de]运动员有着实际[de]意义。如,奔跑范围大,移动迅速反应快[de]队员可以多采用侧身战术,发挥正手抢攻(拉)[de]威力。跑动范围小,但手上感觉好[de]队员,可以培养正反手两边抢打[de]能力,提高相持能力。对于某一运动员来说,在运动中也存在着手法与步法[de]相互补偿问题,如步法不到位可以相应地伸长手臂予以调节等。  第三、处理好步法诸因素之间[de]关系  构成步法[de]因素较多,但主要[de]有平衡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平衡性使身体保持合理[de]击球姿势,协调性充分发挥身体各部在击球过程中[de]作用,灵活性则保证身体重心处在相对[de]位置上,它们之间虽然密不可分,但从步法移动完成击球动作[de]专项特征上分析,灵活性则处于核心[de]地位。步法[de]转换以及与击球动作[de]配合,上一次击球及其劝与下一次击球及其移动,灵活性均起着决定性[de]作用。因此,在加快步法[de]移动,提高步法[de]使用频率,增大移动幅度(或距离)[de]过程中,要把步法[de]灵活性放在首位。这灵活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体重心[de]迅速变换,二是步法手法在运动之中[de]紧密结合,三是不同击球动作与不同步法[de]高度变换与衔接。  综上所述,乒乓球运动员[de]训练一开始就应当贯穿手步法结合训练[de]指导思想。手步法训练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de]原则。在步法训练中,应以单一步法练习为基础,以复式步法练习为重点,并处理好步法与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de]关系,突出抓好步法灵活性[de]训练,从而才能促使少儿乒乓球运动员[de]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

乒乓球启蒙训练方法
1个回答2024-03-08 22:39
启蒙培养的方法如下:

一 、兴趣培养

对于初学者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产生训练积极性、自觉性、持久性的重要因素。只有使他们感兴趣培养将对整个多年训练产生积极的影响。感兴趣的事干起来特别有劲。抓好启蒙时期的兴趣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练员态度和蔼、耐心、语言生动、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儿童心目中树立可亲的形象。二是训练形式、方法、手段多种多样,交替运用,使儿童产生新鲜感,避免单调枯燥。三是通过组织参观训练和比赛、观看电影、电视、讲优秀运动员成长的故事等活动,培养儿童对训练意义的认识,逐渐增多间接兴趣的成份。
二、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

握拍是动作的基础和条件,运动员采用什么样的握拍方法将会影响打法的形成和动作的质量。目前世界上浒的握拍法基本上有两大类,一是直握拍,二是横握拍。不同的握拍法各有不同的优缺点。握拍应注意三个问题:1、握拍是灵活性与稳定的统一。虎口过大,过小,握得太深,太浅,都会影响灵活性和发力,要根据个人特点和打法特点,来掌握尺度,以有利于技术发展为准。2、握拍要自然,不要过分用力,但要保持适度的紧张。3、握拍一经确定后不要经常变动,哪怕有微小的变动也会造成不适,将会影响击球的动作。

三、熟悉球性

熟悉球性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对还需的感知觉能力。具体方法有:1、打吊球:将乒乓球用线吊起,球与练习者的腰部等高,进行击球练习。2、托球:持拍在身前将球向上托起,可及采用走动中托球,轻重力量托球,二人对托球等方法调节难度。3、对墙击还需:分为直接击球和落地击球两种。可以采用调整人与墙的距离,击墙的范围,以及双人轮流击球等方法调节难度。

四、模仿动作练习

模仿练习的目的是建立动作概念,形成表象,培养肌肉感觉。 在启蒙训练中,教会队员掌握正确、合理和技术动作是首要的训练任务。根据儿童模仿能力强理解力差的特点,训练中采用直观教学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为好。也就是说,着重教队员“应该怎么做”,而不着重讲:“为什么这么做”。

