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令·不寐倦长更赏析

2023-09-14 13:05

1个回答

这是一首秋夜不眠夜行谨乎的小词。

起句“不寐倦长更”中“不寐”二字异常醒目,耐人寻床,是全词的根。“倦”字借“不寐”自然生发出来,揭示出因无眠而生倦怠的逻辑关系,可以想见运搏词人心绪的烦闷了。第二句又从时序上因承上句,貌似平谈,却是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过渡。第三、四两句,笔锋一顿,停留在出门所见所感上面。“月寒”句在点明季节之余,更以“寒”、“冷”二字借物传心,将心中抑郁愁闷之情隐隐带出,是这首词重心所在。最后一句着笔于月寒竹冷,被疾风拍打的窗户在深夜回想,以景结情,自然收束,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妙笔旁晌祥。

此词是典型的即景即情之作。全诗尽透作者的愁苦之情,夜不能寐更添几番寂寥之意,风呼啸体现了作者的一路坎坷,寒月凄凄,心中的苦闷只有随秋竹落落归寂罢了。

相关问答
求咏怀·夜中不能寐赏析
1个回答2023-01-31 13:31
三国魏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阮籍所作。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忧思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
全文
如梦令赏析
2个回答2022-10-01 22:31
是这首吧? 【如梦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对往事的回忆追忆:常记溪亭日...
全文
如梦令 赏析
1个回答2023-03-05 12:50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沉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全文
赏析《如梦令》
1个回答2023-04-11 00:20
知否知否 这句喃喃轻语,极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如梦令 赏析
3个回答2023-02-21 13:55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沉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
全文
如梦令赏析
1个回答2022-10-07 10:55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太醉不知道回来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色已晚,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不想,惊起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
李煜的三台令的全文和赏析
1个回答2023-10-07 14:55
三台令 [唐]李煜 不寐倦长更, 披衣出户行。 月寒信亩秋滑源森竹冷, 风切夜窗声。 体裁:词 出处:全唐诗:卷26_58 苏东坡说:“观摩诘(王维)画,画中有诗;咏摩诘诗,诗中有画”…...
全文
用“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编写一句话
1个回答2024-03-15 02:13
他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菊花台》赏析
1个回答2023-02-21 09:13
ytfgfgj
秦观如梦令赏析
1个回答2023-02-10 13:05
秦观:如梦令 【宋】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①,风紧驿亭深闭②。 梦破鼠窥灯③,霜送晓寒侵被④。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 ①遥夜:长夜。沉沉:深沉,寂静。 ②驿亭:古代旅...
全文