五、多球练习

多球练习的目的是把动作与球感、反应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质量和改进动作,有利于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加速运动动力定型的建立。
启蒙号思维训练机和优彼哪个好?
4个回答2022-12-06 12:12
我用过优品没用过启蒙号思维训练,所以说我认为优比相对好一些。
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1个回答2023-04-23 04:20
这个很累的!
有没有宝妈给孩子做过感统训练
1个回答2024-02-07 01:23
感统失调!有可能正妨碍每一个孩子的学习
前庭觉失调
1、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易受周边环境影响
2、容易分心、读书时容易跳行漏字
3、抄写时常常出错、书写速度慢等
本体觉失调
1、动作协调能力差、不会跳绳和连续拍球
2、走路易摔、做事易拖拉磨蹭、语言能力不足
3、字迹不规则或者忽轻忽重等
触觉失调
1、粘人、怕生、不喜欢交往,适应差

2、情绪敏感、易粗暴
3、抗干扰性差、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等
除了在家里训练,其实也可以专业训练,如多特儿童专注力,也可看看别的。
感统训练
1个回答2024-03-04 18:45
我的孩子以前也是,不过上幼儿园后就好多了,只要多鼓励,而且在他喜欢的环境中,就好了,不要担心。
什么是感统训练游戏
1个回答2024-03-16 11:45
感统的正式名称是‘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观点是由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爱尔丝博士(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的。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触觉等),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运动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理论上讲,所有孩子出生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感统失调’问题,所谓‘优育’的第一站便是应该注意从小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若您的孩子出现上述某种‘感统失调’症状时,说明孩子的‘感统失调’问题趋于明显,更应重视对其进行系统的感统锻炼。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好动,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感统失调’的常见问题包括:
(一)触觉问题:
1.躲避接触 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
2.讨厌被触摸 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
3.爱打架 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二)前庭感觉功能问题:
1.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
2.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
3.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
4.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
5.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

(三)本体感觉功能问题:
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2.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
4.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
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

感统失调需要经过专业的感统训练:感统训练玩具,游戏,运动,。。。等综合的专业训练进行纠正。所以评估一个感统训练机构的好坏要评估其所设置感统训练是否够足够综合,是否是从上面阐述的多个角度和方面提供训练和运动的方案。

蹦床运动是儿童感统训练的重要手段!在众多感统失调的孩子中,平衡感、协调和前庭感觉的失调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而针对这几点的训练方法中蹦床是最常见,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跳跃运动有助于刺激孩子的感觉系统,改善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的统合,培养平衡感,还可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对孩子的自力运动和运动企划的成熟帮助很大。跳蹦床还有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及克服困难的进取精神。正规的感统训练并不是一般玩玩那么简单,若发觉孩子有这方面的训练需要,建议进行正规系统的蹦床感统训练,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孩子的平衡性和协调性都在发育中,动作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很大,非常容易失去平衡,摔倒。为此选择安全的蹦床在感统训练中至关重要。蹦床的安全性需要考虑几个重要因素:
1. 裸露的蹦床框架:坚硬的金属框架是跳跃者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可导致严重骨折,划伤,和颅骨伤害!
2. 保护垫不足:保护垫在被撞击数次后便会开始磨损,变形,撕裂,并会严重丧失其对撞击的吸收能力。
3.弹簧:弹簧会产生颠簸弹性,即使在保护垫的保护下有时也会伤害跳跃者。
4. 刚性护网支撑杆:刚性金属杆即使缠有保护垫也无法保护跳跃者快速撞击金属杆导致伤害。
5.轻型框架:当跳跃者跳跃或撞击护网支撑杆时,传统弹簧式蹦床的轻型支撑框架会变软,褶皱甚至垮塌。

为此,要选择带有软脊护网(护网支撑杆不能是刚性材料例如金属),孩子可以接触到的蹦床空间内不能有任何坚硬物体。不要使用带有弹簧的蹦床,因为即使安有海绵保护垫,也无法达到幼儿使用的安全级别,有时装有海绵垫的坚硬框架和弹簧表面还会给孩子造成安全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